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 10小时前
抢先DeepSeek R2,开源万亿参数Kimi K2:月之暗面生死突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文 | 青橙财经,作者 | 青风,编辑 | 六子

中国 AI 领域一场悲壮的科技突围战正式打响!7 月 11 日深夜,AI 初创公司月之暗面发布全球首个开源的万亿参数大模型 Kimi K2。该模型在多项基准测试中达到开源模型的 SOTA(当前最高水平),API 调用成本与 DeepSeek R1 持平,仅为 Claude 4 的五分之一。

这款被寄予 " 生死突围 " 厚望的模型,在发布后 48 小时内引爆市场:Kimi 官网访问量激增 36 亿,开源社区 Hugging Face 下载量突破 10 万次,GitHub 相关项目数量飙升 200%。在 OpenRouter 平台上,K2 的 token 消耗量迅速超越马斯克的 Grok 4,登顶全球 API 调用榜。

抢在 DeepSeek R2 之前推出万亿参数大模型,并同样采取开源策略,这不仅是月之暗面的一次技术发布,更是这家被逼至悬崖边缘的明星创业公司,押上全部命运的一场豪赌——要么一战封神,要么黯然退场。

坠落神坛

曾几何时,凭借独树一帜的长文本处理能力和 AI 搜索功能,Kimi 风光无限。QuestMobile 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 12 月,Kimi 月活跃用户(MAU)达 2101 万,稳居国产 AI 原生应用前三。

然而 2025 年市场风云突变。年初,DeepSeek 凭借低成本、高性能的开源模型强势入场,几乎零市场推广下,用户访问量 7 天破亿,迅速重塑全球 AI 格局,给包括月之暗面在内的众多玩家带来巨大冲击。

* 图源 QuestMobile

在 DeepSeek 的刺激下,AI 大厂们也随之加速布局:字节对豆包持续重金投入,稳守头部;阿里通义大模型频繁更新,打造全球最大开源模型,并将夸克推为 C 端旗舰;腾讯元宝借鸡生蛋,借势 " 接入 DeepSeek" 疯狂推广;百度急转开源免费,联动文库、网盘全力助阵。

巨头们挟资金优势、海量用户生态与强大工程化能力,在模型迭代、场景落地、生态构建上全面挤压创业公司的生存空间。月之暗面首当其冲。

用户数据最能体现冲击。QuestMobile 数据显示,截至 5 月,DeepSeek 移动端 MAU 为 1.69 亿,虽较 3 月的 1.94 亿有所下滑,但仍是用户量最大的 AI 原生应用,超过字节跳动的豆包、腾讯的元宝,更远超 Kimi。Kimi 的 MAU 已滑落至 1408 万,不足 DeepSeek 的十分之一。

用户流失的同时,月之暗面此前火热的融资节奏也戛然而止。过去两年,红杉中国、美团、阿里、腾讯等接连投资,将其估值推至 33 亿美元。但自 2024 年初获得当时国内大模型最大笔融资后,月之暗面 2025 年再无新融资消息。对极度烧钱的大模型研发而言,这无疑是危险的信号。

在此背景下,月之暗面创始人杨植麟做出两个关键决策:全面停止营销投放,集中资源攻坚基础模型;放弃 K1 系列迭代,All in 下一代架构研发。

Kimi K2 由此诞生——这是一次破釜沉舟的突围尝试。

发布当晚,联合创始人张宇韬在朋友圈写下,"Make Kimi Great Again"。这句话清晰传递出,月之暗面内部对 Kimi K2 寄予厚望,将其视为抵御 DeepSeek 冲击的关键,希望凭借新模型的强大性能和开源策略,重新吸引用户目光,夺回失去的市场份额,重回大模型竞争的核心舞台。

背水一战

从技术性能与市场反馈来看,Kimi K2 确有突围的潜力。

* 图源 Kimi 官网

在技术层面,Kimi K2 的参数规模与架构设计颇具竞争力。其总参数达 1 万亿(1T),是当前大模型参数量的天花板,激活参数为 320 亿;采用 MoE(混合专家模型)架构,代码能力与通用 Agent(智能体)任务处理能力显著提升——能执行任务拆解、自主规划、工作流设计及工具调用等复杂多步骤任务。

性能测试更印证了其实力。在 SWE Bench Verified、Tau2、AceBench 等基准性能测试中,Kimi K2 均取得开源模型中的 SOTA 成绩。在细分维度上,编程能力仅次于 Claude 4 sonnet,智能体能力仅次于 Claude 4 和 GPT-4.1,数学推理能力则在 MATH、AIME、GPQA-Diamond 等测评中得分最高。

价格上,Kimi K2 也延续了 " 高性价比 " 策略:每百万输入 tokens 收费 4 元,每百万输出 tokens 收费 16 元,与 DeepSeek 标准时段的 API 价格体系一致。

* 图源月之暗面公众号

为突出 Agent 能力,月之暗面官方提供了一些内部测试环境中的实际演示,比如,K2 可以帮助用户制定粉丝的追星计划,完成演唱会所在城市的机酒与旅游规划,并且生成日历,再用 html 概括完整行程规划并发送邮件。

这样的表现迅速引发海内外 AI 圈关注。OpenRouter 平台上线仅两天,Token 消耗量就超越 xAI,登顶全球 API 调用增长榜;在 Cline、Roo Code、Kilo Code 等平台,API 使用量在全球开源模型中排名最高。

独角兽 Perplexity CEO 在社交媒体表示,基于 Kimi K2 模型的出色表现,公司将会利用 K2 进行后训练,上一个被该公司用于技术训练的中国模型是 DeepSeek R1。全球最大开源 AI 社区 Hugging Face 联合创始人表示,不断突破极限挑战闭源的 K2 模型令人难以置信。不少社区用户也给出了不错的评价," 性能不输 Claude 4,但便宜 80%"、" 唯一超越 R1 的存在 "。《自然》杂志网站更是将 Kimi K2 发布称为 " 世界迎来又一个 DeepSeek 时刻 "。

月之暗面研发团队也全员在 Hugging Face、知乎等平台发声助威,其背水一战的决心可见一斑。对他们而言,K2 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救赎。如果 Kimi K2 能够在市场上获得良好的反响,将有助于月之暗面重新夺回市场份额,提升品牌形象,在 AI 大模型领域实现困境突围,重回行业第一梯队。

强敌环伺

尽管 Kimi K2 在技术上表现亮眼,月之暗面仍面临诸多强劲对手与严峻挑战。

Kimi K2 主打 " 模型即 Agent",重点强化代码与 Agent 能力。但目前智能体赛道的竞争已趋白热化,后来者既缺乏应用场景,更缺乏生态积累。

就在 7 月 18 日,OpenAI 就推出了 "ChatGPT Agent",能够智能调用浏览器工具(Operator)、深度信息整合(Deep Research)与语言生成能力(ChatGPT),完成包括在线购物、订餐预约、撰写研究报告、制作 PPT 和财务分析在内的多步骤复杂任务。

而除了国际厂商,国内的阿里夸克、百度文库、字节扣子空间等也均已布局 Agent,且坐拥上亿用户和更强的场景认知。不久前的高考填报志愿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 AI 应用场景,在这个细分领域,夸克和百度等均已经深耕多年,相关资源、高校数据和用户心智也都已建立起较高的壁垒。

"Kimi 的努力方向是对的,但还不够,Kimi 需要将自己的 AI 嵌入到一个生态当中。如今,互联网平台各大生态是封闭的,比如电商的 AI 可以帮助商家设计网站,自媒体的 AI 能够帮助自媒体制作视频,那么,Kimi 的目标用户是谁?这方面,需要 Kimi 自己明确。" 知名经济学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表示。

此外,DeepSeek R2 仍然如同悬顶之剑。据称,R2 将拥有超过 1.2 万亿参数,重点方向就是智能体和多模态能力的加强。媒体爆料,此前因英伟达 H20 芯片禁售,R2 上线受阻;但 7 月 15 日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透露 " 美国已批准 H20 对华出口 "。这意味着 R2 最大阻碍已消除,上线在即。对月之暗面而言,这款被期待为 " 国运级 " 应用的大版本更新,可能是又一次冲击。

月之暗面更现实的挑战是算力与资金。有用户称,刚测试不到 10 个问题,K2 对话框便显示 " 当前模型对话次数已达到上限,可切换为其他模型继续对话 " ——这背后是大模型研发与运营的高成本,需要大量的 AI 芯片和巨大的计算资源消耗。在月之暗面迟迟没有新的投资入账的情况下,这一问题可能更为棘手。

而要想获得投资青睐,另一个更直击灵魂的深层问题也随之浮现:DeepSeek 之后,市场是否还需要自研基础大模型?若已有全方位开源的领先模型,创业公司推进自研的融资合理性何在?

巨头们拥有深厚的 " 血槽 ",DeepSeek 占据了用户心智和开源生态,月之暗面能否凭 K2 重新获得资本青睐,仍是未知数。

写在最后

回望 " 大模型六小龙 " 的发展轨迹,令人唏嘘,也可做借鉴,或许能更清晰看到月之暗面的处境。

2023 年全年,六小龙累计融资曾占到国产大模型厂商的逾 50%。而如今,格局已然大变:

零一万物已退出基础大模型竞争;百川智能也放弃了基座模型训练,收缩战线聚焦医疗垂类,且创始团队持续动荡;跃阶星辰几近失声;仅智谱 AI 与 MiniMax 近期有融资消息,但前者聚焦政企市场,后者押注多模态和出海方向,都避开了与 DeepSeek 及大厂们的正面交锋。

月之暗面尝试用 K2 证明,硬实力是最好的市场通行证,AI 竞赛还没有结束。然而,前有巨头与 OpenAI 的生态围堵,后有 DeepSeek R2 的虎视眈眈,加之算力掣肘与融资困局,其突围之路,注定比昔日更加崎岖难行。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开源 kimi ai 腾讯 阿里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