昨天," 行走人民城市,智学思创未来 "2025 年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人文修身主题活动暨普陀区第 21 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幕式举行。6 条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人文行走 " 阳光行走 " 线路和 12 条长三角主题学习线路最新亮相。当天现场举行了第二批 " 大思政 " 联建单位联动仪式。
据悉,此次发布的 6 条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人文行走 " 阳光行走 " 线路分别为 " 与‘光’同行 "" 人民城市为人民 "" 行走人文新华,感受海派文化 "" 魅力滨江,文化乐途 "" 古风遗韵,魅力三林 " 和 " 漫步滨江大道,走进城市驿站 ",共涵盖 20 个行走学习点。
作为全国 " 特别受百姓喜爱的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近年来,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人文行走成为上海终身教育领域的亮丽名片。2024 年,参与人文行走线上打卡的市民就有 50 万人次,参加线下活动的市民达到 104 万人次,全年举办 300 多场精彩活动。
2025 年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人文修身主题活动启动(刘晓晶 摄)
当天还举行了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人文行走第二批 " 大思政 " 联建单位联动仪式。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市民办中小学协会、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单位的加入,将共同构建起联建合作、资源共享的坚固桥梁。
为顺应教育数字化发展趋势,人文行走移动课堂研究专委会自 2023 年成立以来,已有 7 所社区学院加入,有效推动了人文行走移动课堂的发展。当天,与会嘉宾还跟随虹口区社区学院行走微课《朝花夕拾,行・寻・忆》,在时空交错中聆听城市故事,在行走中领悟学习意义。
长三角地区目前已有上海六个区和江苏、浙江、安徽六个市加入人文行走长三角区市联盟。今年,人文行走长三角主题学习线路全新推出 12 条路线,沪苏浙皖的线路点位和学习足迹在不断跨区域延伸。
主办方表示,未来,人文行走将进一步挖掘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开发更多具有教育性、互动性的行走线路,提升学习的沉浸性和互动性。同时,将把人文行走与城市更新、数字化转型、乡村振兴、社区治理等紧密结合,探索 " 行走 + 产业 "" 行走 + 公益 " 等新模式,打造全域、全时、全民的人文行走生态体系,进一步扩大辐射效应。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人文行走工作办公室联合市教卫工作党委新闻中心(上海教育电视台)、普陀区教育工作党委、普陀区教育局、石泉路街道党工委、石泉路街道办事处、上海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共同主办。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