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哥解读电商 昨天
斥资40亿,京东为什么要在香港买超市?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京东最近开启了买买买的模式。除了领投 AI,又计划在香港买超市。

7 月 21 日,消息称京东集团将斥资 40 亿港元收购 " 佳宝食品超级市场 "。消息称双方在 4 个月前就已经签约。报价已经包含了佳宝的零售网络和物业。佳宝的核心业务转移到新公司佳宝超级市场(香港)有限公司,由京东和创始人林晓毅共同持有,京东持股七成。京东暂时不会立刻接管佳宝,由创始人林晓毅代为管理 3 年。

京东官方回应称,爆料内容和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实际交易金额远没有这么大,具体信息要等到 8 月份正式对外公布。

无风不起浪,京东为什么要在香港买超市?京东这次购买佳宝,可能和当初购买永辉的逻辑完全不同。

被收购的香港 " 平价之光 ":

创始人林晓毅原本是广东潮州人,上世纪 80 年代初通过偷渡来到香港。草根出身的他依靠薄利杀出血路。

最早在林晓毅柴湾摆摊贩卖水果。1991 年他开始与友人合资经营冻肉生意,攒下了第一桶金。1997 年选择独立经营,正式创立 " 佳宝食品超级市场 ",寓意 " 街市内的一块宝 ",主营品类增加了粮油等品类。

为打破香港惠康、百佳两大巨头的垄断,他选择了 " 平民战略 "。砍中间商,80% 货品直采厂家,省去代理抽成。自建物流,从分货到上架全程自主。例如,一包台湾方便面进货价格 5.8 港元,佳宝仅售 10.9 港元,同行可能会卖到 14 元。

凭借着便宜的价格,佳宝在打工族和家庭主妇中疯狂圈粉,店铺数量也逐渐增加。2001 年门店数约 10 家。

生意爆火后,林晓毅开启了 " 神操作 ",疯狂购买地产,成为了香港的隐形铺王。2007 年起将利润狂扫商铺,部分门店自用,部分门店出租。

当时香港的房地产正在上涨,林晓毅买入房产一方面可能是为了防止现有的门店房租上涨,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为了投资,后续卖了赚差价。

近几年形势出现了大变化,香港地产黄金时代已过去。写字楼、商铺租金大幅下滑,很多原本香港富豪开始降价抛售房产。香港两大地产豪门暴雷,英皇国际债务违约,新世界多重自救终于获得融资。

重资产押注商铺的林晓毅也不例外,多次出售房产。

2021 年以 14.35 亿港元高价售出葵涌总部大楼,幸运的是账面盈利近 11 亿港元。也就是说和当年购买的价格相比,林晓毅赚了不少。但是出售总部大楼不是什么好信号,很可能是为了维持现金流。毕竟疫情期间实体受打击很严重。

就在曝出被京东收购消息前,今年 7 月,林晓毅又以 1700 万元售出一个佐敦住宅单位,持有约 12 年,这次直接损失 71.6 万元离场。佳宝实际经营情况不得而知。

针对林晓毅手中还有多少资产,有很多说法。

有港媒估算,至 2021 年,他名下商铺超 60 间,购入价格超 55 亿港元。另一种说法是,佳宝超市至少持有 20 到 30 间自有商铺,成本价约有 10 亿港元。

已知的是 2025 年佳宝超市有 90 间分店,其中新界 41 间、九龙 32 间、港岛 17 间,员工超 1000 人。香港商超零售业有惠康、百佳两大连锁品牌,合计市占率达七成。

从 " 过渡期 " 条款也能看出,京东这次收购非常谨慎,要等到林晓毅代管 3 年后,才确定下一步动作。

过渡期的条款主要目的是为了保值,避免被收购的公司出售资产、大额分红、转移核心团队等等,防止自己买到一个空壳子。同时被收购的公司要照常营业,保障现有的业务稳定运行。甚至会设立一些交割条件,满足后才会继续收购。

京东为什么要冒一定风险收购佳宝?

曲线救国

京东这次在香港收购佳宝,和当初在国内入股永辉的逻辑可能完全不同。

京东入股永辉是为了用线上流量升级改造实体。但是合作了十年,最后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京东正在清仓股份,割肉离场。京东的七鲜超市和永辉还变成了竞争对手。

在香港市场,京东或许正在借助佳宝的流量反哺线上。

不少电商巨头进入香港,都开始了线下的布局,京东不是第一个。京东收购佳宝可能是出于以下方面的考虑。

首先是借势引流。获得本地品牌的信任背书,收获客流和香港本地的运营经验。

香港是线下购物天堂,线上渗透率很低。纯照搬国内的打法,很可能烧钱也起不到同样的作用。电商们不得不曲线救国。

2025 年 1 月数据显示,香港零售业总销货价值中线上销售仅占 6.9%,远低于内地市场。线下实体是最直接、最主要接触消费者的渠道。

佳宝在香港算是家喻户晓的品牌,能获得相应的品牌背书。

京东能最快地切入高频地消费场景。冻肉等品类的客户群比较稳定,为后续京东的业务能起到引流的作用。先培养潜在的客户群体,从线下入手已经变成了共识。

淘宝就和香港的一站式家居维修平台 Papabo 达成合作,开设了 "PapaHome 淘宝家具实体店 "。首日的业绩有 600 万港元,3 个月客流超过 35 万人次。最近有消息称,即将开设第二家店。

抖音联合香港 BIG BUS 推出观光主题线路,通过线下文旅活动为线上直播引流。

也有消息称亚马逊将在香港开始售价线下店,寻找 5000 到 10000 平方英尺的铺位。

有永辉的合作前车之鉴,京东这次选择掌握话语权,持股将达到 70%。同时设置过渡期,避免后续没有拿到合适的成果。对于佳宝来说,京东的收购会带来现金流,这或许是佳宝现在需要的。

另一方面,在供应链与成本控制层面,佳宝的优势很明显。

佳宝拥有自建物流和分货体系,八成货品直接从厂家采购,成本控制能力突出。对于京东而言,这意味着可以借此整合香港本地生鲜供应链资源,并与内地仓储网络形成联动,大幅提升跨境配送效率。

此外,收购佳宝还能与京东此前的布局形成协同效应。早在   2017 年,京东就通过启承资本投资社区生鲜品牌 " 钱大妈 ",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目前钱大妈在香港拥有超 50 家门店,主打 " 不卖隔夜肉 " 的日清模式。而佳宝强于冻肉品类,二者在品类上形成互补,且可在供应链共享、仓储物流等方面深度协同,有效降低区域运营成本。

香港地产暴雷后,现在地产的价格比之前下降不少,当下算是一个入局的好时机。

京东迫切想要在香港找到新增量。在线上方面也开始和香港本地品牌合作,进一步本地化。

2025 年 4 月启动的 " 港澳商家招募计划 " 明确,截至 2026 年 3 月,香港本地商家入驻京东 APP 港澳站可免年费及佣金,并享受流量扶持和运营指导。目前,京东已与佳宝、日本城、联合出版集团、TCL 等本地品牌建立深度合作,推动商品与服务的本地化融合。

京东收购佳宝。这一动作背后,是京东深耕香港市场、打造本地化生态的长远野心。

参考资料:

1. 涌流商业:京东香港买超市

2. 港漂圈:网传京东 40 亿收购香港老牌超市佳宝!官方紧急回应!

如果觉得内容不错,请点击一下 " 在看 ",

或者,把它转发分享给需要的人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京东 新世界 香港 创始人 黄金时代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