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肺癌治疗的手术方案里,机器人胸腔镜手术凭借创伤小、精准度高的优势,成为众多患者的选择。可手术成功只是第一步,术后康复的挑战,才真正考验着患者与医护团队。
61 岁的张叔叔,本过着规律晨练的平静生活,一场看似普通的咳嗽却打破节奏。短短时日,咳嗽加剧,黄褐色黏痰伴着稍活动就气喘吁吁的窒息感,让他慌了神。急忙赶到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门诊胸部 CT 检查,初步判断 " 左肺上叶肺肿物 " 。随后办理入院,经细致检查,确诊后,张叔叔接受了 " 机器人辅助胸腔镜下左肺上叶根治术 " 手术,手术顺利完成。
可谁都没料到,术后康复的难关,正悄然袭来 …… 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痰液黏稠难以咳出,血氧饱和度一度降至 90% 以下。每次呼吸都伴随着沉重的痰鸣音,深呼吸咳嗽时伤口疼痛剧烈,让肺功能锻炼更是举步维艰。这些让张叔叔和家属陷入焦虑。
为助力张叔叔挣脱康复困境,护理团队精心定制清单式肺功能锻炼护理方案,同时搭配药物祛痰,双管齐下。详细的肺功能锻炼清单,每日锻炼安排得清清楚楚,宛如精准的康复 " 导航图 ",让张叔叔对康复流程一目了然,每一步该做什么、何时做,心中有数,康复效率大大提升。护士每日准时来到病房,引导他深吸气、慢咳嗽排痰。张叔叔积极配合,在护士和家属监督下,坚持进行深呼吸练习、缩唇呼吸锻炼、吹气球练习,一丝不苟。
仅仅 3 天,便有了显著变化,张叔叔说,痰液也没那么难咳了,呼吸越来越顺畅,血氧饱和度回升到 95% 以上,张叔叔精神十足,脸上重新绽放出灿烂笑容。如今已经康复出院的他,逢人便夸赞护士的精心护理,让他能重拾健康,拥抱正常生活 ,而那套清单式护理方案,也成了他心中最珍贵的 " 康复密码 ",见证着护理团队的专业与温度。
科普园地
肺癌术后肺功能锻炼是关键,能改善呼吸、减轻症状、提升活动耐力、促康复,还能降并发症风险,提高生活质量。下面,为大家带来肺功能锻炼方法。
肺功能锻炼方法有:腹式呼吸、缩唇呼吸、有效咳嗽咳痰、吹气球、有氧运动、呼吸操。
1. 缩唇呼吸法
第一步:从鼻孔吸入空气,嘴唇紧闭。
第二步:撅起嘴唇,慢慢呼气如同吹口哨。
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 1:2 或 1:3,程度以不费力为宜,每分钟 7-8 次,每天锻炼两次,每次 10-20 分钟为宜。
2. 腹式呼吸法
呼吸要深长而缓慢,用鼻吸气用口呼气,一呼一吸掌握在 15 秒钟左右。即深吸气时腹部鼓起 3-5 秒,屏息 1 秒,然后慢呼气腹部凹进去 3-5 秒,屏息 1 秒,每次 5-15 分钟,做 30 分钟。
3.扣背排痰
患者取侧卧位或坐位,五指并拢,手掌微屈呈 " 杯状 " 或 " 空心掌 ",自下而上、由外向内叩击,避开脊柱、腰部等部位,每次持续 10-15 分钟,每日至少 6 次,需结合深呼吸和主动咳嗽。
4. 吹气球
慢慢用鼻深吸一口气,屏息大约 1 秒后对着气球口慢慢吹,直到吹不动为止。注意吹气球不在于快,也不在于吹的多,只要尽量把气吹出去就可以,一般每天 5-6 次,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量力而行。
5. 有氧运动
可进行爬楼梯、跑步、快走、健身操、游泳等有氧运动,注意在运动前做热身运动,避免突然运动导致的韧带拉伤。
来源 / 西安医学院一附院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