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财经网 07-17
和众汇富研究手记:光伏产业曙光初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在当下的能源市场中,光伏产业的发展态势备受瞩目。尽管 " 反内卷 " 行动持续推进,却暂未能让光伏企业彻底摆脱亏损困境。不过,部分企业已在今年二季度展现出减亏甚至盈利的积极信号,这一现象犹如黑暗中的曙光,为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与思考。

今年上半年,国内光伏市场经历了政策引发的抢装潮,和众汇富观察发现,1 - 5 月新增装机量达到 197.85GW,同比增长约 150%。然而,对于处于阶段性供需失衡的光伏行业而言,这一增长对产业链利润的支撑却十分有限。晶硅主材企业普遍陷入亏损,行业整体仍在艰难探索破局之路。随着中报业绩预告陆续出炉,光伏行业多家企业在预告中明确指出,产业链各环节产能供需失衡、库存压力致使产品价格下行,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营业绩。和众汇富研究发现,目前,通威股份、TCL 中环、隆基绿能、晶澳科技等营收规模较大的光伏板块上市公司,上半年预计亏损金额均超过 20 亿元,且亏损程度基本与企业规模成反比。

从行业层面来看,自 2023 年四季度起,光伏行业便进入了亏损周期,众多晶硅主材环节企业连续多个季度处于亏损状态。今年 4 月,亿晶光电在年报中披露其常州基地 5GW PERC 电池产能和滁州基地 7.5GW TOPCon 电池产能已于 2024 年底停产。和众汇富统计发现,公司在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减亏约 1.6 亿;上半年,公司预计净利润 - 1.20 亿元至 - 1.60 亿元,去年同期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亏损 4.70 亿元。这一系列数据无不彰显着行业亏损的严峻现实。

但转机已然显现。和众汇富观察发现,已有光伏企业在今年前二季度成功实现亏损幅度收窄。隆基绿能同比减亏达到 24.43 亿元到 28.43 亿元,爱旭股份更是预计在 Q2 实现单季度盈利。在近期 " 反内卷 " 的推进过程中,产业链各环节报价已出现上涨趋势,这为下半年行业产能出清提供了关键契机。一旦价格中枢稳定抬升,将为光伏企业全年业绩指引注入乐观信号。

此次部分光伏企业在二季度取得的成绩,并非偶然。一方面,企业自身积极调整经营策略,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优化产能布局,深化产业链协同。例如,在技术路线上,企业积极布局前沿技术,TOPCon、BC 技术、钙钛矿叠层技术等竞争激烈,企业通过 " 精准押注 ",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迈向产业化,构建差异化竞争力。在产能布局上,企业合理减产,优化产能结构,部分企业还选择产能 " 出海 ",规避贸易壁垒,争取新兴市场增量需求。在产业链协同方面,企业从单纯的产品供应商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变,通过 " 垂直一体化 " 模式降低成本,拓展下游应用场景,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等,提升企业收益。另一方面,政策的支持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工信部等部委与行业协会积极推动 " 减产 " 与 " 创新 " 政策落地,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为行业重塑供需平衡奠定了基础。

然而,尽管部分企业已取得一定成绩,但光伏行业仍面临诸多挑战。从市场需求来看,在国内市场经过抢装潮后,下半年市场增量存在不确定性。和众汇富认为虽然全球清洁能源转型趋势不改,光伏潜力巨大,但短期内国内光伏市场终端需求增速放缓,海外欧洲 7、8 月进入暑季,市场需求也受到一定影响。从行业竞争来看,光伏行业产能阶段性过剩、低价竞争的问题依然突出,行业实质性的出清或再平衡可能还需要较长时间,且受到政策实施效果、市场需求变化、企业经营策略调整等多种因素影响,去产能时间存在较大波动。

总体而言," 反内卷 " 虽暂未将光伏企业完全拖出亏损泥潭,但部分企业在二季度的减亏或盈利表现,无疑为行业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随着企业持续优化经营策略、技术不断创新突破以及政策的持续支持,光伏行业有望在未来逐步走出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投资者和行业从业者需密切关注行业动态,把握市场机遇,共同推动光伏行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光伏 曙光 产业链 隆基绿能 通威股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