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产制造的本土化落地转向技术研发与生态协同的深耕,智能化浪潮下,BBA 们的 " 中国攻略 " 正在经历深刻蜕变。
近日,宝马中国宣布与中国智能驾驶独角兽 Momenta 达成合作,双方将共同开发中国专属的智能驾驶辅助解决方案。该方案将应用在包含国产新世代在内的多款车型,从城区到高速,从车位泊出到自动泊入,覆盖全场景、点到点,目标直指 " 智能驾驶体验第一梯队 "。
这不是宝马头一回与中国科技公司 " 交朋友 ",但却是宝马智能驾驶本土化战略迈出的关键一步,从数字座舱到真实道路,宝马针对智能驾驶的本土化共创终于从规划成为现实。更加重要的是,就像宝马不只与 Momenta 这一家中国科技公司达成合作,选择以本土合作破局智能化内卷的还有奔驰和奥迪——面对席卷而来的新能源智能化时代,整个德系豪华阵营正在集体进行战略转向,试图在本土科技公司的帮助下重塑消费者对豪华的认知。
AI深度定制,让宝马读懂"中国式驾驶"
宝马和 Momenta 合作的核心在于 " 深度定制 ",即跳出通用系统改语言包的浅层适配,在宝马中国新世代车型的智能架构与硬件平台上打造一套真正理解 " 中国式驾驶 " 的解决方案。作为中国智能驾驶领域的代表性玩家,Momenta 的核心算法成长于中国城市的真实数据土壤,在应对中国独有路况时经验丰富,这也是宝马选择 Momenta 作为合作伙伴的重要原因。
这套即将落地在宝马系列全新车型上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将搭载由 AI 大模型驱动的 " 感知 - 规划 - 控制 " 一体化架构。Momenta 飞轮大模型采用 " 长期记忆 + 短期记忆 " 相结合的模式,模拟人脑 " 直觉推理 + 逻辑分析 " 的问题处理机制,既能降低训练成本,还能破解数以百万计的长尾问题。换句话说,就是让车更像人,靠不断进化的直觉来做出决策,而不是靠死记硬背。
借助 Momenta 的人工智能算法,未来在中国行驶的宝马旗下车型将能够以近似人类驾驶员的方式应对复杂路况,提高对动态环境的适应能力。与此同时,相比传统基于规则的系统,Momenta 大模型方案还能不断从驾驶数据中自我学习改进。通过 OTA 升级,车辆的软件算法可持续迭代进化。借助这一机制,宝马的新一代驾驶辅助系统将具备 " 自我进化 " 的潜力,在产品全生命周期内 " 越开越聪明 "。
除了 Momenta 的赋能,宝马本身也并非智能驾驶领域的 " 新兵 "。宝马的新世代平台已经整合了宝马自研的驾控超级大脑与全景 iDrive 人机交互系统,前者将驱动、制动、转向、充电、能量回收五大核心域融为一体,刷新实时响应速度;后者则围绕视觉锥打造多维度交互体验,HUD、中控与仪表视角统一、信息聚焦,确保眼不离路、手不离盘。
此外,宝马一向强调智能驾驶要以安全为第一优先级。延续 20 余年 ADAS 技术沉淀,新系统在设计阶段就构建了多层级安全冗余与风险应对机制;同时,所有数据采集、存储与处理均严格遵循中国法规,为用户隐私上 " 双保险 "。
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翔先生
正如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高翔所言," 宝马独有的产品理念、智能驾驶之道正与中国卓越的数字科技深度融合 ",当宝马的技术积累与安全哲学,与 Momenta 的算法优势和本土洞察结合,将激发一场智驾领域 "1+1>2" 的化学反应。
BBA集体转向,以本土合作破局智能化内卷
在与 Momenta 合作之前,宝马已与多家中国企业在智能化领域展开合作,如牵手阿里推动 AI 大语言模型上车,与华为终端达成合作协议在中国深度融合鸿蒙生态等。宝马积极寻求本土科技公司合作背后的原因,从最新销量数据中可以窥见一二。
2025 年上半年,宝马全球销量 120.7 万辆,同比微降 0.5%;宝马品牌作为集团主力,全球交付量为 107.0814 万辆,整体销量下滑 2.6% 。在不同的区域市场,宝马销量表现呈现出较大差异。其中,欧洲、美国及德国本土市场销量均有上涨,亚洲市场下滑 11.1%。中国作为宝马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2025 年上半年销量为 31.7862 万辆,同比下跌 15.5%。
宝马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单,与消费趋势的变迁直接相关。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突破 40%,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装车率在豪华车市场超过 60%,消费者对智能体验的敏感度远超全球其他市场。中国已经成为了新能源与智能化创新最活跃的试验场,在燃油车时代凭借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技术优势和品牌积淀一路领跑的宝马,正面临着 " 读懂中国用户真实需求 " 的新考题。
宝马自研全新智能集成硬件 BMW 驾控超级大脑
值得注意的是,宝马与 Momenta 的深度绑定并非孤立事件,当新能源与智能化的时代浪潮汹涌而至,德系豪华汽车品牌正集体开启战略方向的调整。与宝马 " 不约而同 ",奔驰、奥迪也选择与中国科技企业深度联姻,试图通过 " 技术本土化共创 " 重构竞争力。
作为 BBA 阵营的核心成员,奔驰与 Momenta 的合作可追溯至 2022 年的战略投资,双方联合开发城市导航辅助驾驶功能的正式合作于 2024 年 12 月落地,计划在 2025-2027 年推出至少 4 款搭载该功能的车型,首款车型为 2024 年四季度上市的纯电 CLA,后续将逐步覆盖更多新能源车型。
与宝马类似,奔驰选择 Momenta 的核心逻辑在于其对中国道路场景的深度理解 —— Momenta 基于千万级中国路况数据训练的算法,能让奔驰的智能驾驶系统精准识别电动自行车突然横穿、行人闯红灯等突发场景。例如在奔驰最新的 MB.OS 系统中,Momenta 主要提供高精度地图解析和部分算法优化,助力针对中国市场的导航辅助驾驶模块开发,确保系统既能保持奔驰的安全冗余标准,又能适配中国的交通规则与驾驶习惯。
奥迪与华为的合作则展现了另一种深度绑定模式。奥迪不仅采用了华为的高阶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同时还在智能座舱、车联网生态等领域与华为协同。奥迪 Q6 e-tron 等车型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系统后,实现了不依赖高精地图的城市领航辅助功能,能够在复杂路况中完成无保护左转、自主避让加塞车辆等操作。
更关键的是,奥迪与华为的合作深入到了车型研发阶段:华为的激光雷达、昇腾 910B 芯片等硬件被纳入奥迪新车型的原生设计,这种软硬件协同开发的模式,让奥迪的智能驾驶系统从底层就具备 " 中国适配性 "。同时,奥迪车型通过华为 HiCar 实现了部分功能(如数字钥匙)的互联,针对中国用户 " 万物互联 " 的使用习惯进行优化。
从宝马的全场景本土方案,到奔驰的系统级协同开发,再到奥迪的软硬件生态融合,德系三强以各自的方式完成了智能化本土化的战略布局。而 BBA 的集体行动,也展现出德系车企对中国市场规则的理解与破局决心。在新能源智能化时代,竞争维度已转向场景定义能力与用户体验迭代速度,中国科技公司在智能驾驶算法、数据处理、生态构建等领域的本土优势,恰好填补了外资车企的本土化短板。在这样的背景下,与中国科技企业深度绑定,已经成为了 BBA 守住市场份额、继续占据豪华品牌第一梯队的必然选择。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