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8 日,港股 " 网红大米 " 十月稻田(09676.HK)早盘出现大幅拉升,盘中一度大涨逾 17.6%;截止发稿,该股涨幅收窄至 9.88%,报 8.01 港元 / 股。
究其原因,十月稻田股价大涨,或因业绩盈喜催化。
7 月 17 日,十月稻田发布公告,2025 年上半年,预期公司录得经调整净利润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 ) 不低于约 2.83 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不少于 90%。
资料显示,十月稻田凭借东北广袤的黑土地优势,将东北大米品牌化,并通过电商平台等多种销售渠道,将东北大米卖向了全国,成为知名网红 " 高端大米 " 品牌。
然而,近几年在经济环境趋于保守大环境下,消费者对主食的选择也更加务实。十月稻田的高端化叙事正遭遇现实挑战。
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对主食的需求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已从单纯的 " 吃饱 " 进化到了追求 " 健康、营养、无负担 " 的新阶段。
相关数据表明,十月稻田大米业务增长显现乏力。以 2024 年为例,其大米业务全年收入同比增速仅为 4.8%,与早期双位数高增形成强烈反差,收入占比也从之前的 8 成下滑至不足 7 成。
为突破大米业务瓶颈,十月稻田将目光投向了具备低脂、高纤维优势的玉米赛道,并迅速打开了打开市场。2024 年,玉米品类营收达 8.15 亿元,同比飙增 523.2%,成为公司实现扭亏为盈的重要助力。
进入 2025 年,十月稻田业绩继续回暖。对于利润的提升,十月稻田称,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其一,公司在家庭食品品类上持续创新并深度运营,洞察消费趋势,优化产品结构,叠加与优质销售渠道加深合作,使得公司盈利质量持续提升;其二,公司品牌影响力有所提升,带动多渠道销量增加。
十月稻田的业绩回暖可喜可贺,不过该趋势能否延续还需保持一份警醒。一方面,大米不是稀缺商品,市场竞争激烈;另一方面,其高增长的玉米业务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大量对流量曝光的营销投入、市场初期的尝鲜红利,以及前期较低基数。
在追求 " 平替 " 的消费潮流下,十月稻田能否延续回暖,还需持续跟踪。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