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兽 07-21
又一民企被国资“接盘”,良品铺子能否真正自救?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这是灵兽第 1645 篇原创文章

国资接盘," 长江国贸 " 或成良品铺子实控人。

作者 / 楚勿留香

ID/lingshouke

1

上市五年后的良品铺子(603719.SH),最终不得不走上 " 卖身国资 " 的路。

一纸公告,标志着曾经的 " 高端零食第一股 " 良品铺子即将易主,武汉国资以近 15 亿元的价格拿下控股权。

这不仅是 2025 年消费领域最大的一笔国资收购案,更折射出整个休闲零食行业正在经历的深度洗牌。

7 月 17 日晚,良品铺子连发多则公告,披露公司控股股东 " 宁波汉意 " 及一致行动人 " 良品投资 " 分别将所持 18.01% 和 2.99% 的股份,合计 21%,以每股 12.42 元价格转让给武汉国资旗下的 " 长江国贸 "。

长江国贸由武汉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100% 持股,而后者由武汉市国资委控制。

与此同时,老股东今日资本旗下达永有限也将手中 8.99% 的股份,以 12.34 元 / 股出让给同一买方。

三笔交易加总,长江国贸将成为良品铺子的控股股东,持股比例 29.99%,正式掌握控制权。原实控人杨红春、杨银芬等创始人团队仍将保留 17.22% 的股份,并继续负责日常经营。这种 " 国资控股 + 民企运营 " 的模式,在近年来的混改案例中并不多见。

此外,作为良品铺子总部所在地的武汉市东西湖区国资方面,也将通过股权转让获得 5.1% 的股权。

7 月 17 日,网谷创新与宁波汉意签署《股份转让协议》,网谷创新以非公开协议转让方式受让宁波汉意直接持有的上市公司 20,451,000 股 A 股股份,该等股份权益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 5.1000%。

网谷创新是武汉临空港产业创新发展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

从交易来看,这是一笔干脆利落的 " 混改交易 ":国资接手,创始人留任,资本退出,价格公允。但交易仍存变数,这场交易还牵扯出涉及两笔转让的股权纠纷,广州轻工工贸集团的突然发难让交易平添变数。

今年 5 月,宁波汉意就已经与另一国资——广州轻工签署《协议书》,明确给予其优先受让权,交易价格同为 12.42 元 / 股。但在协议尚未实质推进时,宁波汉意突然转向长江国贸。

企查查显示,广州轻工由广州市人民政府和广东省财政厅共同持股,前者为大股东,持股比例为 90.03%。

彼时,签署协议,良品铺子主要是为化解债务压力,协议约定后者通过尽职调查后拟受让宁波汉意持有的良品铺子部分股份,进而投资、控制良品铺子。上述股权转让协议也获得了良品铺子实际控制人杨红春、杨银芬、张国强等人的确认。

如今,面对宁波汉意的变卦, 7 月 14 日,广州轻工就股权转让纠纷对宁波汉意提起诉讼,并申请了财产保全。就此,宁波汉意持有的良品铺子 7976.4 万股股份已被冻结,占良品铺子总股本的 19.89%。

从股权比例来看,宁波汉意共持有良品铺子 35.23% 的股权,上述 19.89% 股权被冻结情况下,宁波汉意向长江国贸转让 18.01% 股权的事项或将难以如约完成。

事态至此,交易能否顺利交割,仍存不确定性。

良品铺子也在公告中明确表示,公司收到控股股东宁波汉意通知,近日,广州轻工工贸集团有限公司就股权转让纠纷对宁波汉意提起了诉讼,并申请了财产保全。这可能导致宁波汉意与长江国贸的控制权转让事项存在不确定性风险。

2

那为何宁波汉意中途变卦转投长江国贸?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价格或许不是主要原因。宁波汉意与广州轻工签订的协议书中,拟定的交易价格与宁波汉意后来向长江国贸和网谷创投出售股权的价格 12.42 元 / 股大致相同。

连锁经营专家、和弘咨询总经理文志宏的分析称,消费赛道是当前的热门赛道,且良品铺子属于休闲零食赛道里面的头部企业。此外,近期多地国资纷纷热衷于收购消费类上市公司,试图打通产业与资本的联动通道。

根据良品铺子的公告,引入长江国贸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其与公司具备产业协同性,能充分发挥长江国贸在供应链综合服务、国际及国内贸易、现代仓储物流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行业资源优势,为公司转型发展全面赋能,形成公司 " 一品一链一园 " 的全链条产业生态体系,助力公司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但从宁波汉意的快速动作来看,却表现出了 " 卖股急 "。

过去两年,其所持股份中高达 56.46% 已经质押,且被云南信托申请强制执行债权 2.8 亿元。2024 年,良品铺子年度净利润首次转负,宁波汉意自身也陷入资金困境。此次交易不仅是股权让渡,更像是一场债务兑付的被迫清算。

从 " 卖股缓债 " 到 " 多头谈判 ",再到 " 法律纠纷 ",这场股权转让,更像是一场 " 战术性卖身 "。

局内急着脱身的是创始团队和风险资本,而在局外观望的,还有被牵连其中的中小股东和投资者。

宁波汉意如此着急,也与良品铺子近年的业绩表现相关。

2020 年上市之初,良品铺子市值曾高达 250 亿元,连续 15 个涨停,堪称 " 零食界的茅台 "。但短短四年多,其市值蒸发超过七成,跌至 50 多亿元。

2021 年,因疫情影响,良品铺子归母净利润下滑 18.06%;2023 年,净利润 1.8 亿元,同比下降 46.26%,到 2024 年已经亏损 4610 万元,2025 年上半年预计净亏 0.75 亿至 1.05 亿元。

更为关键的是,良品铺子的毛利率一直在下滑,从 2019 年的 31.87% 一路滑落到 2024 年底的 26.14%,2025 年一季度更是探底到 24.64%。

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首先,是 " 高端零食 " 这面大旗,已经失灵。

消费者越来越精明了,尤其是在当下经济放缓、性价比消费当道的时代," 高端感 " 不再是溢价的通行证。

其次,是渠道切换失败。

良品铺子最强的是 " 全渠道 " ——门店、电商、社交平台无所不包。但过去两年,门店关了不少,线上却靠砸钱抢流量。问题是,流量贵了、转化低了、复购不稳了,最终就是 " 钱越砸越赔 "。

再次,是产品结构同质化,创新乏力。坚果、鸭脖、果干……这些当年打天下的品类,现在几乎人人都有。而真正能撑起 " 高端 " 的差异化产品,良品铺子并没做出来。

最后,是供应链滞后。原材料涨价没法消化,库存周转又慢,即便有一定规模,但没有成本控制和精细运营,也只是一副虚胖。

3

良品铺子的困境不是个案,而是整个休闲零食行业的一面镜子。

现在的零食行业,早就不是当年的 " 铺子江湖 ",而是 " 量贩天下 "。

以万辰集团(300972.SZ)为例,2022 年转型做量贩零食后,营收从 5.49 亿元暴增至 2024 年的 323.29 亿元,2025 年一季度营收破百亿,达 108.21 亿元。而整个量贩赛道,截至今年 7 月,门店超 4 万家,预计年底冲到 4.5 万家,前两大品牌市占率高达 75%。

通过用社交裂变、低价直采等模式,量贩零食店把零食做成了 " 米面粮油 ",虽然现在量贩零食也遭遇到了瓶颈,开始 " 超市化 ",但却足以对良品铺子这样的传统零食店形成碾压。

在这样的浪潮下,传统零食品牌的打法必须变。

有分析认为,零食的品牌天花板低,只有扩品类,做全链条供应链,才能真正构筑壁垒。

而良品铺子这次引入长江国贸,看中的正是对方的供应链综合能力、全球采购通道和物流等。 

而从国资控股来看,良品铺子并非个例,这几年 " 国资控股民企 " 尤其是在零售领域的案例并不少。 

当然,更多的原因则是民企遭遇困境,而国资介入。比如人人乐、、苏宁易购和步步高等。

2019 年 7 月,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西安国资控股)通过收购浩明投资持股 20% 及托管浩明投资持有 22.86% 的表决权,合计控制 42.86% 表决权,成为人人乐控股方。

尽管国资入主,但人人乐并未实现业务协同,业绩持续下滑并多次关店资产出售。

目前,人人乐股票已被深交所决定终止上市,在 7 月 4 日摘牌。

除人人乐外,被国资纾困的还有苏宁易购。

2021 年,苏宁易购上市主体引入江苏省国资,国资控股约 5.6% 股票,作为救助苏宁集团流动性的举措。虽然比例不大,但江苏省属国资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成为实际重要股东之一 。

7 月,又公告引入包含江苏国资委及产业资本(阿里、小米、海尔、美的、TCL 等)的 " 基金二期 ",收购 16.96% 股份,终止原拟与深圳国资合作方案。

交易完成后,苏宁易购不再有单一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原创始人张近东持股比例降至约 17.62% 。

此外,步步高、红旗连锁也被国资控股。

2023 年 1 月 11 日:步步高集团与湖南湘潭国资平台 " 湘潭产投投资 " 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和表决权放弃协议。

步步高集团转让 10% 股本(约 8,639 万股)给湘潭产投,转让价格约 5.995 元 / 股,总价约 5.18 亿元人民币。

同时,集团放弃剩余 24.99% 持股对应的表决权,使湘潭产投虽持股 10%,但取得控股与表决优势。股权交割后,湘潭产投投资成为控股股东,湘潭市国资委成为实际控制人。

红旗连锁被四川国资入股后,一度稳住了区域商超龙头的位置。

2023 年 12 月,红旗连锁(002697.SZ)公告与四川商投投资签署控制权转让协议,启动实控权变更流程 ;2024 年 11 月 12 日:红旗连锁公告称四川商投投资完成股份过户登记,正式成为控股股东,国资控股事项正式落实 。

红旗连锁近年的业绩表现一直不错,从经营规模和利润来看,其被国资控股并非业绩原因,而更多可能是主动拥抱。

如果将时间段拉长来看,这一轮国资 " 收编 " 民营零售,不是偶然,更是系统性行为。

一方面,民企普遍面临营收停滞、利润下滑、资金链紧张、线上冲击等多重困境。另一方面,国资开始从制造业走向 " 消费赋能 " 新战场——既能纾困,也能搭上消费升级的政策顺风车。

但被收购的企业也要认清现实,并不是所有 " 国资入主 " 都能救活企业。人人乐的故事已经证明:没有自我造血,谁也救不了你。

对良品铺子而言,国资并不是 " 万灵药 ",更关键是老良品铺子能否完成 " 自我革命 ":补上产品创新、渠道结构、精细化管理等短板。

如果真的能借国资之助,构建起 " 品质食品 " 的生态圈,重塑品牌、供应链和商品力,那良品铺子或许能迎来一场 " 二次创业 "。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可能不是一笔简单的交易,而是一个时代的转折。(灵兽传媒原创作品)

有温度 · 有深度 · 有态度

灵兽传媒旗下公众平台

专注零售 聚焦消费

关注连锁 / 零售 / 电商 / 消费

创业创投 / 资本对接领域

聚焦全球商业创新

精准覆盖中国商业精英人群

入驻头条 / 搜狐 / 企鹅 / 大鱼 / 一点 / 网易 / 百家 / 雪球等平台

E-mail:lingshouke@126.com

更多资讯请访问灵兽网 www.lingshouke.cn

喜欢文章点击" 在看、点赞、分享 "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良品铺子 宁波 武汉 广州 上市公司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