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 07-22
走出津巴布韦的困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1865 年,南罗德西亚单方面宣布了独立,那一年六岁的齐西 · 丹加伦芭正从英国回到南罗德西亚。她是两岁时随父母一起到英格兰的,在英国的四年让她把英语当作了她的第一语言。15 年后,南罗德西亚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定国名为津巴布韦共和国,将英语、绍纳语和恩德贝莱语定为官方语言。丹加伦芭 1988 年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不安的处境》就是津巴布韦黑人女性出版的第一部英文小说,1989 年获得英联邦作家奖非洲地区奖,2018 年被 BBC 广播电台提名为影响世界的 100 部小说之一。

《不安的处境》是丹加伦芭于 1985 年创作完成的,但是在出版上遇到重重困难,被四家津巴布韦出版社拒绝,最后由位于伦敦的女性出版社出版。与丹加伦芭坎坷的出版经历折射出的津巴布韦性别歧视相同,女性在南罗德西亚遭受的性别歧视也是《不安的处境》的重要主题。用书中的话说:" 我的故事讲的……是我的逃离和露西娅的逃离;是我妈妈的陷落和梅古鲁的陷落;是尼娅莎的反抗——尼娅莎,我大伯的女儿,远见卓识但孤立无援,她的反抗最终可能并不成功。"

《不安的处境》, [ 津巴布韦 ] 齐西 · 丹加伦芭 著,戴从容 译,九州出版社 2025 年出版

主人公坦布扎伊 · 西高克的伯父巴巴穆库鲁是一位在英国获得硕士学位的中学校长,资助坦布扎伊的哥哥到自己的教会学校读书。由于坦布扎伊是女孩,父亲觉得她读书无用,因此她不得不自己种玉米卖,以此筹集自己的学费。一直到她的哥哥生病去世,坦布扎伊才作为替代,进入学校,也住到了伯父家里。

在这里她与堂妹尼娅莎共住一个房间。尼娅莎读了很多书,思想开放且敏锐,追求平等、独立,与南罗德西亚的保守环境和她父亲的威权统治格格不入。尼娅莎甚至因跳舞晚归与父亲发生激烈的打斗。最后尼娅莎在她父亲的高压下,出现了严重的精神问题,不得不休学入院治疗,用坦布扎伊的话说," 她把自己烧尽了。"

坦布扎伊在伯父家接触的另一位女性是伯母梅古鲁,她也在英国获得硕士学位,并在丈夫的学校教书。但是因为其女性身份,她的工资都是直接打给她的丈夫的。她在家中也缺少话语权,对丈夫毕恭毕敬,事事服从丈夫的安排。但是这种附属处境让梅古鲁会用孩子的口吻说话,对大家都婆婆妈妈、唠唠叨叨。最后梅古鲁再也无法忍受这种 " 失语 " 状态:" 让我告诉你,基多他爹,我受够了我的家成了你的家族的旅馆。我受够了给他们当家庭主妇。我受够了在我自己拼命工作来支撑的家里,我却什么都不是。" 她选择了离家出走。虽然这次离家出走只五天就结束了,但 " 她笑得更经常了,更少言不由衷了,不大对我们婆婆妈妈了,更愿意或者能够去说一些明智的事情了 "。

书中得到深入表现的另外一位女性是坦布扎伊的母亲。她嫁给了一个不务正业的丈夫,生了六个孩子,一家人的生计都落到她的身上。她在贫困和繁重的家务中挣扎,身心俱疲,成了一位说话刻薄的怨妇。尤其因为儿子在巴巴穆库鲁那里猝死,对巴巴穆库鲁心怀恨意,以致向游击队状告巴巴穆库鲁亲英,希望置他于死地。

还有一位女性是母亲的妹妹露西娅,她是一位韶华已逝却仍然单身的独立女性,利用自己的美貌与男人们周旋,以此获得生活的保障,也因此声名狼藉。在后面的小说中,巴巴穆库鲁帮助她在学校食堂找到了工作,在津巴布韦独立后她甚至开了一家保安公司,成为独立女性的典范。

巴巴穆库鲁虽然是梅古鲁和尼娅莎痛苦的原因,《不安的处境》却并没有将他简单地塑造为反面人物,相反,他对家族和家人的关心甚至让人感动。他主动帮助弟弟一家,他开车接送家人,他细心地为坦布扎伊准备生活用品,帮露西娅安排工作。他的问题只是因为他做着津巴布韦文化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比如家人得等他盛完饭后再盛饭,不许孩子顶嘴,要求家族的人服从他的安排。当坦布扎伊无法起床去参加为她父母补办的婚礼时,巴巴穆库鲁明白地说:" 我是这里的一家之主。在这间房子里,任何挑衅我的权威的人都是邪恶之物,一心要摧毁我所缔造的东西。" 他与尼娅莎的那次厮打虽然起因是尼娅莎与男生跳舞晚回家,但是激得他动手扇尼娅莎耳光的是因为尼娅莎的顶嘴," ‘永远,’他嘶叫着,‘永远’,他重复着,用他的手背打在她另一侧的脸上,‘不要这样对我说话。’ "

但是巴巴穆库鲁并非邪恶的暴君,在与尼娅莎厮打后他也伤心得不回家吃饭,妻子出走后他主动接妻子回家。在梅古鲁出走后,尼娅莎对坦布扎伊分析梅古鲁注定要失败的反抗时说:" 事实上不是他,你知道的。我真正指的不是人。万物皆如此,各处皆有。所以你突破出去到哪里?你只是一个人,而各处如此。所以你突破出去到哪里?我不知道,坦布,真的我不知道。" 在这里,尼娅莎敏锐地意识到性别歧视在南罗德西亚无处不在。女性的困境不是因为某个人,而是因为桎梏着人心的性别文化。

《不安的处境》是丹加伦芭最被广泛阅读的作品,她用既细腻又洗练的笔触成功塑造了巴巴穆库鲁和他身边五位女性的形象,不带任何说教却又旗帜鲜明地写出五位女性的困境,同时也写出这些困境带给巴巴穆库鲁的伤害。妻子和女儿的反抗让他烦恼不已,坦布扎伊因种族隔离而在学业上的失败让他非常失望,坦布扎伊母亲的仇恨让他险些丧命……在性别歧视的文化中没有赢家。正因为深刻地看到了这一点,丹加伦芭没有将《不安的处境》写成善恶分明的两性对立。她所要批判的,不是某个或某些男性或女性,她要批判的是存在性别歧视的文化。

在后面的作品中,丹加伦芭提出,非洲的希望在于建立一种非洲特有的 " 恩互 " 文化。" 恩互 " 是一种 " 我的存在是因为大家的存在 " 的群体精神,现在一般被称为 " 乌班图 "。" 如果你不具有人之为人的本质,你就无法成为一个人。这就是恩互的全部。你从哪里得到人之为人的本质?你从与你周围的人的良好联系中获得。" 恩互强调人类是一体的,一个人可以通过与他人分享自己并关心周围的人来实现自己。从这一非洲古老的群体哲学中,丹加伦芭找到了不同文化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可能,也为最后的走出困境指明了道路。

齐西 · 丹加伦芭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津巴布韦 英国 英语 bbc 非洲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