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邱鑫浩来源 | 邱处机导语:在这场国资入主的交易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 " 风投女王 " 徐新旗下今日资本的退出动作。
近日,休闲零食行业爆出重磅消息——良品铺子公告宣布引入武汉国资旗下长江国贸作为战略投资者,交易总金额高达 14.9 亿元。
这场交易背后,是昔日 " 高端零食第一股 " 的艰难转身,也是投资女王徐新旗下今日资本的又一次退出。
从 2006 年武汉街头 30 平米小店起步,到 2020 年风光上市,再到如今 " 卖身 " 国资,良品铺子近 20 年的商业沉浮,折中国休闲零食行业的剧烈变革。
" 卖身 " 国资
2025 年 7 月 17 日,将成为良品铺子发展史上的关键转折点。
当晚公司连发多份公告,披露控股股东宁波汉意及其一致行动人良品投资与武汉长江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简称 " 长江国贸 ")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拟以 12.42 元 / 股的价格转让合计 21% 股份,交易总价为 10.46 亿元。
与此同时,公司第二大股东今日资本旗下达永有限也以 12.34 元 / 股的价格向长江国贸转让 8.99% 股份,套现 4.45 亿元。
交易完成后,长江国贸将持有良品铺子 29.99% 股份,成为新任控股股东,武汉市国资委将成为实际控制人。值得注意的是,创始人杨红春虽失去控股权,但将留任高管并保留重要股东身份。
杨红春
良品铺子方面强调,此次交易是 " 为下个十年的发展,提前布局核心竞争力 ",通过引入产业与资本资源,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长江国贸作为武汉市属大型国际贸易平台企业,聚焦供应链综合服务、国际及国内贸易、现代仓储物流等领域,其入主被认为将为良品铺子带来 " 供应链 + 品牌 + 渠道 " 的深度协同。双方计划共同打造 " 一品一链一园 " 全链条产业生态体系,推动公司从 " 品质零食 " 向 " 品质食品 " 生态转型。
在这场国资入主的交易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 " 风投女王 " 徐新旗下今日资本的退出动作。资料显示,达永有限此次转让 8.99% 股份后,持股比例将从 18.16% 降至 9.17%,套现 4.45 亿元。
徐新
这并非今日资本首次减持良品铺子。
回溯历史,今日资本早在 2010 年就投资了良品铺子,上市前持股比例高达 33.75%。2020 年 2 月,良品铺子登陆上交所主板,成为 " 高端零食第一股 ",开盘即涨停 44.03%,徐新更出现在 A 股历史上首个线上直播 IPO 中,一时风光无两。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公司业绩下滑,今日资本自 2023 年 5 月起开始减持。据不完全统计,包括此次交易在内,今日资本在良品铺子 IPO 后累计减持超过 24% 股份,套现金额超过 15 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此次交易前两个月,良品铺子还遭遇了另一场股权纠纷。公司控股股东宁波汉意此前曾与广州轻工工贸集团签署协议,拟向其转让部分股份,但因交易管理失误导致 " 一股两卖 " 争议。
广州轻工已提起诉讼并申请冻结宁波汉意所持股份,这为武汉国资的入主增添了一丝不确定性。
据机构投资者评论分析,此次良品铺子闹出这番争议,或与公司及大股东如今面临困难,几位实控人急于出售偿债、却缺乏专业经验、导致出现重大疏漏有关,比如未履行解约程序。从巅峰到低谷
良品铺子的现状,与其辉煌时期形成鲜明对比。
2020 年上市之初,公司市值一度突破 340 亿元,而截至停牌前仅剩约 55 亿元,蒸发超 280 亿元。
业绩方面,公司从 2023 年开始明显下滑,当年营收 80.46 亿元,同比下降 14.76%;净利润 1.8 亿元,同比下滑 46.26%。2024 年更是转向全面亏损,净亏损为 4610 万元。
最新发布的 2025 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 7500 万至 1.05 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 1 亿至 1.3 亿元。
公司解释称,业绩下滑主要源于产品售价下调及结构调整影响毛利率、门店优化导致销售规模下降,以及线上渠道流量费用上升等因素。
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行业竞争格局的剧变。
近年来,以 " 零食很忙 " 和 " 赵一鸣零食 " 为代表的折扣零食店迅速崛起,二者合并成立的 " 鸣鸣很忙 " 已成为行业新巨头。2024 年,鸣鸣很忙 GMV 达 555 亿元,拥有近 1.44 万家门店,远超良品铺子的 2500 多家。
讽刺的是,良品铺子曾持有 " 赵一鸣 "3% 股权,却在 2023 年 10 月将其转让给黑蚁资本,仅 22 天后 " 赵一鸣 " 就宣布与 " 零食很忙 " 合并。良品铺子事后控诉被 " 刻意隐瞒和引导 ",但大错已成,市场份额被迅速蚕食。
为应对挑战,良品铺子 2023 年底启动大规模变革。创始人杨红春辞任董事长,而联合创始人杨银芬接棒后,立即推动公司成立 17 年来最大规模的降价,300 款产品平均降价 22%,最高降幅 45%。然而这一策略未能扭转颓势。到了 2025 年 3 月,杨银芬也黯然离职。国资入主能否带来转机?
在休闲零食行业加速整合的关键时期,武汉国资的入主被市场视为良品铺子寻求突围的重要尝试。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 良品铺子通过引入地方国资,将率先完成从 ' 产品竞争 ' 到 ' 供应链生态竞争 ' 的战略升维,这不仅是企业层面的突破,更将推动行业打破内卷,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具体而言,长江国贸的供应链网络与武汉金控的金融资源,有望为良品铺子解决原料溯源、成本控制等产业痛点。
北京艾文智略首席投资官曹辙分析认为,这种 " 产业深耕 + 资本赋能 " 的协同,恰好契合了食品企业从单一产品竞争转向全价值链竞争的行业趋势。
此次交易完成后,良品铺子董事会将改组为 7 名非独董和 4 名独董,其中长江国贸提名 4 名非独董及 3 名独董,原控股股东保留 1 名非独董及 1 名独董提名权。公司承诺保持市场化运作及主营业务稳定,员工股权激励计划也将延续。
不过,风险依然存在。除前述股权冻结问题外,交易还需通过国资审批、经营者集中审查等多重关卡。
行业竞争态势也未出现缓和迹象,良品铺子能否借国资之力实现 " 品质食品运营商 " 的跨越,仍需时间检验。
良品铺子的故事,是一部典型的中国消费品企业兴衰史:从街头小店到上市公司,从行业标杆到艰难求变。今日资本的进退之间,折资本市场的冷酷与理性;而武汉国资的入局,则展现了地方国资参与产业整合的新趋势。
正如良品铺子公告所言,这 " 不是一次简单的股权交易 "。对行业而言,它可能预示着从价格战向供应链生态竞争的转变;对企业而言,则是生死存亡的关键一搏。
无论结果如何,良品铺子近 20 年的商业历程,都已为中国消费品行业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录。
来源:腾讯自选股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