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知识局 07-16
越来越理解,中亚对中国有多重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地球知识局

文字 | 杔格

校对 | 驰骋的龙虾兵   编辑 | 哈

" 地球知识局 " 的老读者们可能还记得,2024 年 8 月下旬,我们组织了一场乌兹别克斯坦深度考察活动,这是我们首次组织的海外考古考察团。

" 球局 " 第一次组织海外考察▼

其实在这场考察活动中,我们同时还执行了另外一个任务,就是把一路上的见闻资料收集整理,为一部纪录片做前期工作。与此同时,还有一位资深摄影师全程跟拍了整个考察活动,拍摄了大量乌兹别克斯坦的影像资料。

全程辛苦摄影师姚天老师了▼

如今,将近一年时间过去,这部纪录片终于正式上线!今天(2025 年 7 月 16 日),由南京大能文化与 " 地球知识局 " 联合出品的三集纪录片《寻找最后的粟特人》,在爱奇艺正式上线。

《寻找最后的粟特人》有何意义呢?这是世界首部介绍粟特人的纪录片。

粟特人是谁?他们是欧亚大陆的传奇贸易民族,有 " 中亚犹太人 " 之称。唐三彩里留大胡子戴尖角帽的人就是粟特人,安史之乱始作俑者安禄山、史思明也是粟特人。他们从未建立庞大的帝国,却以一己之力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交流。

点击阅读原文,直接观看《寻找最后的粟特人》第一集▼

" 球局 " 行程的缩影

《寻找最后的粟特人》讲了什么?一言以蔽之,就是去年 8 月 " 球局 " 行程的精华缩影——关于乌兹别克斯坦的粟特人。

纪录片以中亚古民族粟特人的兴衰为主线,通过撒马尔罕、布哈拉、希瓦三座丝路古城,追溯这个 " 商业民族 " 如何用贸易编织欧亚财富网络,最终消隐于历史尘埃的过程。

去年考察时的一些场景▼

贯穿整个纪录片的撒马尔罕、布哈拉、希瓦三城,便是去年 " 球局 " 重点考察之地。这部纪录片也分为三集,基本每集针对一座城市展开,每座城市所涉及的重要场景,基本都纳入了去年的考察活动。

去年的考察行程,今年将再次经典重现

新一轮乌兹别克斯坦考察团正在报名中

  滑动查看   ▼

粟特人,史称 " 昭武九姓 ",自公元前六世纪便活跃于中亚绿洲。他们并非农耕定居者,亦非武力征服者,而是凭借无与伦比的语言天赋(精通波斯语、突厥语、汉语)与对财富的敏锐嗅觉,成为丝绸之路的灵魂舵手。

撒马尔罕,这座 " 比传说更美 " 的城池,曾是粟特人的心脏。阿弗拉西阿卜宫殿的壁画上,唐朝王公、波斯王者、阿拉伯使节共聚一堂,无声诉说着粟特人用丝绸与金币构建的宏大外交网络

横屏观看,阿弗拉西阿卜宫殿的壁画(部分)

(图:wiki)▼

玄奘笔下 " 土地沃壤,花果繁茂 " 的盛景,正是其作为欧亚贸易枢纽的荣光写照。然而,历史的转折点猝然而至。751 年的怛罗斯河畔,唐军败于阿拉伯铁骑,被俘工匠意外将造纸术西传,改写了文明传播的载体。随后蒙古铁骑的反复蹂躏,虽未能扼杀其商业韧性,却预示了城邦独立的终结。

粟特人的足迹不仅止于中亚,更深深烙印在中华文明的肌理中。布哈拉,作为 " 安国 " 故地,是连接中原的关键纽带。

布哈拉的古城墙

(图:壹图网)▼

胡椒的传入,点燃了中国人味蕾的革命;而凉州安氏的崛起,则书写了粟特人融入中原的传奇。从北魏东迁甘肃武威,到助李唐开国(安脩仁擒李轨),再到洛阳安菩墓志铭揭示的归化历程,粟特后裔在政治、军事领域崭露头角。

最具颠覆性的,当属安禄山——这位布哈拉安国后裔,其掀起的 " 安史之乱 " 不仅重创盛唐,更成为丝路贸易由盛转衰的残酷分水岭。布哈拉的卡隆宣礼塔,形制隐约可见拜火教(索罗亚斯德教 / 祆教)光明塔的影子,无声见证着信仰在伊斯兰浪潮下的融合与更迭。

卡隆宣礼塔

当撒马尔罕的琉璃穹顶碎裂,布哈拉的驼铃沉寂,粟特人最后的归宿何在?将目光投向沙漠边缘的希瓦古城。

阿拉伯帝国的东扩(8 世纪)与 " 安史之乱 " 的爆发(755 年),构成粟特消隐的双重绞索。丝路断绝,河中地区全面伊斯兰化,粟特人被迫放弃母语与信仰,改名换姓融入他者。希瓦,这座因奴隶贸易而兴的驿站,成为他们可能的精神避难所。

希瓦古城一角

吐鲁番出土的《张祖买奴券》,冰冷地记录着粟特商人阿丑贩卖胡奴的细节,揭示了其商业链条的残酷一面。在希瓦的砖瓦间,拜火教的光明神米特拉化作清真寺的几何藤蔓,古老的计量单位 " 巴特曼 " 仍在市集沿用,茶馆铜鼓的纹饰暗藏消逝的圣火图腾——印迹的碎片如调色板般交融。

那么,时至今日,粟特人到底在哪?现代基因学则提供了另一种证明:乌兹别克斯坦人血脉中流淌着 15%-30% 的粟特基因,集市少女深邃的眼窝、老乐师凸起的指节,仿佛是壁画人物的千年回眸。

答案,也许就在这里

为什么,要做一部关于粟特人的纪录片?

45 分钟,三集纪录片,浓缩概括了粟特这个民族的兴亡史。

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么一部 " 冷门民族 " 的纪录片?这是因为——粟特,这个未曾建立庞大帝国的民族,其兴衰本身便是一部深邃的启示录。

除此之外,粟特人的生存之地——中亚,从古至今对于中国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古代,这里是正儿八经的丝绸之路核心地带,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商贸连接的必经之地。在现代,这里是中国 " 一带一路 " 倡议的首倡之地,也是高质量共建 " 一带一路 " 的先行区

横屏 -陆上丝绸之路▼

土地的承载是人,过去的中亚,承载者是粟特人。

粟特人是天生的沟通者与搬运工,他们以商队为笔,以金币为墨,在长安与君士坦丁堡之间勾勒出最早的全球化雏形,推动了造纸术西传、香料东输等深刻改变人类生活的文明交流。

国博馆藏的唐三彩骆驼载乐俑

刻画的便是粟特人的形象▼

其消亡,是宗教更迭、帝国战争与小民族脆弱性的悲剧注脚。然而,他们并未真正消逝。

敦煌藏经洞的粟特文契约、西安何家村窖藏的异域金杯、现代基因图谱的数据、以及丝路上永不消散的互鉴之光,都证明粟特人已超越实体,化身为欧亚交融血脉中一曲永恒的低语。

他们的故事,如同凝固在时光琥珀中的商魂,提醒我们:真正的永恒,不在于刀剑的征服,而在于连接与传承。以古鉴今,知来时路,探未知路。

《寻找最后的粟特人》▼

" 球局 " 考察,一直在路上

" 球局 " 这次联合参与制作的《寻找最后的粟特人》纪录片,只是广阔西域以西故事中的冰山一角。

毕竟中亚太大了,快接近半个中国。就以这部纪录片的取景地——乌兹别克斯坦为例," 球局 " 去年也只是考察了塔什干、希瓦、布哈拉、撒马尔罕四座主要城市,而乌兹别克斯坦还有诸如安集延、费尔干纳、努库斯等重要历史名城。

更何况,在乌兹别克斯坦之外,中亚还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四国。

横屏-" 五大斯坦国 " 地理位置示意▼

偌大的中亚,还有更多值得我们去实地考察、记录的历史遗迹,比如:哈萨克斯坦的塔拉兹、塔吉克斯坦的片治肯特和苦盏、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和奥什、土库曼斯坦的梅尔夫以及真正的玉龙杰赤所在地。

(图:壹图网)▼

" 地球知识局 " 海外考古考察之旅,从未止步!我们今年的探索脚步将继续延伸,我们的足迹正深入更多未知的文明角落,我们依然会继续展开海外考察活动,奔赴新的历史场景,用镜头和学术探寻历史的密码,敬请期待后续推出的更多精彩纪录片。

同时," 球局 "今年实地考察活动已紧锣密鼓展开。8 月中旬,我们将 " 复刻 " 去年精彩的乌兹别克斯坦之行

经典再现,滑动查看▼

" 球局 " 的更多考察团也在计划启航,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 地球知识局 ",我们将第一时间发布海外考察活动的最新信息。

*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壹图网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唐朝 乌兹别克斯坦 摄影师 阅读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