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彩虎 07-17
外媒:巴基斯坦已邀请中国专家,共同拆解“风暴阴影”导弹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当地时间 7 月 15 日," 亚洲防务安全 " 网站披露消息,巴基斯坦在近期冲突中击落多枚印度先进导弹和无人机,获得的完整武器残骸正由中国等国专家联合拆解。这场看似普通的区域冲突,意外演变成一次罕见的 " 国际武器技术研讨会 ",而拆解桌上的三件 " 展品 ",每一件都牵动着全球军工格局的神经。

在巴基斯坦某保密实验室里,印俄联合研制的 " 布拉莫斯 " 超音速巡航导弹残骸正被逐层分解。这枚被防空系统拦截的导弹保留了 80% 以上的结构完整性,尤其是俄罗斯制造的导引头部件完好无损。作为俄印军事合作的 " 旗舰项目 "," 布拉莫斯 " 自 2001 年亮相以来始终披着神秘面纱,其宣称的 2.8 马赫突防速度、450 公里射程等性能参数,此前仅能通过公开资料推测。中国专家团队通过三维扫描发现,该导弹的冲压发动机尾焰稳定装置采用了镍基单晶合金,这种材料能耐受 3000 ℃以上的高温,这解释了其持续超音速飞行的核心秘密。更关键的是,导引头内部的相控阵雷达模块暴露了其抗干扰能力的真实水平 —— 较早期型号提升约 40%,但仍存在对特定频段干扰敏感的缺陷。

隔壁工作台上的英法联合研制的 " 风暴阴影 " 导弹,同样吸引着多国专家的目光。

这款在俄乌战场声名远扬的巡航导弹,此次是首次在南亚战场被完整捕获。其最受关注的穿甲弹头采用了 " 串联聚能装药 " 设计,前部小型战斗部可引爆反应装甲,主战斗部则能穿透 3 米厚的混凝土工事。中国材料学专家通过光谱分析发现,弹头外壳使用了含钨合金的复合装甲钢,硬度达到 HRC58,同时保持了足够韧性。而红外制导组件的拆解更具价值:其搭载的 128 × 128 红外成像阵列,探测距离达 15 公里,但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存在成像延迟问题 —— 这一发现对热带地区防御该型导弹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以色列 " 哈罗普 " 自杀式无人机的残骸则揭开了现代无人作战系统的核心技术逻辑。

完整回收的通信模块显示,其采用跳频扩频技术,能在复杂电磁环境中保持通信稳定,但拆解发现其加密算法存在周期性漏洞,理论上存在被干扰劫持的可能。主控单元的芯片级分析更令人意外:虽然标称以色列制造,但核心处理器实际来自美国德州仪器,这为追溯武器技术扩散链条提供了关键线索。

这场 " 技术拆解盛宴 " 的战略价值正在持续发酵。对中国而言,这些残骸不仅是研究对手武器的直接样本,更能为防御体系升级提供精准依据。例如菲律宾已采购的 " 布拉莫斯 " 导弹,其导引头弱点的发现,可直接指导南海防御系统的针对性改进;" 风暴阴影 " 的制导特性,则为完善反巡航导弹体系提供了实测数据。这种基于实物分析的技术突破,比单纯的情报研判效率提升数倍。

相比之下,印度的处境略显尴尬。虽然此前获得中国 " 霹雳 - 15E" 导弹残骸,但受限于逆向工程能力,其军工企业仅能进行基础测绘,难以破解固态燃料、主动雷达导引头等核心技术。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前官员承认:" 我们缺乏材料分析的精密设备,更没有系统性的逆向工程体系。" 这种技术差距,使得双方在 " 残骸情报战 " 中呈现不对等态势。

从全球防务格局看,此次事件再次证明现代战争已不仅是战场对抗,更是技术情报的较量。一枚被击落的导弹,可能改写区域力量平衡;一次成功的拆解,或许重塑防御体系优势。当中国专家的拆解报告转化为具体的防御方案,当印度的武器库弱点被系统性分析,印巴冲突的余波,正悄然影响着更广阔的战略棋盘。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巴基斯坦 巡航导弹 无人机 以色列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