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技术难题的现场解锁,到跨区域科研成果的精准落地,越来越多的科技项目在兰州找到了转化终点,并开辟出新的产业起点。近年来,兰州市锚定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目标,持续打通 " 政产学研用金 " 融合路径,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进生产一线、落地见效,区域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科技招商步伐日益加快,成果转化热度持续升温。
7 月 7 日,由甘肃省科技招商联盟承办的第三十一届兰洽会系列活动 " 科技招商暨成果转化对接会 " 在兰州召开,30 项涵盖新能源、新材料、低空经济、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的重大科技资源项目集中签约,释放出甘肃科技招商和成果转化的强劲动能。此次对接会的举办,不仅是展示成果的平台,更成为观察我省科技转化趋势和合作模式的一扇窗口。
需求导向精准对接
合作成效初显
以兰州市为代表,我省目前正全力打造全国区域性科技创新及转化基地,着力建设科技创新策源、特色产业创新、企业主体汇聚、科技人才集聚、创新开放合作等五大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畅通科技成果向产业化、资本化、制度化、市场化的 " 四大通道 " 迈进;推动科技与产业、财税、金融、人才、改革深度融合,构建全链条支持成果转化的新生态。
此次对接会围绕 " 成果与需求双向奔赴 " 展开。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 7 项技术需求,涵盖稀散金属高纯制备技术和资源高效回收技术。公司所属西北矿业研究院冶金新材料研究所副所长、冶金正高级工程师李彦龙表示," 这次对接会促进了我们省内企业与省内外研发机构的产学研合作,对我们在新兴领域的转型升级具有推动作用。" 同时,企业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在碲化铋和碲化锗等碲基化合物热电材料制备技术方面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释放协作潜能
山东大学此次对接了一系列服务甘肃产业的科技成果,包括盐碱地高效利用的生物制造项目、新能源发电余热利用项目、秸秆降解的酶制剂生产项目、生物医药中试平台项目等。山东大学钟耀华教授表示," 我们聚焦甘肃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科技创新与甘肃省产业创新有机衔接。" 山东大学近年来已与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文理学院,甘肃简牍博物馆等签署合作协议,并与国网甘肃电力公司、白银赛诺生物、中核四〇四集团、兰石集团、天水星火机床等企业在科技攻关项目中开展务实合作。钟耀华认为,甘肃在特色资源转化、产业链延伸、区域战略布局等方面具备独特优势,绿色能源、装备制造、农业特色产业、中药材等领域为校企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有助于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科技合作持续升温
项目转化稳步推进
作为科技招商的重要参与主体,多家企业在对接会上表达了对我省科技资源与营商环境的高度认可,并在技术合作与成果落地方面达成实质进展。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科技部副主任徐越表示,甘肃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尤其在石油、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领域,为发展新能源产业提供了坚实基础。" 我们在新能源发电方面加大投入,重点布局风电、光伏等领域,同时结合甘肃资源特点,探索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的新型技术路线。" 据介绍,华能集团已成为甘肃当地最大的供热、煤炭和电力企业。目前正在甘肃建设全球规模最大的 150 万吨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示范装置,项目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致力于在清洁能源、碳减排等领域形成示范效应。
徐越表示,未来将继续依托甘肃资源禀赋和良好的营商环境,推动绿色能源和技术创新深度融合,助力甘肃打造国家级能源产业新高地。
聚焦生物样本数据开发的重点项目也在本次对接会上成功签约。上海君屹芯超生物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伟介绍,项目围绕菌群生物样本的保存与数据化处理展开,致力于为健康产业、医药研发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支撑。" 通过此次对接,项目在平台资源、营商环境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推动,也有助于我们拓宽合作视野,寻找更多落地路径。" 据介绍,该项目已与兰州高新区实现精准对接,双方团队响应迅速、服务高效,为企业后续落地提供了有力保障。刘伟表示,借助兰洽会这一平台,企业增强了在西部市场深耕发展的信心。
接下来,甘肃省科技招商联盟将持续整合创新资源,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共享招商信息、开展科技招商对接活动、提供招商服务与支持,强化科技成果招商和引进,推动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助力兰州市构建更加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
来源:兰州日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