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 3500 点被有效攻克后,A 股都迎来大牛市。作为指数推动器的行情主线,向来是市场焦点,它们既能带动人气、催生赚钱效应,更能拉动指数持续走高。但回顾历史上的三次 3500 点攻坚战,每一次的行情主线都不太相同。
第一次:地产链成为多头主力部队
首先回顾 2007 年的 3500 点攻坚战,尽管从 3500 点到 3600 点的跨越,仅仅只用了几个交易日,但当时那一阶段行情的攻势,从 2007 年 3 月一直持续到 5 月末。
Wind 统计显示,在这一阶段中,房地产行业的整体涨幅最大,达到 103%。地产链上的建材、建筑等板块,整体涨幅达到 86% 和 78%。2007 年,地产行业蒸蒸日上,地产相关板块成为行情主要推动器,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在个股方面,上述市场格局难以得到充分体现。因为当时,很多股权分置改革个股复牌交易,取得了非常大的涨幅。三个月时间,股价全面普涨,翻倍的个股超过 280 只。
第二次:科技成长股独领风骚
再看 2015 年的第二次 3500 点攻坚战,当时的阶段性行情,选取 2015 年 2 月初到 3 月末。这一波行情,沪指从 3000 点起步,一直涨到 3800 点。
而从行业指数来看,这一波行情没有 2007 年那么 " 彻底疯狂 ",但整体涨幅也不小。其中,涨幅最大的是软件服务,阶段涨幅达 45%,此外,消费者服务、建筑、半导体、硬件设备等行业都有超过 30% 的涨幅。
从个股来看,不少科技成长风格的个股出现翻倍行情。其中,中文在线、蓝思科技、中国长城、天孚通信等,都是至今依然活跃的公司。
第三次:机构抱团的 " 核心资产结构性牛市 "
再看第三次 3500 点冲关战,时间已经来到 2020 年 12 月到 2021 年 2 月这一阶段,当时沪指从 3300 多点不断向上突破,2021 年 1 月突破 3500 点,1 月下旬到 2 月初略有调整,随后到 2 月 18 日最高涨到了 3731 点,这也是近年来的沪指最高点位。
Wind 统计显示,在这一波行情中,消费者服务行业整体涨幅最大,达到 40.90%。此外,有色金属、电气设备、食品饮料、化工行业涨幅超过 20%。而医疗设备、建材、银行和半导体也有超过 15% 的涨幅。
消费者服务行业,其实涵盖较广,白酒、家电、传媒等,都可以归入此类。真正带领指数不断向上的,实际上是以贵州茅台为代表的白马蓝筹股。在公募基金、外资机构等为代表的机构抱团下,贵州茅台从 2020 年 12 月初的 1800 元附近,最高涨到超 2600 元。
主线迭代背后:经济周期与市场生态的时代印记
回顾 A 股三次 3500 点攻坚战的主线变迁,可见鲜明时代烙印。
2007 年地产链领涨,源于城镇化加速期、房地产行业蓬勃向上,经济驱动与股权分置改革活力释放,形成全市场普涨。2015 年科技成长股崛起,契合移动互联网浪潮下产业升级需求,反映市场对创新经济的期待。2020 年底至 2021 年初机构抱团核心资产,则是经济增速放缓下,资金向高确定性资产集中的结果,彰显机构主导市场特征。
每一次成功站上关键点位,都有一条鲜明的主线在 " 扛大旗 "。这深刻揭示,市场没有永恒不变的主角,每一次行情的驱动引擎,都深深根植于当时的经济环境、政策导向和市场情绪合力塑造的土壤之中。
当市场再次行至关键位置,对过往主线的梳理与对比,无疑为我们理解当下格局、把握未来发展脉络,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照坐标。未来的 3500 点之上,将由谁唱主角?历史虽不重演,但其韵律与规律,值得每一位市场参与者深思。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