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城市联赛—— " 苏超 ",最近火爆出圈,比之前的贵州村超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足球搭台,政府唱戏,联动文旅,搞活经济,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苏超 " 点燃的不仅仅是江苏全省的足球热情,全国其他省市也希望能够复制这种双赢模式。
2025 广东省超级联赛也已经启动,赛事也将会在 7 月内开打,但这项在广东其实已经开展了 9 届的 " 粤超 ",恐怕难以复制苏超的火爆。首先广东省联赛在广东恐怕很难被直接称之为 " 粤超 ",因为这个名字,其实很早就被一项在广东同样举办了 10 多届的五人足球赛使用。当然,赛事的火不火,出不出圈和赛事的名字其实没多大关系,更重要的是组织形式和模式,以及当地政府的支持力度。
刚才说到,苏超和村超的火爆核心是政府主导,而且是从上到下的全方位支持。苏超 13 支球队都是政府直接组建,球队管理、球场使用、球队日常开支全部政府安排,球员工资也是准时准点的安排到位。除此之外,各地方市的最佳广告位置都会被用来宣传苏超比赛,所有官方媒体也都不遗余力的推广苏超和当地球队。通过足球的流量效应,撬动政府资源和文旅产业的发展。
大家都说苏超的火爆,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 " 玩梗 "。这其实也是官方用一种更接地气,用一种目前社会大众更容易接受或者参与的方式,去把这个流量效应放大。你很难相信," 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 " 这样的调侃话语,会是政府的官方媒体发布的,而且还出现在官方举办的大屏幕上。" 输了水蜜桃加盐,赢了盐水鸭加糖 " 这样的赛事宣传形式,更容易让当地群众有代入感。
广东一共有 21 个地级市,其实之前都有过 21 个地级市都参与的省联赛,但最后都因效果不佳,关注度极低,而且举办困难没有继续做下去。去年的广东省联赛只有 8 支球队参加,而且都是各地以民间俱乐部组建球队参与,关注度很低,相关部门的支持也非常不够,赛事竞技水平也不高。
随着苏超的火爆出圈之后,今年的广东省联赛正积及筹备,当地肯定也希望能够有苏超的热度,但恐怕真的是一厢情愿。首先目前看来,各地的官方支持力度和江苏的 " 十三太保 ",所获得的支持力度完全不一样。另外,广东联赛据了解依然是以俱乐部组队形式参与,这对于当地群众的归属感和代入感就已经相差甚远。湛江和梅州都是广东的足球之乡,他们的对垒用苏超的话语就是湛江生蚝大战客家咸鸡,但恐怕这样的宣传很难出现在广东联赛的官方宣传上。
其实无论是贵州村超还是江苏的苏超,他们的火爆出圈都有着自己当地的特殊情况,但最重要的是官方从上至下的全方位大力度的支持、配合。但 2025 的广东省联赛,从目前了解的情况而言,恐怕很难有火起来的潜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