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0 日,英特尔在上海举办了英特尔游戏本新概念媒体分享会,雷科技受邀参加此次分享会,同时也跟踪报道了后续的三天英特尔 BW 活动,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英特尔在四天时间里都做了什么?
在媒体分享会上,英特尔正式发布了 "AI 高静游戏本 " 的概念,希望以此为起点,让游戏本的主流设计观念从 " 性能堆砌 " 转为 " 体验优先 ",并联合联想、惠普、华硕、机械革命、雷神、七彩虹、微星、戴尔、宏碁等 9 个品牌共同推动 "AI 高静游戏本 " 概念的落地。
图源:雷科技
游戏本,或者说高性能笔记本电脑,一直以来给人的印象都是:" 打游戏的时候风扇噪音大、掌托和键盘烫手,带出去使用时续航尿崩,只能随身带着 " 砖头 " 电源 "。曾经,我们都在说服自己,这些都是游戏本无法避开的 " 痛点 ",是为了更强大的性能而做出的牺牲。
不过,「一直如此」不代表「本应如此」。
什么是 "AI 高静游戏本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有一个简单的回答:" 在高性能状态下仍然能保证低噪音水平且支持 AI 功能的游戏本 "。虽然看起来挺普通的,但是想设计一款符合英特尔定义的游戏本却并不轻松,从散热结构到性能系统都需要进行深度且彻底的优化,才能保证其在低噪和低热状态下仍然有足够的性能输出。
看到这里,或许有熟悉笔记本电脑的朋友会提出疑问:" 听起来怎么有点像‘高性能轻薄本’?" 确实,随着芯片制程工艺的发展,最近几年的芯片能效比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也让高性能轻薄本变得更加常见。但是‘高性能轻薄本’与‘ AI 高静游戏本’其实并非同类产品,后者可以覆盖前者,但前者未必等同于后者。
图源:雷科技
直观点讲,多数高性能轻薄本都是以 " 轻薄 " 为核心设计的,即使将 " 静音 " 的需求纳入考量范畴,大多也都建立在牺牲性能的基础上,比如将显卡的最大功率从 115W 降低至 75W 等,通过压低整机功耗来减少散热压力。当然,降功耗并不完全是为了 " 静音 ",轻薄的机身也限制了散热模组的性能,厂商只能在轻薄与性能之间做出取舍。
而 AI 高静游戏本则是在游戏本的基础上,对低噪音条件下的性能释放作出要求,意味着这类产品既可以是 " 大块头 " 也可以是轻薄型产品。英特尔并没有对产品形态做过多限制,而是在体验上给出了六大核心指标:静音体验、清凉舒适、无损性能、自动适配、超强续航和 AI 智能。
图源:雷科技
同时,具体到各个核心指标英特尔也给出了相应的标准,比如 " 静音体验 " 要求游戏本的噪音水平不超过 45 分贝,与图书馆的噪音环境基本持平,这意味着即使是在寝室、会议室等区域,你的游戏本在 " 高静模式 " 下也不会发出引人注意的噪音。
而在满足该噪音要求的情况下,还要求机身外壳的温度不高于 42°C,确保人手与外壳的接触体验不会受到影响,实现这个功能的关键,则是英特尔专利的 Esther Island 内吹技术,将传统向外排热改为向内导凉风,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笔记本电脑的 " 高温操作区 " 问题。
在满足以上两个条件的情况下,英特尔还要求该模式下的游戏本性能释放必须达到极限性能的 90% 以上,对比传统笔记本电脑,其实差不多就可以用 " 接近满血 " 状态来形容了。事实上,这也是 AI 高静游戏本研发过程中最困难的地方,英特尔与厂商必须找到 CPU 和 GPU 的最佳能耗点,然后再根据实测效果进行深度调校,最终达到在功耗限制的情况下仍然不影响性能发挥的程度。
解决以上三个问题后,一款可以在低噪音状态下仍然提供充足性能的游戏本就已经成型了,但是仍然不算是 AI 高静游戏本的完全体。
在英特尔的定义中,AI 高静游戏本不仅需要有 " 高静 ",还要有 "AI"。这里指的 AI 涉及两个层面的应用:系统级优化(自动适配)和系统级智能(AI 智能),两个应用都是基于英特尔此前发布的 Windows 系统的应用优化器 APO,以及动态调优技术 DTT 打造。这些软件由 AI 算法驱动,能够自动识别游戏并根据游戏的需求调整系统优化方向,确保游戏能够在最佳能耗和状态下运行。根据测试,仅 AI 智能调优能够让游戏帧数提升 20% 以上,给玩家带来完全免费的体验提升。
而且,英特尔与合作厂商也将自动适配功能进一步扩大,使其覆盖更多的使用场景,比如当用户在浏览网页时,会自动进入静音模式,而在切换到游戏、渲染等高负载应用时则会自动进入高静性能模式,进一步强化用户的体验。
至于 AI 智能则很好理解了,其要求游戏本支持系统级的 AI 语音助手,包括英特尔的智能 PC 助手 " 樱桃 "、独立的 AI 游戏助手和各个 OEM 厂商的自研 AI 助手。同时英特尔也为外部厂商提供 AI 助手的 SDK 支持,主要是在游戏方面需要具备四大核心能力:游戏视觉感知、语音交互、大模型 + 检索增强型知识库,以及异构计算资源管理。
简单来说,AI 助手能够实时分析游戏画面,理解玩家所处的战斗状态、角色职业、地图场景等,并动态匹配攻略提示和操作建议。英特尔透露首批集成该 SDK 的合作伙伴已推出对应的软件,比如逗趣的 AI 游戏伴玩 " 逗逗 ",覆盖百余款游戏。
此外,英特尔还发布了国内首款智能 PC 助手——樱桃,这是一个能够识别 200-300 条指令的全局语音助手,其采用最新的本地大模型量化微调技术,在语义理解准确率上有了明显提升。
同时,基于系统底层调用开发的樱桃 PC 助手支持深度控制 Windows 系统,并且其理解和执行各项操作都完全在本地执行,能够在更广泛的场景中使用。目前该软件已经进入最后调试阶段,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等待后续英特尔的后续更新,基本上所有酷睿 Ultra 系列处理器的电脑都可以直接使用。
终于聊到最后了,超强续航这个要求看很好理解了,一直以来游戏本的续航表现都不算出色,不少都在两到三小时,无法满足玩家的移动使用要求。为此,英特尔与厂商联合,将超级本的多项节能技术下放到游戏本上,让游戏本在真实使用场景里的续航不低于六小时。
综合英特尔提出的六项要求,其实不难看出,AI 高静游戏本就是针对玩家痛点量身定制的产品,旨在全面提升玩家的使用体验,也难怪英特尔会放出豪言,表示要 " 重塑游戏本生态 "。
如果你对 AI 高静游戏本感兴趣,现在就可以关注一下惠普的暗影精灵 MAX、机械革命的耀世 Ultra 系列、联想拯救者 Y9000P 2025 至尊版、雷神 ZERO 18 Pro 等机型,其中不少已经正式上市开售。
为什么英特尔要牵头打造 "AI 高静游戏本 "?其实这个问题不难回答:用户需求。传统的游戏本为了让性能更强、参数更好看,往往不停地加高功耗上限来换取哪怕 1% 的性能提升,虽然得到了更好看的宣传数据,但是对于玩家来说真的有意义吗?
这么说吧,你愿意为了不到 5% 的帧数提升,而忍受一台噪音分贝超 55dB(居住区昼间限值)的游戏本持续 " 吵闹 " 吗?特别是在寝室等安静的地方,当你的舍友有早睡的习惯,而你的朋友还在线上呼唤你开黑时,其中的纠结估计不少人都体验过。
如果你有关注笔记本电脑社区,其实就不难发现网友们对游戏本的极限性能并不是特别关注,反而是更关注游戏本的散热表现、噪音问题,因为真正用过游戏本的都知道以上两个 " 痛点 " 才是决定体验的真正核心。
作为笔记本电脑市场的多年 " 扛把子 ",英特尔其实已经注意到了这点,所以才有了 AI 高静游戏本的发布。可以说,这是一次对传统游戏本设计思路的开炮,英特尔打算用实际体验和用户口碑去扭转玩家对游戏本的传统观念,这条路很难,但是雷科技也看到了隐藏在这条路背后的美好未来。
看到这里,部分读者或许会产生疑问:" 如果我就是要极限性能,并且无所谓噪音、发热呢?",这个问题在会后的采访阶段其实也有媒体提到过,英特尔给出的回答则是:" 高静与极限性能之间并不需要‘二选一’ "。就像现在的游戏本会有节能 / 均衡 / 极限等不同模式一样,高静也只是作为其中一个模式加入现有的生态中,如果你要极限的性能释放,那么只需要切换到对应的模式即可。
而且,在现场有一些厂商也用实测数据证明,极限性能模式有时候并非最优选,在一些应用中高静模式的帧数和得分反而超过了极限模式,出现 " 倒挂 " 现象。究其根本,其实就是散热模组的效率无法满足极限功耗下的芯片散热需求,导致芯片因为过热降频,此时电脑的性能反而会出现下降。
不再追求极限跑分,而是让笔记本电脑回归最初的使命,带给用户便捷舒适的体验,这就是英特尔给出的答案。
发布会结束后,就是为期三天的 BW 展览,作为此次展览的核心合作方之一,英特尔在四号馆与合作品牌联合布置了多个大型展台,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庞大的英特尔生态。
在 BW 现场,联想、惠普、机械革命、雷神、机械师、戴尔等多个品牌都设立了单独的展台,展出了多款基于酷睿 Ultra 200HX 方案打造的游戏本,同时也提供现场体验。作为英特尔目前为止能效最高的游戏本芯片平台,酷睿 Ultra 200HX 系列相较前代单线程性能提高了 10%、多线程提升 19%,能效提升 40%,出色的表现使其成为许多旗舰游戏本的首选。
同时,英特尔也在展会活动中表示,与厂商的深度合作不仅在于推出几款新品,更在于携手为游戏本市场制定一套全新的体验标准。英特尔希望通过产业上下游生态链的共同合作,让 AI 高静游戏本像当年的 Evo 标准一样成为用户所熟知的笔记本电脑规范,当玩家在不知道如何选择合适自己的游戏本时,只需要认准 "AI 高静 " 认证就可以了。
这也是英特尔一直希望打造的 PC 生态,一个基于统一标准、统一体验的 PC 市场,在这个市场里,即使是普通的 PC 小白也可以轻松找到一款好的产品。事实上,这也是不少厂商所忽略的,虽然 PC 类目中数码爱好圈里并不算小众,但是从整个用户群体占比来看也是微乎其微的,小白用户才是 " 沉默的大多数 "。
对于品牌来说,AI 高静游戏本的认证可以让产品得到更广泛的认可,而英特尔又能从中去推广自己的软硬件生态和品牌,消费者又能避开各种麻烦,一步到位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而这就是一个成熟生态所带来的好处。
除了希望在游戏本市场建立一个标准生态外,英特尔也在努力联合各品牌进一步推动游戏生态合作,从《无畏契约》到《永劫无间》,英特尔致力于将 " 电竞 " 体验带给每一位普通玩家。
在 BW 展会上,第九届英特尔大师挑战赛的第二赛季正式启动,并在现场决出了上半年第一赛季的《永劫无间》冠亚军。而第二赛季的赛事则是《无畏契约》,通过双赛季设计,英特尔希望可以最大程度兼顾不同的游戏玩家群体。
据悉,英特尔大师挑战赛的参赛选手大多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吧和业余电竞战队,他们都不是职业选手,却因为热爱游戏而走到一起,并在全国范围内争夺唯一的冠军,在非职业赛事里是含金量非常高的比赛,其中冠军战队不仅有机会直接参与官方职业赛事,表现优异的选手还有可能被职业战队选中,走上职业道路。
从 " 玩家体验 " 到 " 电竞追梦 ",英特尔在 PC 游戏生态的维护与建设上确实花了很多心思。在雷科技看来,英特尔通过与游戏、OEM 厂商的合作,打造一个契合游戏玩家的生态环境,或许才是他们能够在游戏本市场一直占据主流的核心原因。
回顾这次为期四天的活动,雷科技也在现场感受到了玩家对于竞技的热爱,以及一款好产品的渴望。虽然目前 AI 高静游戏本的数量并不多,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类将用户体验摆在第一位的产品,其前景必然是非常广阔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