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消费网 7小时前
Cartea 2025中东购车人群行为分析报告解读——覆盖阿联酋、沙特等国家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懂本地用户,是中国汽车品牌成功出海的前提——不仅要知己,更要知彼。

近些年来,大量中国汽车品牌进军中东,寻求销售增量。身处在与中国截然不同的市场环境与文化背景,如何避免水土不服,成为每一个品牌必须面对的课题。

此前,关于中东汽车市场,缺乏深入且细致的用户研究。在此背景下,Cartea 作为 MENA 地区(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中东及北非)领先的汽车垂直媒体平台,在沙特与阿联酋开展购车人群行为研究并发布分析报告,分性别、年龄、地域精准刻画用户画像,系统分析用户购车及售后需求,从而帮助中国品牌制定有效的市场策略。

一、用户基础画像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中东地区的人均汽车拥有量仍然偏低,部分国家显著低于中国,市场容量有较大提升空间。

受访人群中,尚未购车的用户占比为 63.13%,超半数用户虽然无车,但有强购车意向,车价偏高是阻碍用户购车的主要原因,九成以上无车用户因预算不足暂未购车,证明中东的车价已超出相当一部分用户的消费水平。

在有购车意向的人群当中,男性显著多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 3:1。年龄分布呈现年轻化特征,25-34 岁的用户最多,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各国购车用户的分布各不相同,阿联酋增购用户明显多于沙特,而沙特的首购需求更强,未购车用户当中,有购车计划的比例超过九成。

二、购车需求

中东用户的购车需求既反映了购车人群的共性,又呈现鲜明的本地特征——燃油车占主导,偏好跑车,关注高温环境下用车体验

购车用途:日常通勤最重要,越野需求较为小众

超过半数受访用户表示购车后的主要用途为日常通勤,这与中东地区公共交通不够便利有关。

在除阿联酋外的大部分国家,公共交通尚处于建设阶段,线路少、覆盖面窄,而且在夏日 40 度高温下,通勤 " 最后一公里 " 问题尤为明显,无车居民倾向于乘坐出租车、网约车出行,但偏高的价格也造成较大负担,因此多数无车居民都希望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对多数人来说,买车的主要用于代步——工作日驾车通勤,周末和家庭出行,沙漠越野并不是私家车的主要用途。

购车类型偏好:新车消费是首选

在受访用户中,超过七成倾向于购买新车。由于购买新车的金融政策比二手车更为灵活,还能享受官方保修服务,所以即便购买二手车的税费较低,用户还是更愿意贷款购买新车。

车型动力偏好:燃油车处于主导地位

偏好燃油车的受访用户约占 70%,混合动力汽车(HEV)占比约 10%,意味着仅有不到 20% 的用户对新能源车(纯电动车 +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感兴趣,其中以女性用户居多。

车辆类型偏好:性别、地域区别较大

中东市场的主流车型为轿车和 SUV,但偏好跑车的用户比例达到 14.13%,仅次于轿车和 SUV。

得益于海湾国家进口关税低的优势,豪车的售价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且购买豪车无需额外交税,油价也非常便宜,因此中东街头行驶着来自全球各地的豪车,跑车文化盛行,从而影响消费者购车倾向。

由于中东各国政策、消费水平、气候条件不同,因此车辆类型偏好差异较大。

以沙特和阿联酋为例进行对比,沙特的轿车需求明显强于阿联酋,而阿联酋的 SUV 和跑车需求明显强于沙特,反映出阿联酋人均可支配收入更高、乐于追求时尚潮流的生活方式,而沙特的入门级轿车需求更强,消费观念更传统、务实一些。

本地特征:用户高度关注高温适应性

中东地区夏季极端高温天气频发,因此用户非常关注高温适应性配置,例如空调制冷、座椅通风等舒适性配置,以及防爆轮胎、电池高温防护等安全性配置。另外,车辆常年恶劣气候下是否耐用,也是用户在购车时重点关注的因素。

三、购车过程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中东地区用户了解购车信息的渠道更丰富,购车过程变得更为便利,但不变的是用户的购车渠道和购车决策因素——可靠和实惠依旧是最高优先级。

选购周期:普遍在 3 个月内,年龄段区别较大

中东地区用户选购周期相对较短,一般在 3 个月内,女性的决策周期比男性稍短一些,25-34 岁的用户购车最纠结,而 35-44 岁的用户购车最果断,以上差异和用户购车需求是否明确、车型选择是否多样直接相关。

信息获取渠道:以线上渠道为主

中东地区的恶劣气候和娱乐匮乏,导致互联网活跃用户较多,且粘性较强。在受访用户中,超过三分之二的用户从线上渠道了解汽车信息,其中有一半的用户是通过 TikTok、Instagram、YouTube 等社交媒体平台上的汽车博主获取汽车信息,用户数量明显多于汽车垂直网站 /APP 以及搜索引擎。在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下,社交媒体平台更容易触达购车用户。

购车决策因素:价格最为重要

全世界大部分用户购车时,最关注的都是价格信息和用车成本,中东用户也不例外。受访用户中,有 28.44% 的用户关注价格及优惠政策,

购车方式:以线下渠道为主,部分用户开始选择线上交易

互联网同样改变了用户购车方式。约 22% 的用户选择线上渠道交易,但大多数用户出于对线上渠道的不信任,依旧倾向于前往经销商 4S 店或车展购车,以此规避线上购车时可能面临的种种风险,例如车辆质量与描述不符、价格不透明、售后无保障等。

支付方式偏好:贷款占多数,首付比例极低

中东地区用户更倾向于贷款购车,受访用户中超过半数选择贷款分期的结算方式,其中 58.7% 的用户选择低于 10% 的首付比例。

低首付和贷款能有效降低购车门槛,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用户因预算不足而放弃购车的问题。

四、售后服务

要想用户用车省心,可靠且细致的售后服务必不可少。只有精准洞察中东汽车用户售后需求及痛点,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高服务水平。

售后服务需求:最需要定期保养

被问及 " 您最常使用的售后服务类型是什么 ",有 33.99% 的受访用户选择定期保养,26.36% 的用户选择零部件更换。稳定且可靠的汽车保养,是用户最需要的售后服务。

售后服务痛点:配件缺货成最大问题

中东售后服务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点,一是配件经常缺货,导致更换原厂配件十分困难,二是等待时间过长,车辆送修后,用户可能在接下来的一周甚至更久无车可开,三是费用不透明,保养维修未明码标价,消费者不清楚保养维修收费是否合理。

附加付费服务:定期保养套餐最受欢迎

相比普通汽车修理店,用户普遍更信任品牌经销商提供的保养服务。在附加付费服务中,愿意为定期保养套餐付费的用户最多,占比达到 35.19%,上门接送车、24 小时救援分列 2、3 位,说明售后服务的便利性和可靠性同样非常重要。

五、中国品牌专项

在中东,对中国品牌感兴趣的是什么样的用户?在本次调研中,我们着重分析了有意向购买中国车的用户画像,中国车潜在用户的购车需求如何,对中国车仍有哪些担忧和建议呢?

用户基础画像

在受访用户中,超过半数表示会购买中国车。有意向购买中国车的用户呈现年轻化趋势,以 18-34 岁的首购群体为主,认为中国车性价比突出,并且在智能技术方面表现出色,年轻人对于新事物的接受程度明显更高。

购车需求

有意向购买中国车的用户,购买新能源车的倾向性明显更强,说明中国品牌新能源车得到了当地用户的认可。

此外,想购买中国车的用户当中,偏好 SUV 的比例极高,达到 34.43%,说明此类用户对空间实用性的要求较高,这也是捷途、哈弗等多个主打 SUV 的中国品牌热销的原因之一。

购车过程

会购买中国车的用户,购车的决策周期普遍偏短,超过六成用户从开始看车到购车只需要不到 3 个月,说明此类用户目标较为明确。

在做出购车决策之前,会购买中国车的用户更关注价格、售后服务政策以及用户评价,关注科技配置的用户反而较少,说明用户虽然了解中国车在智能技术方面的先进水平,但智能配置不是用户购车首要关注的信息。用户从初步了解到日常使用智能配置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时智能化功能也需要更贴近用户日常用车场景,才能让用户切实感受到智能化带来的便利,从而优先考虑具备智能配置的车型。

最终做出购车决策时,会购买中国车的用户更在意价格、用户评价和品牌声誉,说明中国车不但需要有竞争力的售价,而且需要着重提升在中东当地的品牌口碑,才能吸引到更多意向用户。

在购车过程中,会购买中国车的用户试驾意愿明显更强,倾向于亲身体验过车型后再做判断,而不仅仅是听取他人的选购建议。付款时,会购买中国车的用户全款购买的比例较低,取而代之的是租赁用车这一更为灵活的方式,满足短期驾车出行需求。

售后服务

会购买中国车的用户更倾向于通过电话或平台预约服务,并且为附加服务付费的意愿更高;不会购买中国车的用户偏好使用 WhatsApp 预约,并且额外付费意愿低。

改进建议

暂不考虑中国车的用户主要担忧中国车缺乏售后保障。其中 28.49% 的用户建议中国品牌提供较长质保条件,27.27% 的用户建议中国品牌提供稳定的本地售后保障,通过提升售后服务可靠性,进而提升实际用车体验。

关于中国车本地化改进建议,45.91% 的用户认为中国车需要强化空调制冷和电池容量配置,来抵挡夏日酷暑;28.30% 的用户希望中国车增加阿拉伯语智能语音助手,从而更顺畅地使用语音交互功能;中东家庭普遍小孩较多,因此 20.76% 的用户希望中国车增加多儿童座椅接口。

六、总结

中东汽车用户以年轻男性为主,购车首要满足日常通勤,偏好燃油车,轿车、SUV 与新车,但新能源规模已显现。

购车时仅四成用户考虑预约试驾,价格敏感度较高,超支焦虑、贷款分期、低首付依赖与线上信任危机现象显著,4S 店及经销商门店等线下购车渠道仍为主流选择。

售后以保养为核心需求,配件缺货与等待时长是主要痛点;近八成用户接受附加付费服务,保养套餐最常购买。

中东市场中国车接受度已突破 50%,且对中国车的购买意愿呈现显著年龄分界:年轻群体(尤其是 18-34 岁)更倾向选择,决策快且偏好新能源车型与灵活支付;而年龄越大购买意愿越低,该群体决策谨慎、坚持传统燃油车与全款购买。

中国汽车的优势在于高性价比和智能技术,但存在品牌信任度低、售后服务覆盖不足、以及本土适应性欠缺三大问题,本地化需求中提升空调功率和电池容量以适应炎热气候最突出。

未来需针对性改进:为年轻用户优化数字化服务体验,同时重点强化气候适应性、品牌信任建设及售后网络。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阿联酋 中东地区 二手车 沙特 中国品牌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