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关注 "保险八卦女",
由业界贼有良心的八卦姐打造。
重要提示:
微信改版后找不到美腻专业的八卦姐?
表急,这样做,我们就不会走散在茫茫人海了:
点击标题下面蓝色的 " 保险八卦女 ",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 "设为星标★"。
7 月进入中下旬,全行业翘首以盼(怕它来,又怕它不来)的最新一期预定利率研究值还没来。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各个公司都关起门,卯足了劲在做新产品,以保两个月之后新老产品无缝衔接。但是,新产品的预定利率到底设在什么挡位合适,以分红险为例,以 -0.25% 的幅度小步下调定在 1.75%,还是一步到位直接 1.5%?如果大多数公司采用 1.75%,自家出于保守策略用了 1.5%,那竞争力又如何保证?系统资源人力充足的,是不是干脆两手准备,同时备 1.5% 和 1.75%,然后看市场和对家出牌再选择?
想想都觉得头疼,接下来的市场,不仅考验真实力,似乎还需要一些赌拼的勇气和运气?
不过,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不用关心这么多,只需清楚地知道,无论怎么调、调成多少,新产品再次涨价,是一定的。
那在这样一个时间点,我们该买点什么?
在告别 3.5%、3.0% 的时候,八卦姐以为,到了告别 2.5% 的时刻,应该没有太多肺腑之言可说了。
可是,真的到了这个时间点,还是想说点啥。
那就还是说重疾吧,毕竟,这几年来,随着每一次预定利率调整,以及 21 年的新旧定义切换,费率的涨幅实实在在。
而随着我们年龄的提高和健康状况的倒退,费率的涨幅可能还不止费率表上的数字,有可能是延期、加费、甚至是拒保。
所以,在这样一个时间点,如果你还能买重疾险,保额也没到 100 万,不要错过这个窗口。
先来回顾一下标题中的四连涨。
第一次是 2021 年,新旧重疾切换之后。如果你要单纯看保费,不一定能直观看出保费涨了,因为疾病定义调整了、发生率变化了,而且很多产品的形态也趁机调整了,很难简单粗暴地下结论说涨价了,更不好说具体涨了多少。
但是把甲状腺癌剔除出重疾,轻症涨价,轻症豁免大幅调整甚至告别部分公司货架,谁又能说它不是更大范围的涨保费呢?
第二次,2023 年 8 月,预定利率从 3.5% 降到 3.0%。
记得当时市场各路人马对新产品的保费涨幅进行不同角度的测算,但事实证明,这一轮调整,其实对保费的真实影响尚在可接受范围,其中一个原因是当时还没有报行合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其他费用的调整,来部分抵御因预定利率下调而造成的保费上涨。但是即便如此,当时市场也一片哀号,对着新产品喊,涨价了,贵了(吼吼,现在回头看看呢,还是太年轻)。
第三次就是去年 9 月,预定利率从 3.0% 到 2.5%。
一转眼又快过去一年,真是既快又慢。这次调整,费率的涨幅就比较结实了,尤其是孩子,因为保障时间长,受影响比成年人大,不少公司的保费都涨了 30% 左右,部分公司甚至高达 40% 甚至更高。市场哇声一片,这次真的太贵了(吼吼,过两个月你再回头看看呢?)。
那么即将到来的 9 月份,假如预定利率从 2.5% 到 2.25% 或者是 2.0%,费率又该如何调?别忘了,这一次的形势较之前更为复杂,预定利率下调叠加报行合一,还要叠加发生率的恶化,简直是 debuff 加满。费率涨多少都是其次了,恐怕部分公司产品做不做得出来都打问号(有人说做不出来,或者做出来就要被骂,贵,动不动就倒挂)
可是,让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贵,不划算,倒挂,是不是都预设了某些前提?
说贵,其实是和过去做比较,可是,我们已经告别那个年代,也不在那个年龄,再心心念念那个时候的费率,毫无意义。贵不贵,要看它的价值。当某天你真的拿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重疾理赔的时候,当年交的那点保费,简直微不足道。
说不划算的,那是假定风险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可是没有人能保证 100% 不发生,重疾险做的,就是用现在确定的投入,来抵抗将来的不确定性。
说倒挂的,那是认为自己在缴费期内不会出险,但事实是,缴费的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出险,第二年第三年甚至犹豫期内、等待期内。去年之前,八卦姐也从未想过年纪轻轻,就凭一己之力理赔了几张重疾保单,其中有一张缴费才两年,不仅赔了,还豁免了保费。
我们常说,人无法挣到认知之外的钱。这个道理放在重疾险上其实也同样适用,人无法获得认知之外的重疾保额。
最后我想说,把重疾险比作投资一点不合理,但是如果你把身体当作最大的资本,那就再合适不过了。
最后的最后,作为一个保险业 20 年老司机、重疾险一生推 & 理赔过来人,容八卦姐再唠叨几句。
01
岁月不饶人,到了一定年纪,身体各方面机能、零件多少都会有点问题,和你外表看上去是否年轻无关。
02
不要逞能,不要让身体一直处于紧绷状况,哪天绷不住了,就出大问题。要张弛有度,更重要的,是要有大智慧、看得开。
03
很多疾病,不一定有外在表现,很容易被忽视,或者一旦有感知就已经晚了。所以,定期体检必须做。
04
医生说让你随访、定期复查,不要当耳边风,该查查,该吃药吃药,动态观察病灶变化,做到心中有数。
05
即便身体真的不争气,也不要慌,不管什么病,只要发现得早治疗及时对症,预后都很好。
06
但是,看病、住院、手术,无论哪一项,都耗费时间、精力和金钱。
07
如果靠常规手段排队抢票加号,再加上中间各种检查化验,最后真能约到心仪医院的大夫,可能已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08
钱啊钱,在疾病面前,它格外香。
09
20 年保险行业的摸爬滚打在医院各项复杂的流程面前,丝毫没有用武之地。专人陪诊一条龙服务,真的是让人放心省心安心。
10
即便这些问题都解决了,陪护和照护也是个问题,姐只住了 2.5 天院,但术后行动受限,身边不能没人。
11
术业有专攻,即使翻身这样的小动作,专业的人做起来就是要更自在舒服。
12
如果要满足天时地利人和,最大程度节约时间人力物力,那只有一个选择:多花钱。
13
再次感慨,没有花钱的不是,钱花哪儿哪儿好,不仅能买时间,更能买感受买服务。
14
以前没有想过因为服务去买保险,体验一次便知有钱人的快乐。
15
保险哪儿都好,就是使用场景让人不愉快。
16
不要因为没体会而不相信,更不要相信从来没体会过的人。
17
保险最大的成本不是保费,而是一旦错失就永不再有的机会。
18
不要假设一定在交完费以后才会出险理赔,所以别再问保费倒挂了要不要买。
19
想要很多很多健康,如果没有,那就有很多钱,如果也没有,那就有很多保险。
买重疾险永远不嫌迟,真到买不了那一天才会发现一切都晚了。
保险八卦女
二十余年保险产品经验,只为你推荐最合适最值得买的保险产品,少走冤枉路。
勾搭八卦姐:baguajiejie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