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那些站在台上表演的毒舌女人们一样,让嬉笑替代怒骂,成为给自己更多力量的反痛苦武器。
■比惨不是目的,好笑才是
今年暑期的《脱口秀和 ta 们的朋友》第二季开播,建议不要在吃饭时观看。
因为有一群倒霉的女人,用她们的段子同时刺激你的笑点和眼泪。
爹不疼还有六个妈,开局农村意外三胎,癌症型人格,她们把人生里的坎儿闹着玩儿。
由女性脱口秀演员打主阵的 " 地狱赛道 ",是这一季里最大的亮点,让人边笑边怕 " 下地狱 ",忍不住打开电子木鱼狂敲。
基于她们人生经历的搞笑段子,真应了互联网上抽象而美丽的精神状态梗:
人生一团乱麻,好松软;生活千疮百孔,好凉快。
所谓地狱笑话,就是将悲剧、死亡、灾难等严肃话题,转化为吐槽和笑料,不仅讲者的故事要足够惨、却足够好笑,观众也要足够刻薄。笑得最大声的那个人,才可以得到一张通往地狱的门票。
不论从哪个角度讲,第二期的选手小蝶,都是 " 地狱赛道 " 的扛把子。
她是 " 计划生育的法外狂徒 ",出生相当离奇。当年母亲结扎手术失败,她成了这个农村家庭不受欢迎的意外三胎,性别一栏甚至写着 " 医疗事故 "。
" 孩子都流向了不需要孩子的家庭 ",哥哥姐姐嫌她多余,爸妈也打算把她送走。
结果还真有煤老板家庭想收养她,可小小的她一哭,妈妈又心软了。长大后的她想起当年那辆开进村子里的大奔,只想穿越回去把自己的嘴堵上。
明明很惨的身世,但在她嘴里却有种荒诞的搞笑。卖孩子,成了 " 捐给需要的人,回一回血 "。捡哥姐不要的衣服穿,那叫 " 古着 "。教科书用的是二手的,版本落后也没关系,毕竟父母都是三手的。
幸好义务教育普及,于是小蝶此生第一次有了新的书,还考上了百强高中:" 托举我的不是家,是国家。"
就这样,小蝶靠自己,把人生从《活着》改写成了《你当像鸟飞向你的山》。如果说小蝶的人生段子是一本现实主义小说," 脱口秀界 Lisa"、今年的新人小帕的人生段子,则是一部狗血美剧。
在苹果比人多的新疆阿克苏,小帕她爹能结上六七次婚,把下一代的结婚名额都用完了。
所以小帕自小习得了两件事:
一是在家里出现陌生女人时,自然地问候,你是新来的妈妈吧?
二是和她爸出门时,如果他掉头就走,铁定碰着了前妻;要是他让小帕 " 滚远点 ",八成是遇见了 " 未来可妻 "。
再长大点,小帕代表观众发出了灵魂质问:为啥这样一个脾气臭、爱喝酒、家暴、赌博的爹,总能有女人愿意嫁?
小帕的六妈却认定,这个 52 岁的男人还有变成熟的发展空间。
"52 岁还没熟,我怀疑我爸是颗猕猴桃。我啥时候买它都是生的,买完放家里,生的、生的,再一看,烂了。"
这段对某类男人的吐槽太精辟,在小帕一口馕言文的加持下,尤为好笑。
在这个比美剧还荒诞的家庭里,家人对 52 岁还不成熟的爸宽容,却严厉地要求还是孩子的小帕成熟。
他是个话术高手,嘴里说着搞对象是为了给小帕找个妈,把想要儿子包装成 " 你老公打你的时候,你弟弟可以保护你 "。
于是小嘴开了光的小帕抛出一个地狱感十足的总结金句:这个世界上不一定有男人会爱我,但一定会有男人打我。
最精彩的地方,还是结尾,地狱程度直达撒旦老巢,全场拍掌叫绝。
和家里的女人们一样,小帕他爹也从小包容男孩,不论她被欺负,还是小男孩随地撒尿,都是一句:哎呀,小男孩嘛。
美国往广岛扔了颗原子弹?哎呀,小男孩嘛!(原子弹名称为 " 小男孩 ")
虽然小帕的叙述好笑有料,但还是挺细思极恐的。在播客 " 岩中花述 " 中,她向鲁豫讲述了童年生活的完整版:父母离婚后,妈妈带走妹妹,爸爸忙着结婚,小帕被扔给爷爷奶奶。
比起她,奶奶更爱的是自己的儿子,对小帕奉行的却是 " 打压式教育 ":要懂事,不能嫁外族,不然 " 以后你老公会打死你 "。
母亲向她炫耀自己摆满首饰的梳妆台、3000 元一双的靴子,但不肯出学费生活费,一提就发火摔东西。
也许正是这些地狱笑话的底色太沉重,我也看到一些弹幕评论,觉得女脱口秀演员的段子苦大仇深,听着累。这种好人包袱大可不必,就像小帕在自己账号上发的:我写段子是想让你们笑来着!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地狱笑话让人在 " 哈哈哈 " 中,释放压抑的道德和本能,形成 " 道德裸奔 " 的独特体验。
更何况优秀的喜剧背后总是悲剧,男脱口秀演员的保安进化史、养鸡王子破产史、幼年家徒四壁的窘迫是好段子,倒霉女儿们的故事同样也是好段子。
她们从来不是想靠 " 卖惨 " 多拿几张同情票,也不是要而是举重若轻地分享,让你在发笑时,能感受到那么些不同一般的生命力。
■在地狱笑话中来一场心理脱敏
第三期里的选手王颖,看起来像是个什么都无所谓的淡人,淡淡地讲起很多人听上去都不敢笑的 " 癌症段子 "。
王颖开发出一个新人格:癌症型人格。
这个人格特征就是,生过大病因此对什么事都看得开,也无所谓别人的评价。看起来怪,实则通透。
她曾罹患乳腺癌,这个疾病在全球每 20 位女性中,就有 1 位被诊断,治愈的代价往往是失去这个器官的部分乃至全部。
这个沉重的事实,在王颖这里却成了一场场好玩的内心小剧场。她在得知要切除一只乳房后,哭了。哭的不是害怕,而是心里打起的小九九:少个胸意味着丧失未来 50 年择偶权——得,这回男友也不好换了。
医生建议她做个重建,不仅为了美观,还得男友的感受,毕竟哪个男的不喜欢 " 正常的女人 "?耿直的她提出更好的方案:他喜欢让他装呗,还能装俩!
治疗方案中有一项内分泌治疗,需要打绝经针。于是 30 岁的她,提前迎来了每个女性都会经历的潮热烦躁期。
朋友听闻,给她喂了口 " 地狱鸡汤 ":老天给你关上一扇门,又打开一扇窗。往好处想想,虽然你的乳房变成了一个,但更年期变成了两个!
最后她来了个地狱式总结,得乳腺癌还是有个好处,鬼门关里走一遭,一切都看开了,旁人的闲言碎语也变得次要。
有人问她,为什么不找个正经工作?她答,我得了癌症。
有人说她,你说话怎么那么难听?她答,我得了癌症。
有人又问,你为什么会得癌症?她毒舌道:因为我喜欢问别人为什么!
但跟着王颖去趟地狱,反倒让人感觉不幸没什么值得恐惧的。捋下来,她的地狱笑话底色其实不是辛辣刻薄,而是温柔。
其实这也是地狱笑话的一个作用:用戏谑重构痛苦记忆,让表演者、观众双方都能对恐惧进行一次 " 心理脱敏 "。用有点鸡汤的话来说,就是用冒犯把大家从严肃紧张中解放,面对多大风浪都敢有没什么大不了的心气。
就像第二期选手菜菜,妈妈去世得早,每次和朋友们聊起这件事,大家都一脸抱歉地说对不起。
于是她干脆拿去世的妈妈讲段子," 给妈妈尽个笑 "。
而同样地狱的同行,常讲自家重男轻女段子的 Echo 却没有道歉," 很不是人 " 地说一句:又不是我干的。
在和家人视频的时候,还要特地点着屏幕对菜菜说:看,这是妈妈。但菜菜却挺喜欢这种地狱式的,表达同情的方式,因为 " 攻击是比感激更亲密的关系 ",还不忘补刀 Echo 一句," 反正她妈也不爱她 "。
我很喜欢菜菜在个人账号上对于这个 " 不孝段子 " 的解读," 不要对情绪的自然流露带有审判 "。没有什么该哭或该笑的标准,这些都只是与道德无关的生理反应。为地狱笑话而发笑,也并不是漠视他人的痛苦。
这种细腻的思考,让我想起美国女脱口秀演员纪录片《歇斯底里》片头的一句话," 女性在脱口秀领域有一个优势,就是比男性更能反思内心的情感世界。"
她们或许看上去聊的是自己、家庭、伴侣,实则说出了集体困境下更共性的感受。
这种叙述从更早之前就已经开始,比如菜菜在去年就调侃过 " 女性经期不能上坟 " 的习俗,模仿跑腿小哥给她买卫生巾时的窘迫,还把月经话题扩展到职场月经假、卫生巾价格,把一些被认作是女性专属的话题,变成人人都可以聊的笑话。
笑声不能磨平已有的那些创伤,也不能为那些无解难题提供答案,但它至少能让我们在直面那些荒诞时,更轻松一些,或者又像是那些站在台上表演的毒舌女人们一样,让嬉笑替代怒骂,成为给自己更多力量的反痛苦武器。
监制 / 费加罗夫人
微博 / @费加罗夫人
部分素材来源 / 网络
戳戳" 阅读原文 "来微博找夫人玩呀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