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汽车技术不断进步,手机无线充电功能逐步在汽车上得到了应用普及,上到百万豪车,下到十万元的入门车型,大多都配备了这项功能。相比以往传统连线的充电方式,车载无线充电最大的优势就在于适配率高,支持 Qi 无线充电协议的手机都可进行充电,开车出门不必再携带各类充电线,能有效避免车内线多杂乱的情况。那么对于不同品牌、不同价位的车型而言,无线充电功能的实际使用效果是否一致?本次我们将针对近一年内上市的 10 款不同价位的热门车型进行无线充电性能测试,涵盖了自主、合资和进口品牌,通过测试结果对比来寻找答案。
一、测试设备及流程
为了模拟真实的使用环境,我们采用苹果 iPhone 13 Pro 和华为 P50 Pro 两款手机作为固定测试机。测试时,首先将两款手机的电量耗尽,然后分别放置在车载无线充电板上充电 15 分钟,来测试其充电效率。充电结束后,使用红外线测温仪对两款手机的背部进行测量,以测试机身发热量情况。
二、测试结果分析
1、充电量对比
经过实测,华晨宝马 2 系、电动 MINI ACEMAN、吉利银河 L6 EM-i、阿维塔 06 增程版以及广汽传祺向往 S7 均支持苹果快充协议,因此测试结果令人满意,15 分钟内的充电量均超过 10%。其中,吉利银河 L6 EM-i 充电效率最高,达到 14%。相比之下,华晨宝马 X3 和东风日产 N7 对于苹果 iPhone 13 Pro 不太友好,15 分钟的充电量分别为 2% 和 3%,充电效率较低。
在针对华为 P50 Pro 的测试中,阿维塔 06 增程版和 firefly 萤火虫表现相对出色,15 分钟内的充电量均超过 20%。吉利银河 L6 EM-i、广汽传祺向往 S7 和吉利银河星耀 8 同样支持华为快充协议,在 15 分钟内的充电量也达到或超过了 10%。相比之下,华晨宝马 X3 的测试成绩再次位列倒数第一,充电量仅为 2%。
总体来看,对于苹果和华为快充协议都支持的吉利银河 L6 EM-i、阿维塔 06 增程版以及广汽传祺向往 S7 在该测试环节表现抢眼,为苹果 iPhone 13 Pro 和华为 P50 Pro 充电 15 分钟后,电量均超过 10%。相比之下,华晨宝马 X3、东风日产 N7 的综合表现明显逊色于其他测试车型,对两款手机的充电效率都不高,存在优化空间。
2、手机发热量对比
机身发热量方面,在为苹果 iPhone 13 Pro 充电时,电动 MINI ACEMAN、保时捷纯电动 Macan 和 firefly 萤火虫的温度差值超过了 10 摄氏度,手感略有发热。相比之下,吉利银河星耀 8 在充电时对于温度的控制较为出色,手机充电前后温差未超过 2 摄氏度。
而为华为 P50 Pro 充电时,东风日产 N7、华晨宝马 X3、吉利银河星耀 8 和 firefly 萤火虫的温度差值相对较高,均超过 10 摄氏度。相比之下,华晨宝马 2 系与保时捷纯电动 Macan 对于手机充电温度把控的表现更加出色,其中,华晨宝马 2 系手机充电前后甚至没有产生温度变化。
总体来看,华晨宝马 2 系虽未配备手机无线充电板散热口,但在为苹果 iPhone 13 Pro 和华为 P50 Pro 充电 15 分钟后,依旧能够很好地控制手机温度,整体表现优于其他车型。在配有手机无线充电板散热口的车型中,阿维塔 06 增程版与广汽传祺向往 S7 表现较好。相比之下,firefly 萤火虫在为两款手机充电时温度控制均不理想,表现不尽如人意。
3、无线充电功能对比
在无线充电功能对比中可以发现,10 款车型中有 6 款车型的无线充电功能支持手动关闭。其中,阿维塔 06 增程版和吉利银河星耀 8 均支持语音开启和关闭方式,实用性表现可圈可点。相比之下,华晨宝马 2 系、保时捷纯电动 Macan、东风日产 N7 和吉利银河 L6 EM-i 不支持无线充电功能关闭,因此不建议将手机长时间放置在充电板上。
总结:
综合来看,此次参与测试对比的 10 款车型中,阿维塔 06 增程版整体表现最为出色,其 15 分钟为苹果手机充电 12%,为华为手机充电 28%,同时手机发热量控制也不错,并且还支持语音开启和关闭方式。华晨宝马 2 系虽然在充电量方面的测试成绩稍逊色于阿维塔 06 增程版,但在手机发热量控制方面表现更加出色。相比之下,华晨宝马 X3 在充电量方面表现一般,充电效率偏低。而 firefly 萤火虫则在手机发热量控制方面表现不尽如人意,两款手机充电前后的温差均超过 10 摄氏度。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车型虽然配备了 50W 无线快充,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却大打折扣,即便在支持同一快充协议的条件下,充电效率也存在一定差异。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