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 07-23
烧烤登讲堂!岳阳“烧烤学院”,能否避开 “芭比Q”结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岳阳开放大学与岳阳市烧烤协会联手共建全国首个 " 岳阳烧烤研究院 " 与 " 产业学院 " 的消息,最近在网上吵出很多热梗。有人觉得 " 街头烧烤登讲台 " 是噱头,也有人好奇:这串撒着孜然的 " 教育烤串 ",真能烤出产业的未来?

其实,街头小吃走进课堂早不是新鲜事。从重庆万州的烤鱼学院、潜江的小龙虾学院,到柳州的螺蛳粉产业学院,这些看似 " 接地气 " 的教育探索,藏着一个被忽略的真相:当小吃从街头摊走向大产业,标准化建设、品牌化运营、供应链管理这些 " 专业活 ",恰恰是绕不开的必修课。与其说 " 研究烧烤掉价 ",不如说这是产业进阶必须跨的坎。

2023 年淄博烧烤的 " 过山车 ",至今让人记忆犹新。彼时烧烤炉烤热了整座城,可热度一退,不少商家因供应链断裂改卖盒饭——这狠狠印证了一个道理:烟火气再旺,没有扎实的产业根基托底,终究是昙花一现。经济学家早说过,21 世纪的竞争,本质是供应链的博弈。对街头小吃而言,流量能带来一时爆火,职业教育能推动标准化,但真想立得住、走得远,必须早早把产业链的 " 地基 " 打牢。

潜江的小龙虾产业,早就把这个道理玩透了。当地的小龙虾学院,实验室直接连着虾塘,学生在课堂上研发的预制菜配方,转身就能送进龙头企业的无菌车间投产。这种 " 课堂接田埂,讲台连车间 " 的紧密联动,让教育成了产业的 " 催化剂 ",也让潜江小龙虾从地方小吃变成了年产值超 300 亿元的大产业。

再看岳阳,烧烤年产值已超 20 亿元,带动 5 万人就业,2000 多家门店遍布城乡。这次成立产业学院,计划 3 年培养 1000 名 " 烧烤新匠人 ",显然是想把 " 烟火气 " 变成 " 生产力 "。但要让这份蓝图落地,光有学院还不够:得搞清楚岳阳烧烤和北方烧烤的核心差异,把地域特色做成 " 独家标识 ";得让课堂里的配方、标准,能无缝对接田间地头的原料基地和终端门店的运营;更得把供应链拧成 " 铁链条 " ——毕竟,流量会像烟火一样散掉,只有产业链扎实,产业才能像常青树一样扎根。

如今,岳阳的烧烤学院已经搭起了架子。但它最终能走多远,不是看教室多漂亮,而是看原料供应链稳不稳、店铺运营规范不规范、地域特色亮不亮。当教育的根须真正扎进产业的土壤,课堂里的烟火气才能真正滋养出可持续的经济活力。

我们期待,当岳阳烧烤学院的第一批毕业生走出校门时,迎接他们的不只是滋滋作响的烤串,更是一条能托举产业走得更远的 " 黄金产业链 "。这不仅是岳阳的探索,更可能成为中国小吃产业化的新样本。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供应链 岳阳 小龙虾 潜江 产业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