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13小时前
为什么税收增速跟不上GDP增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财政部数据显示,2025 年前五月全国税收收入 79156 亿元,下降 1.6%,降幅比 1 — 4 月收窄 0.5 个百分点。分税种看,1 — 5 月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长,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关税、企业所得税同比下降。

税收收入降幅的收窄显示出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但另一方面,GDP ( 国内生产总值 ) 与税收收入的倒挂仍在扩大。2024 年,在没有大规模减税出台的背景下,税收增速与 GDP 的剪刀差扩大到 -8.4%,2025 年一季度进一步拉大至 -8.9%。

中国此前也曾出现过 GDP 与税收倒挂的问题,主要原因是相关税制改革或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比如,2016 年全面推行营业税改增值税、2019 年大规模下调增值税税率、2022 年疫情冲击下推出 4.6 万亿元的减税退税政策。这三年税收落后 GDP 的幅度分别为 1.9%、5% 和 6.5%。

综合多位研究者的观点,2024 年以来税收收入与 GDP 增速背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价格因素等宏观原因,也包括行业变化等结构性原因。

7 月 1 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会议要求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国家统计局发布的 GDP 数据是剔除物价影响的实际增加值,而税收数据是包含价格的。当前物价水平总体偏低,因此两者增速会出现差异。

辽宁大学地方财政研究院院长王振宇认为,GDP 增长与税收收入下降背离可以这样解释:一是 GDP 是核算数据,为不变价,而税收收入是汇总数,体现为现价。在通货紧缩的语境下,PPI 持续负增长,二者增长口径产生了非同步状态;二是我国现行的税制多体现为生产型流转税制,这与市场主体活跃度息息相关。

PPI 的影响

多位研究者均提到 PPI 对税收的影响。山东大学税务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华说,2025 年一季度 GDP 实际增速为 5.4%,但名义增速仅为 4.6%,部分原因是 PPI 持续负增长。

PPI 一般指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全部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总水平的变动趋势和变动幅度的相对数。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 月 PPI 环比下降 0.4%,降幅与上月相同,同比下降 3.3%,降幅比上月扩大 0.6 个百分点。

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在税收收入中分别占第一和第三位,其计税基础与经济活动的名义价值直接相关。李华说,增值税等流转税以商品流转的增值额计税,若产品售价下降,即使销量稳定,也会直接影响税收收入。此外,PPI 持续负增长,还会压缩企业利润,影响企业所得税。

举例来说,假设某终端产品生产成本 90 元,如果按 100 元的价格立即销售,将产生 10 元的增值额,按 13% 税率需缴纳 1.3 元增值税。但在实际经营中,产品往往需要数月销售周期。如果这期间因市场价格下跌最终以 95 元成交,增值额便缩减至 5 元,对应税款仅为 0.65 元,降幅达 50%。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 2025 年 5 月份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 PPI 数据时称,影响本月 PPI 环比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国际输入性因素影响国内相关行业价格下降,二是国内部分能源和原材料价格阶段性下行。

李华对经济观察报表示:" 名义 GDP 不直接等于税收增长。首先,税收基于现价,而 GDP 增速基于不变价。例如,某省 2024 年实际 GDP 增长 5%,但 PPI 下跌 3%,导致名义 GDP 仅增长 2%,增值税增速可能更低(因为企业降价销售);其次,PPI 与 CPI 剪刀差的影响也不容忽视。PPI 通缩压制工业税收,而 CPI 微涨对消费相关税收(如消费税)支撑有限。"

产业利润和结构的影响

与增值税的增长转正相比,企业所得税收入增长同比持续下滑。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1 — 5 月,企业所得税为 21826 亿元,同比下降 2.5%。2024 年全年,企业所得税为 40887 亿元,比上年下降 0.5%。

李华分析,企业所得税下滑的核心原因是企业利润的收缩。2024 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 3.3%,直接影响了企业所得税的税基。2025 年 1 — 5 月,李华分析造成其利润收缩的原因有几点:首先是 PPI 挤压了企业利润。2024 年,PPI 同比下降 2.7%,企业产品售价下跌,但成本(如能源、人工)相对刚性,导致利润率下滑。

其次是需求放缓。消费和投资增速放缓(如 2024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5.2%,低于疫情前水平),限制了企业的营收增长。

最后是税收优惠政策的影响。比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小微企业减免政策等。企业研发投入增加(2024 年增长 12%),导致应税利润减少。2024 年,对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 300 万元的部分,实际税负仅为 5%,这也减少了整体税收。

除了利润因素外,产业分化对税收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中国的税收高度集中在少数行业,如制造、批零、金融、房地产、采矿等,但这些领域正经历调整。

李华对经济观察报表示,以汽车产业为例,新能源汽车对传统燃油车的替代进程加速,但产业转型带来的税源结构变化值得关注。多数新能源车企尚未实现盈利,企业所得税贡献有限;购置税方面,燃油车 10% 的税率与新能源车免征政策形成鲜明对比;车船税优惠进一步削弱了传统税基。这种此消彼长的替代效应,在短期内造成了税收增长的下滑。

" 传统高利润行业萎缩,房地产、煤炭、钢铁等行业受政策调控或需求下滑影响,利润大幅减少。新兴产业尚未完全接棒,如新能源、半导体等行业虽增长快,但多数企业仍处于投资期,盈利有限。" 李华说。

相比之下,低税负行业(如农林牧渔、教育)对税收贡献较小,即使增长也难以弥补缺口。新兴产业(如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税收增长较快,但尚未完全抵消传统行业的下滑。此外,工业品降价,但原材料和人工成本难以降低,挤压了产业利润率,煤炭、钢铁、化工等周期性行业利润波动尤为明显。PPI 的下跌导致企业收入减少,进而导致增值税税基萎缩,同时也间接影响了企业所得税。

李华说,除了上述主要纳税行业受影响外,资源税、消费税等关联税种同步承压。PPI 下跌导致煤炭、石油等资源品价格下降,资源税收入减少,资源型省份财政压力更大。燃油、卷烟等消费品价格与 PPI 挂钩,价格下跌抑制了消费税的增长。

个人所得税的恢复

与增值税的低幅度转正增长以及企业所得税的下滑态势不同,作为税收第四大收入来源税种的个人所得税,在 2025 年 1 — 5 月实现了收入 6572 亿元,同比增长 8.2%。

罗志恒对经济观察报表示:" 个人所得税快速增长,除了 2024 年基数较低之外,还有三方面原因:一是经济回暖,居民收入增加。2025 年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 4.9%,超过了 2024 年的增速;二是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征管能力得到提升;三是自 2024 年‘ 924 ’政策以来,金融市场交易活跃,带动居民股息红利所得增长。"

李华认为,个人所得税之所以能成为税收中最快修复的税种,既有经济结构变化的因素,也有税收征管强化的直接影响。她说,个税税基的韧性较强,尤其是与之相关的服务业,特别是接触型服务业(如餐饮、旅游、娱乐)快速反弹,相关从业者收入回升,工资薪金个税也随之增长。此外,高收入行业抗风险能力强:金融、IT、科研等行业薪资水平受经济波动影响较小,甚至因人才竞争加剧而上涨,成为个税的主力贡献群体。

李华说,个人所得税的增长也得益于灵活就业与新兴职业的税收贡献。比如,直播、网红、自由职业者等高收入群体通过劳务报酬申报个税,2024 年劳务报酬个税同比增长 9.2%。直播带货、跨境电商等新兴行业纳入税务登记,平台代扣代缴义务得到强化(如抖音 2024 年代扣主播个税增长 40%)。

最后则是财产性收入回暖。李华表示,股权转让、投资收益等以往容易漏税的领域,如今成为征税重点(如 2024 年股权转让个税收入增长 22%)。2025 年一季度股市反弹(沪深 300 上涨 5%),资本利得税(如股权转让所得)贡献了增量。此外,房租收入也随着房地产租赁市场活跃度的提升而增长(如一线城市房租 2024 年上涨 3.5%)。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gdp ppi 增值税 消费税 企业所得税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