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利之余,看看外面的世界正在发生什么。
在中国女篮于半决赛输给日本,最终以季军的成绩结束了亚洲杯征程之时,大洋彼岸的 WNBA 也在刚刚这个周末,结束了一届极具历史意义的全明星赛事。
当地时间的周四,这次全明星赛之前,WNBA 与球员之间进行了一场集体谈判会议,双方针对下一份 WNBA 劳资协议聊了好几个小时。会后,球员工会第一副主席、洛杉矶火花队明星球员凯尔西 · 普拉姆表示,球员们将会利用这个全明星周末来展现自身的价值和实力,因为球员们值得拥有更多。因此,这届全明星们纷纷穿上了自制的示威 T 恤,上面印着 "Pay us what you owe us"。
要证明自身的商业价值,没有比进行商业合作更直接的方式了。巧的是,今年的 WNBA 全明星赛,也成了运动品牌竞相角逐的舞台。
作为本赛季炙手可热的新科状元,佩吉 · 布克斯在比赛中上脚了首度被曝光的 Nike G.T. Cut 4。让一位新秀球员提前上脚耐克当下最受关注的团队实战鞋款之一,足见品牌方面对于佩吉 · 布克斯和这次 WNBA 全明星的重视。
与此同时,耐克还专门推出了三双以橙色为主打的 WNBA 全明星限定配色,分别对应了旗下三位签约球星克拉克、萨布丽娜和阿贾 · 威尔逊。阿贾 · 威尔逊还将摄像头安装在她的签名鞋 A'One 的鞋底,致敬了奥尼尔的全明星名场面。
即便如此,全明星赛的风头也没有被耐克独占,比如由奥尼尔出任篮球总裁的锐步就不甘示弱,端出了造势已久的安吉尔 · 里斯签名鞋的第二个配色 Angel Reese 1"Mebounds"。斯凯奇在此期间正式宣布签约明星后卫杰基 · 杨。
安德玛也为凯尔西 · 普拉姆打造了专属配色的 Under Armour Breakthru 5,这双被命名为 "Plumberry" 的球鞋灵感来自普拉姆最爱吃的莓果冰沙,所以安德玛还做了一辆冰沙主题的快闪餐车。在印第安纳波利斯市中心的餐车旁,球迷可以试吃冰沙,并和普拉姆一起参与球鞋活动。
比较可惜的是,中国品牌没有出现在这场较量中。不过身为匹克篮球的代言人,李月汝本赛季一直穿着匹克的球鞋为达拉斯飞翼出战常规赛。根据 WNBA 的球鞋规定,没有拿到运动品牌球鞋合约的球员,必须穿着耐克的球鞋上场,而有球鞋合约的球员,需要相应品牌支付每年 5000 美元的授权费用。显然,匹克愿意为李月汝支付这个并不算高的价格。
据 Sports Illustrated 报道,运动服装公司已经意识到 WNBA 球员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几乎所有主要品牌都已签署协议,成为 WNBA 的授权供应商。当然,运动品牌纷纷围绕女球员展开球鞋营销,并不是因为球员们需要借助全明星来证明自己的商业价值,而是反之,女性运动员的商业价值已经不容忽视,成了运动品牌的必争阵地。
在 2025 财年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耐克 CEO 贺雁峰(Elliott Hill)曾提到 " 性别进攻(gender offense)" 策略,强调对于女性体育尤其女子篮球的投资。Business Insider 的报道称,耐克的投资已初见成效,女子训练服在同一季度实现了高个位数增长。
目前来看,耐克投入女子体育带来的回报,显然不止于女性消费者层面,而是链接到了诸多层面。譬如在 A'One 这款鞋发售时,耐克采用了限量发售,球鞋在几分钟内就实现售罄。此后,耐克更将 A'One 上架 Foot Locker、Champs Sports 和 Dick's Sporting Goods 等球鞋零售渠道进行售卖。这契合了品牌方面试图调整 DTC 战略,修复与球鞋零售商关系的策略。
耐克公司在给 FOS 的一份声明中便提到:" 阿贾 · 威尔逊的首发鞋几分钟内就售罄,这证明了她非凡的天赋以及她在场上场下的影响力。我们很高兴看到大家的反响,并期待将更多 A'One 系列鞋带入耐克门店和市场合作伙伴。"
实际上,国外媒体和球迷也十分看重运动品牌在推动女篮发展时起到的作用。某种程度上,性别进攻应该不仅仅是发布产品,更是建立文化资本,并长期投资于女篮发展。运动品牌也的确可以置身到这一进程中,而不仅仅是收割成果。
耐克就曾参与了 2022 年 WNBA 进行的一次 7500 万美元的融资,也与萨布丽娜、佩吉 · 布克斯乃至目前仍在校园打球的朱朱 · 沃特金斯等球员早早开启合作。毫无疑问,当这项运动真正发展起来后,提前入局的品牌自然能抢占一个身位。
而事实是,WNBA 的确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至于成为运动品牌不容忽视的营销阵地。
以本次全明星为例,票王克拉克收到了约 130 万张投票,两个赛季以前,这个数字还只不过是 9.6 万张。根据 NPR 的数据,两年前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 WNBA 全明星赛,只售出了 1.2 万个座位的四分之三,而这届印城全明星的 1.8 万个座位早在几个月前就售罄了。
关注度的巨大变化,也为营收的改观创造了可能性。下个赛季,WNBA 创纪录的 11 年 22 亿美元媒体版权协议将生效,相较此前每年 6000 万美元的版权收入,这是一笔巨幅提升的营收来源。此外,WNBA 计划在接下来继续扩军,新增三支球队,而新球队的扩军费用已经上涨到 2.5 亿美元。WNBA 也有望彻底扭转此前的亏损状态。
球队方面,两个赛季前,金州女武神支付的扩军费用是 5000 万美元。这支球队本赛季正式开启 WNBA 征程。可根据 Sportico 估值,该球队目前的 " 身价 " 已经飙升至 5 亿美元,是首支突破 5 亿大关的女子体育特许经营权。
上赛季,拥有克拉克的印第安纳狂热队各项业务收入达 3200 万美元,为联盟之最。今年这个数字注定要被大幅刷新了。福布斯报道称,金州女武神本赛季已锁定至少 2000 万美元的赞助收入,预计将从其 1 万名季票持有者和各种高级门票套餐中获得 3500 万美元的收入。
联盟和球队层面的营收改变,自然会极大影响到劳资协议的谈判。WNBA 目前的劳资协议将持续到 2025 年 10 月 31 日,而 WNBA 球员工会在去年十月份总决赛结束后的第二天就宣布退出当前协议,近一年时间内,双方并没有达成有效谈判,分歧的核心之一是收入分成的比例。
根据当前劳资协议,WNBA 只需要按营收 9.3% 的比例给球员发工资,本赛季最低薪资 66000 美元,克拉克和布克斯目前的收入都只有 7.8 万美元左右。作为对比,NBA 的薪资分成比例超过 50%,今年选秀的状元弗拉格第一年的薪资,就超过 1300 万美元。
据 The Athletic 报道,包括凯特琳 · 克拉克、佩吉 · 布克斯等球星在内,有超过 40 名(联盟近四分之一)球员参与了全明星之前的谈判会议,可见球员们对薪资分配等切身相关的利益问题的重视。话说回来,WNBA 的快速发展,不只是对国外运动员和运动品牌提供了新的机会,也为中国运动员留洋提升,创造了极大利好。毕竟拿一份六万美元的合同打球,的确需要付出更大的决策成本。
而对于国产品牌而言,女篮虽然兵败亚洲杯,但对于女篮的投入无疑不能就此停止,更有甚者,或许还得扩大战线,譬如将战火烧至 WNBA,将更多中国球员带到海外。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