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剧委会  昨天
票房会破20亿!看完《长安的荔枝》,我想说:大鹏要拯救暑期档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影版《长安的荔枝》点映我已经看完了。

上午 10:05,IMAX 影厅,122 分钟时长。

看完之后心里就一句话,暑期档有救了。

在开聊这部电影之前,我要先说一句,今年暑期档上半段,票房也太拉垮了。

虽然陈可辛、陈思诚等轮番上阵,暑期档至今,依然没一部破 5 亿的爆款,今天上映的《聊斋:兰若寺》的猫眼票房预测也不到 2 亿,目前票房走势最好的暑期档大片,还是口碑平平的《侏罗纪 4》。

暑期档,实在太需要一部真正的大片炒热场子了,就像去年沈腾马丽的《抓娃娃》这样。

本来看《长安的荔枝》之前,我对这部暑期档种子选手心里还是存疑的。

毕竟,剧版口碑褒贬不一,而大鹏之前的导演作品都是现实题材,第一次拍古装会不会水土不服?

但看完点映后顾虑都打消了。

尤其现在看来,只有 7 万字的原著,拍成电影的体量才是刚刚好。

还有一点就是,有人质疑,影片点映为什么占了那么多 IMAX 影厅。

但看完之后,我还是建议大家去看《长安的荔枝》的时候,真的可以选 IMAX 影厅。因为影片后半段的抢送荔枝,还是有不少动作段落,用 IMAX 看才过瘾。

好了,接下来就带大家看一看,这长安的荔枝,能不能让冷到结冰的暑期档票房,扬眉吐气。

1:观感如何

看完《长安的荔枝》,你要问我最直接的观感是啥,我会用 2 个字形容,对味!

对味的,不仅是原著中的李善德妻子又回来了,整部电影大鹏没其他感情戏(和白客的兄弟情除外)。

对味的,不只是电影的荔枝树,都是在岭南荔枝园实拍的。

也不止是大鹏的角色没那么窝囊了,其实这才是原著的李善德。

不止是大鹏和白客的《年会》组合化学反应还那么强,一场重逢戏直接把我看哭了。

也不止是原著还原度这么高,比如那句经典台词 " 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倒在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

甚至不只是刘德华演的奸相杨国忠,气场那么足,而张若昀的杜甫简直像从书中走出来的。

最对味的,是大鹏这次总算把原著的内涵拍出来了,这你敢信,朋友们。

相比剧版被迫做加法,大鹏这次其实是做了减法,整部电影就是集中讲好一个完整的故事。

从李善德阴差阳错成为荔枝使,到后面找合伙人、种荔枝、运荔枝、陷入权力斗争、沿路九死一生,最后拼出活路。

电影的节奏保持紧凑,也很有书里黑色幽默内味儿,把借古讽今做到了尺度上限,最后那一下小人物反抗命运的热血,也顶的特别足。

以前,我总以为大鹏导演擅长拍喜剧,主要靠的还是当年拍段子的基本功。

现在看来,并非如此。

大鹏最擅长的其实是讲故事。

整部《长安的荔枝》虽然做了一定改编,但绝对尊重原著,把小说里皮里阳秋的味都拍出来了,故事一气呵成。

说真的,在看《长安的荔枝》之前,我真的是冲着演员阵容去的。

看完之后,我是真被剧情给吸引了。

在这里,我要郑重的说一句:暑期档的票房大门总算要被大鹏一脚踹开了。

2:关于改编

虽然随着剧版播出,加上原著读者也不少,故事大家已经知道得差不多了,但我还是对比剧版,给大家稍微解读一下。

无论影版还是剧版,其实要改编成功关键是拍出原著的三个精髓 :

一是古代送千里送荔枝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之险。

二是社畜牛马之苦。

三是小人物逆袭之热血。

剧版因为权谋段落比重太高,相对缺少了小人物对抗命运的热血。而这恰恰是大鹏改编的最大优点:小人物,明知不可为而为。

整部电影,就是古装版《年会不能停》。

送荔枝这个不可能完成,但不完成必死的天坑任务传下来,兢兢业业的老实人李善德成了最终接下重担的倒霉牛马,成为荔枝使。

荔枝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从岭南到长安路途遥远,根本搞不定。

可李善德不仅要搞定,还要和复杂的官场周旋,还得应对各种奇葩附加任务,这真是上班如 " 上刑 "!

对比剧版,影片中李善德为获得批文等等,在偌大的皇城奔跑的职场讽刺部分更多一些,这部分把职场打工人的心酸讲得很透,又保留了原著对职场生态的犀利解构。

接下来就是岭南组队,白客、庄达菲和刘俊谦饰演的核心团队成员都加入了。这个段落也是最快乐的部分。

但进入中后段节奏迅速绷紧,又是常远版鱼朝恩搞事情。又是赵辛民背后捅刀子。

最后还出现了海上历险、密林截杀等高能段落。

就故事来说,《长安的荔枝》的高能反转,保持着大鹏最近一贯的高水准。

当大家以为找到了破局之道时,新的状况又将一切推翻。

当事情刚峰回路转,更深层的阴谋却浮出水面。

结尾李善德为良知放弃前程的抉择,又有种悲剧的浪漫。

看完这段介绍,我知道大家想说啥?

你说的这段剧情,好象和剧版也差不多吧!

是的,同样改编自马伯庸原著,依然是 "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 的故事,核心剧情都是围绕小吏李善德如何跨越艰难险阻,将岭南鲜荔枝运至长安。

但,不夸张的说,从根上就跟剧版不同了。

老故事,有新味道。

一开始看电影的时候,我也纳闷。

但是,越往后看,电影故事越完整,越往后看,越能看出小人物的热血。

尤其影片后半段点出的朝堂权谋惊悚的内核,令人不寒而栗,又跟荔枝运送紧密相连。

电影 132 分钟的长度,人物的悲欢离合,但全程无尿点,到电影最后,我都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

戏谑和讽刺,历史的浩叹,人性的悲壮,浪漫的盛唐长安,和不认输的小人物。

两个小时的观影过程满满当当,最动人的,还是拍出了:蚍蜉之重。

小人物的热血,总在暗夜绝境闪光。

3:关于大鹏的演技

跟大家一样,影片上映前,我对大鹏扮演李善德,持怀疑态度。我不是质疑大鹏的演技,而是因为大鹏常年扮演喜剧角色,让他来演命运苦哈哈小人物李善德,乍一听,的确有些出戏。

但是,看完电影之后,大鹏用惊艳的表现,打了我的脸。

李善德的角色,站稳了 " 天选社畜 " 定位,有滑、有苦,也有善,有燃。

和雷佳音的版本比,大鹏的表演淡化了窝囊的成分,放大了沧桑的部分,尤其跑到最后李善德已经是蓬头垢面,万里之行的风霜尘土全都刻在脸上,最后那句 " 我来了 " 简直满满的辛酸。

然最好的那场戏,是大结局李善德满眼通红满头白发,策马狂奔完成最后一分钟运送的场景,回头的一个眼神中,充满了各种复杂的情绪。

痛苦无奈,绝望挣扎,毅然决然,殊死一搏,演得确实好。

还有一个亮点是人设,剧版李善德人设有个败好感的地方,就是说话不算数。

影版帮他的人虽然也是一场空,但至少没被李善德连累死。

我个人认为这是大鹏又一次出色发挥,一个悲剧式的喜剧人物立了起来。

4:关于杨幂、白客、刘俊谦和刘德华

跟大鹏一样,大家对让杨幂来演大鹏妻子,也有一些质疑。

倒不是担心杨幂的演技,不能撑起郑玉婷这个角色。主要还是杨幂太漂亮也太洋气,担心把她放到故事里会违和。事实证明,完全没有。

杨幂的戏份虽然不多,但每次出场都很恰如其分,最打动我的,还不是还原了句原著里那句 " 我嫁的是他,又不是长安 "。

而是去买房看了七次,最后一次听说对方送二斤鸡时强装满不在乎的表情。

看完电影我也能理解大鹏为什么选杨幂,就是因为她漂亮。

因为郑玉婷片中最大的作用,就是李善德的信念支撑,剧里李善德基本是为了孩子活着,影片里多半是为老婆。

既然电影时间紧任务重,没时间大篇幅塑造人物,那就选一个最漂亮的女演员,给李善德一个最直观的动力:如果你老婆长杨幂这样,会不会赴汤蹈火也要活着回来。

再说白客。

原来我也有些担心,因为剧版塑造最成功的,就是苏老这个角色。

结果发现这是一个角色,又完全不是一个角色。

白客饰演的胡商苏谅依然是李善德的 " 天使投资人 ",但剧本角色功能是搞悲,影版是搞笑。

尤其影片前半段,这对年会组合的插科打诨,受骗上当,构成了影片最大笑点。

看到后面我都希望白客戏份再多点,因为两人的逗趣就像万绿丛中一点红,给这个扎心的任务增加了不少亮色。我感觉这个喜剧组合大鹏一定会延续下去,确实太好使了。

比起这几位,有个让人认不出的演员,就是林邑奴的《九龙城寨》" 城寨四少 " 之一的信一,

刘俊谦。

这个角色在剧版基本是为李善德而死存在的小人物,影版两人之间的关系倒是有不小的变化,我觉得是更有趣了。

最后是刘德华。

这应该是刘德华在《决战紫禁之巅》后首次出演古装片反派,表演配得上四个字:举重若轻。

尤其是那种让人窒息的权力压迫感,可以说影片后段的权谋惊悚感,主要来自于他。

唯一的缺点是刘德华还是自带正气,哪怕他演得再好,观众先入为主,还是觉得杨国忠不可能这么帅。演得好不好,还是各位自行判断吧。

难能可贵的是,这样一个全明星的头部阵容,并没有流于噱头,反而片中每一个角色,无论戏份多寡,都有其亮点和弧光。

5:关于张若昀、宋小宝、常远

最后说几个戏份没那么重的角色。

张若昀的选角应该没人有意见。

当初我看小说的时候杜少陵代入的就是朱亚文和张若昀的脸,结果影版一个剧版一个,都是恰如其分。

林雪的何启光何剧版人设完全不同,不过都一样爱吃甘蔗。

宋小宝的算命先生,主修带货,辅修阴阳学,一句 " 我能算人之天命,治不了牛马之病 ",戳打工人心窝子他是专业的。

还有就是常远的鱼朝恩和剧版设定很不同,虽然性格依然很阴,但剧版鱼朝恩最可恨的是把阿僮的荔枝园砍了。影版却成了又一个主角运送途中的主要障碍。

6:大鹏的导技发挥咋样

最后评价一下导演大鹏的表现。

大鹏过去表现最好的是在《保你平安》、《热烈》等现实题材中悲喜交集的手法。

这次拍古装,这依然是他拍得最得心应手的部分。

前半段从古代悲催打工人视角出发有很多笑点,有的来自于马伯庸原著,有的是和白客等人的碰撞,还有一些古代职场的嘲讽梗。

比如桥上人挤人的 " 早高峰 "、对照画像应卯的古代版 " 上班打卡 ",最精彩的还是临出发领导亲手送 " 大饼 ",李善德说 " 饼太大了,我吃不下 "。

有人问是不是又有谐音梗,是有,但不多,而且包好笑的。

虽然前半段是喜剧,但后面就越来越艰险,也越来越燃。

到这个部分,也能看出电影真是花了大钱。

比如剧中没有的航船海上遇海难的场景,无论是音响效果,还是大场面特效,都达到了国产电影的顶级水准。

还有个运送队伍决战刺客的段落,就算是拿来跟动作大片相比,也绝对不逊色。

沿峭壁而下的刺客,从大火中跨过的马,李善德的舍命一搏,都让人印象深刻。

手持摄影的晃动镜头配合快速剪辑,也营造出极强的临场感,惊恐与紧张压得人喘不过气。

除了特效,场景也值得一赞。

大气的建筑、繁华的市井、长安与岭南,都能看出主创团队用东方美学韵味呈现出的盛唐气象。

但最后那段绚烂又虚无的荔枝花瓣雨,又让人看出盛世将尽的唏嘘无奈。

7:多说一句票房

最后说一嘴票房。

到现在为止,暑期档可以说是凄风苦雨,很难说哪部国产片赚到了钱。

随着暑期档逐渐进入后半段,我认为开启暑期档票房大门的,应该是《长安的荔枝》。

因为这是一部真正的国产工业化大片,也是暑期档需要的大片。

大家提起国产工业化大片,首先联想到的会是视觉特效大片。

这样的理解并不全面。评价一部大片的工作水准,更多看的是影片的类型化和完成度。

而从这个角度来看,《长安的荔枝》在国产片范畴里,方方面面都做到了顶配。

阵容之大就不说了,我们看的不仅仅是明星之众,也是影片的群戏之精彩。

还有就是,马伯庸小说的改编作品不乏品质大作,但很多都不太接地气。而善于讲述小人物故事的大鹏跟马伯庸应该是绝配。

电影的核心就是接到不可能任务的牛马如何为自己博得一线生机,整个过程有诙谐、有讽刺,有惊险,有感动以及大鹏电影独有的热血。

拍到最后,观众还是透过喜剧和权谋,看见了人。

看完电影之后,我认为,《长安的荔枝》的最终票房几乎可以肯定会突破 15 亿,乐观一点的话,达到 20 亿也不是不可能。

故事最后,李善德救了自己的命,大鹏则拯救了今年的暑期档票房。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大鹏 白客 imax 导演 岭南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