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 07-16
极氪9X首搭浩瀚-S:架构豪华,还是叙事先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2025 年 7 月,极氪在乌镇正式发布了 " 浩瀚 -S" 豪华电混专属架构。

作为全球首个基于纯电架构打造的高端混动平台,它一反业界主流的插混和增程思路,从底层技术构型入手,提出以 900V 高压平台、兆瓦级电驱系统、6C 超快充与超长纯电续航的全新技术路线。

有人觉得这是在原有架构上的 " 混动补丁 ",但实际上它更像一套自底向上的技术重构。这种技术路径并不轻松。相比目前主流的低压混动系统,浩瀚 -S 所追求的性能指标与结构要求,对整车平台、电池系统、热管理与智能化的融合能力提出了极高挑战。

按照常规商业逻辑,在当前市场高度内卷、纯电优先级被抬到前所未有高度的背景下,推出一个面向中高端用户的混动平台,并非 " 稳赚 " 的选择。

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极氪科技副总裁林杰明确表示:" 浩瀚超级电混在充电速度、纯电续航、加速能力这三项上,目前在行业内是没有朋友的。" 他同时强调,这套系统的设计初衷并不是 " 中庸之道 ",而是要在油电之争之外,重建豪华电动出行的新标准。

事实上,极氪选择从混动切入豪华新能源市场,恰恰是对当下技术瓶颈与用户焦虑的一种回应。

在 30 万元以上价格带,纯电 SUV 虽多,但因续航、补能、场景适配等问题始终难以成为大尺寸、高性能、高频远途用户的首选。而传统的混动方案虽解决续航焦虑,却在智能化、电驱性能、能源效率等方面代际落后。

极氪要做的,是从架构上弥合这种技术断层。

这也解释了为何极氪 9X 成为浩瀚 -S 架构的首搭产品。这款定位为 " 新能源时代旗舰 SUV" 的全尺寸六座车型,被赋予了极氪 " 向上破圈 " 的多重任务。而浩瀚 -S 的推出,则是一次以技术架构为支点的战略杠杆尝试,试图撬动中高端混动市场的新秩序。

浩瀚 -S 有哪些真材实料?

在当前混动市场产品技术趋同的背景下,极氪没有选择在参数上堆料,而是从平台层面下手。

浩瀚 -S 架构最核心的亮点莫过于其 "900V 全栈高压系统 " 与 " 兆瓦电驱 " 组合。根据极氪官方数据,极氪 9X 搭载的这套系统最高功率达到 1030kW,零百加速仅需 3.1 秒,成为目前全球最快的混动 SUV。同时,它也是首个实现 CLTC 工况下 380 公里纯电续航的混动产品,并具备 6C 超快充能力,从 20% 充至 80% 仅需 9 分钟——这在混动车型中尚属首次。

而在底盘技术方面,极氪试图把 " 高端感 " 落地为全场景能力。极氪 9X 首发闭式双腔空气悬架与双阀 CCD 电磁减振系统,最大离地间隙 288mm,升降响应迅速;配合中国品牌首发的 48 伏主动稳定杆,使整车在高速过弯、复杂地形下实现媲美百万级 SUV 的稳定性与通过性。

值得一提的是,该系统还可在 0.7 秒内完成侧撞预判并主动抬升底盘,提升乘员生存空间——这类主动安全策略,长期以来只存在于高端德系品牌的旗舰车型中。

在安全方面,极氪通过材料、结构与冗余防护的组合拳。其中包括全球量产 SUV 中最高比例的高强度车身材料、首创的一体式热成型门环与天窗环、第三代一体压铸后端车身结构、混动车型专属的 " 第三吸能盒 " 与电池舱十宫格布局,在极端工况下通过了比国标严苛数倍的自研测试体系。

智能化方面,极氪 9X 首发搭载 " 千里浩瀚 H9" 智驾系统。其核心亮点包括双颗 NVIDIA DRIVE Thor-U 芯片、5 激光雷达构成的 360 度感知方案、全链路八大安全冗余(含转向、制动、通信、HMI)以及基于大模型训练的 "Smart AI Agent" 推理架构。简单来说,这是一套从感知到控制,从芯片到底层模型均自研的高阶系统,试图让 L2+ 辅助驾驶达到无限趋近于 L3 的安全体验。

吉利控股集团首席智驾科学家在交流中直言:" 极氪不是做产品,是在做体系。如果架构不能适应未来智能化演进,再高的起点也会被淘汰。"

极氪造车逻辑的变与不变

极氪的技术密度固然令人惊叹,但比技术更难的,是如何与用户产生真实的连接。在这点上,极氪 9X 的产品定义,展现出极氪造车逻辑的一种 " 软化 ":从过去的性能堆叠者,转变为场景思路。

极氪副总裁徐云在交流中分享了一个细节——他本人长期在杭州湾工作,频繁穿越海边大桥,强横风是常态。他坦言:" 很多人觉得横风预警这种功能太小众,但对我们来说,它就是高频场景。" 也正是这样的 " 工程师自用场景 ",最终演化成极氪 9X 在高速横风中自动保持车身稳定的主动控制策略。

从这点出发,极氪在 9X 的产品设计上更强调实用性而非表演性。例如闭式双腔空气悬架不仅是越野配置,更解决了日常城市工况中的舒适性与通过性兼容问题;定海智能中枢不只是炫技,而是为了应对爆胎、强侧风、急弯等现实而棘手的行驶状况;而即便搭载强大的混动系统,极氪仍强调电驱主导,确保用户在 90% 以上时间享受 " 像纯电一样 " 的体验。

林杰则在交流中反复提到 " 用户共创 " 与 " 定义新豪华 "。他甚至明确表示:" 我们要更加开放地去打造这款豪华 SUV,让用户能够选到自己真正需要的配置。"

这种逻辑上的变化,其实也反映出极氪品牌心态的转变。过去,极氪以激进的产品节奏和偏技术宅的形象杀入市场,如今,面对更广阔的中高端用户群体,它正在尝试转变为需求响应者。

当然,真实的问题也随之而来:用户对混动是否真的买账?他们是否愿意为 " 技术叙事 " 买单,当场景体验遭遇价格敏感,这些答案,还得从品牌与市场的博弈中去找。

极氪的品牌突围与战略落子

浩瀚 -S 架构的意义,远不止是一个 " 超级混动方案 "。从更高的战略视角看,它是极氪冲击品牌天花板的关键武器,也是吉利体系内部品牌矩阵的一次深度重构尝试。

今年以来,吉利汽车集团在全尺寸 SUV 市场同步推出银河 M9、领克 900 与极氪 9X 三款旗舰车型,分别覆盖 20-30 万、30-40 万与 40 万以上的价格区间。

林杰在交流中明确表示:" 目标是这三款产品在各自的细分市场做到前三。" 极氪 9X 的定位,正是金字塔塔尖的代表,它不仅要卖得出去,更要立得住。

而 " 豪华 " 二字,正是极氪 9X 无法回避也不能妥协的核心标签。极氪对豪华的定义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皮革木饰与行政座椅,而是构建在智能化、电动化与安全技术之上的 " 科技豪华 "。这一点从整车的配置结构也能看出—— 48V 主动稳定杆、双腔空悬、数字底盘、智能避撞逻辑,这些过往只有百万级车型才敢标配的配置,如今被极氪以自研方式整合入一款国产电混 SUV。

至于消费者是否愿意为 " 架构式豪华 " 买单,这背后其实是豪华认知的再教育问题。

与 BBA 们长期耕耘的品牌资产相比,极氪的 " 技术换尊贵 " 路径显得激进。虽然极氪在平均售价上已达到近 30 万元的水平,但它仍处在品牌溢价的爬坡期。

从某种意义上说,极氪 9X 不是一款 " 走量型 " 产品,而是一个品牌标杆工程。正如林杰所说:" 我们不看短期周榜月榜,要做时间的朋友。" 而 9X 的出现,也意味着极氪首次具备了与奔驰 GLE、宝马 X5 直接竞争的综合实力,甚至在某些技术维度上已经实现反向压制。

但决定成败的,从来不仅仅是技术或诚意,还有品牌认知与用户心智的认同。(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编辑|李玉鹏)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浩瀚 新能源 suv 乌镇 续航焦虑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