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小红书
没人能说清,最近三亚的沙滩上究竟躺着多少东北人。
来自哈尔滨的 Y 总带着孩子在傍晚的沙滩上追逐浪花,海风拂面,一扫东北老家闷热粘腻。
在 Y 总的朋友圈配图里,两个孩子提着赶海桶在三亚海边沙滩追浪花,评论区挤满了羡慕的东北老乡。
反常高温让空调一度在东北 " 卖断货 ",更令人崩溃的是安装订单都排到半个月后了。
谁能想到,今年的避暑大迁徙,目的地不是哈尔滨、不是长白山,竟然是三亚。
当东北三省被历史罕见的高温炙烤时,常年被视为 " 火炉 " 的海南,却因凉爽气候成了东北人的避暑新宠。
去哪儿平台的数据显示,飞往三亚的航班中,哈尔滨、沈阳跻身订票量最高的前二十名客源地城市。
一场颠覆认知的 " 反向避暑 ",就此上演。
" 谁把太阳踢东北来了?"
" 东北老铁现在睡觉分上下集,上集:吹风扇入睡,下集:热醒开第二个风扇。"
最近,全网都能听到东北老铁们被连续高温热到破防的声音。
甚至还有网友兴致到了,即兴来一首《满身热》:
冰块耻,犹未雪;
空调梦,何曾灭?
驾快车,直达宾馆酒店。
壮志回家要趁早,笑谈渴饮西瓜血。
作为国内的 " 弗雷尔卓德 ",东北一直是人们印象中的极寒之地。
三个月前还大雪纷飞的东北,自六月下旬起仿佛被放进了巨大的蒸笼,陷入高温包围圈,黑龙江更是成为高温重灾区,多地气象监测站的气温闯进全国前十,甚至前三。
7 月上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其中,哈尔滨连续 5 天最高温突破 35 ℃,创下 1961 年以来同期极值。
连最北的冷极漠河北极村,气温都一度飙升到 39.5 ℃。
图源:微博
谁也没料到,今年去东北避暑的南方人,居然会因为没空调而热崩溃了。
就连空调行业可能没想到,能如此轻易地在这个夏天,拿下曾经无比 " 难啃 " 的东北市场。
据统计,今年夏天东北地区的空调成交额同比增长超 7 倍,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均跻身成交区域 TOP10。
说到这里,Y 总告诉我,他们村里一辈子没买空调的老人都热到受不了,今年入手了一台。
于是乎,避暑绝对算得上是东北大多数地区的人,在这个夏天的头等大事。
三亚作为热门目的地之一,最近的平均气温却保持在 28 ℃,吸引了大量来自哈尔滨、沈阳乃至北京、河南等地的游客前来避暑。
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今年暑假期间,飞往三亚的航班订票量显著上升,尤其是亲子酒店的预定量同比增长超过 70%。
反常气候现象催生反向避暑新路径,东北人不仅冬天飞去三亚过冬,夏天还要去避暑。
此外,除了三亚之外,五指山、万宁、儋州和陵水等地区也成为众多寻求清凉之地的游客的选择。
图源:小红书
最重要的是,东北老铁们还能在这里找到家的感觉。
兴冲冲来三亚旅游的东北人惊奇地发现,第一批来三亚的东北人,早就把这里变成了 " 东北当地 "。
吹着海风、喝着椰子汁的东北老铁,呼吸着温暖的空气,耳边传来的东北腔却让人一秒回到铁岭。
早在 2020 年,三亚 76 万常住人口中,东北人就有 20 万以上,占了三亚市外来人口的六成。
也就是说,在三亚买房的大部分外地人,都是东北老铁。
随着海南迎来一波又一波的东北老铁,海南酒旅行业也在快速复苏。
" 北方都热成这样了还往南飞?" 估计很多人还不理解。
可真去过的人都知道,三亚这个季节,不是热,而是刚刚好。
说到三亚夏天的天气,很多人都认为三亚的夏天很热,如果你说可以去三亚避暑,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瞎忽悠,但如果你随手打开夏季全国各地的气温表,你就会发现是认真的。
内地的夏季闷热无风,而 7、8 月份三亚的平均气温却在 32 ℃以下,热带雨林等地的温度甚至不足 26 ℃。
另外,三亚因为地处沿海,全天任何时候都有凉爽的海风,只要不在太阳下暴晒,吹着海风也相当凉爽。
三亚酒旅市场急速升温,从消费者端感知更为明显。
去哪儿数据显示,今年暑期,三亚酒店整体预订量同比增长 46.03%,其中亲子酒店的预订量同比增长超过 70%,领跑大盘。
查询多家 OTA 平台发现,今年暑期土福湾嘉佩乐酒店、三亚艾迪逊酒店等一线奢华酒店基础客房价格普遍调整至 2800 元以上,一线五星酒店价格亦普遍在 1000 元左右。
图源:携程
Y 总入住三亚一家民宿的老板感叹道:" 以前夏天不太有东北客人来海南玩,都是冬天来。今年已经有好几批有东北口音的家庭入住自家民宿了。"
亲子家庭的到来,更是带动了吃喝玩乐住一站式消费。
美团旅行数据显示,6 月 1 日以来,海南屯昌香草鸭搜索量同比上涨超 430%,海南椰子鸡火锅搜索量上涨 100%,海南火山荔枝王搜索量上涨 251%;西岛往返船票、五指山红峡谷漂流搜索量上涨均超 500%。
携程数据显示,今年暑期主题游产品预订里,亲子用户占比约 48%,旅游呈现出 " 上山下海入草原 " 的明显特征。
这反映出暑期家庭出游在选择目的地时,更侧重于选择能让孩子亲近自然、收获丰富游玩体验的地方。
而白天能潜水看海底世界,晚上还能海边看日落捡贝壳的三亚,完美契合亲子家庭的需求。
" 去三亚冲的就是吃喝玩乐一站式搞定。孩子玩得开心,大人也能轻松享受。"Y 总这样总结。
东北亲子家庭成为暑期三亚酒店主力军,不仅意味着国内酒旅市场的消费迭代,更推动海南酒旅市场从资源驱动向体验驱动转型。
三亚现象并非孤例,全国范围内 " 避暑 +" 模式正催生新型酒旅消费。
打开 OTA 平台," 避暑 "、" 清凉 "、" 海边 " 成为了高热搜索关键词。
避暑游,这个看似非常传统的需求,在最近这两年里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成为暑期当之无愧的顶流。
当大部分北方地区被高温炙烤,三亚酒旅市场的翻红告诉业界:气候资源正在成为未来酒旅的稀缺资产。
夏季海南平均气温 图源:小红书
一位本地导游在带队 Y 总一家游玩时感慨:" 为了避暑,东北老铁的钱,掏得又快又猛。"
中国旅游研究院研究员吴普曾指出:" 避暑旅游的实质是气候康养,涉及旅居、会展、研学等多产业。"
避暑旅居不仅是国内酒旅业的新亮点,也为全球应对高温天气提供了创新思路。
随着气候变化加剧,气候适应型旅游将成为未来的一种趋势。
近年来,避暑旅居正从小众选择升级为规模化产业。
业内人士分析,传统旅游模式下,游客消费集中在交通和景区门票等环节,本地收益有限。而旅居者通过长租住房、融入社区生活,能显著提升旅游目的地消费留存率。
不过,光有 " 凉快 " 不够,现在的游客,早已不是找个树荫下 " 乘乘凉 " 就心满意足的状态,不仅要凉快,更要玩得深、住得爽、体验够舒服。
" 酒店 + 周边游 " 的打包套餐能在三亚旅游产品中占很大比重,还是因为游客图省心,舒舒服服、一步到位把清凉体验拿下,不用自己费劲拼凑行程。
" 避暑 " 只是个引子, 东北老铁们真正掏腰包追求的,是在清凉的环境里,享受到高品质、有记忆点、甚至能发朋友圈炫耀的独特旅行体验。
凉快只是一个基础分,出行体验才是加分项,甚至是决定去不去的 " 必答题 "。
途家民宿数据显示,今年三亚七天以上长租订单同比增长三成,平均入住天数达到 12 天,比去年增长 2 天。甚至有用户从 7 月一直预订到冬季,真正实现避暑避寒一站搞定。
东北人 " 反向 " 避暑游三亚,不仅是消费者的个人选择,更是酒旅行业面对新市场环境和新消费需求的积极回应。
不过,市场竞争面前,没有哪个旅游城市是永远被无条件青睐的人间天堂。
同质化竞争严重,高星酒店千篇一律,中小酒店全靠低价,泛行业性创新不足,恶性竞争引发游客厌恶,三亚酒店市场仍处于复杂的发展态势。
东北老铁来的可能只要这一个夏天,只有持续提供那份宜居的舒适感,三亚才能真正成为东北老铁们的 " 第二故乡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