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保 前天
太平洋健康险郭超:互联网健康险的信心与五大创新趋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当前,中国互联网健康险市场正处于调整与复苏的关键阶段,健康险保费从 2017 年的 4389 亿元增至 2023 年的 9035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10.9%。其中,互联网意健险虽因 2022 年 " 报行合一 " 政策导致增速骤降,但 2023-2024 年已恢复增长,规模达 836 亿元(2017-2023 年年均增长 7.6%)。

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健康险结构与传统认知存在差异:医疗险占比近七成,但疾病险(以重疾为主)增速(13%)反超医疗险(10%),财险公司短期重疾产品成为主要驱动力。

深度转型中的国内保险行业,互联网健康险依旧被寄予诸多期待,作为近年创新颇多的大险种,被视为保险业最具活力的市场之一。

那么,这一市场的未来前景如何?在第六届「今日保 · 保险中介峰会」上,太平洋健康险副总经理郭超分享了「互联网健康险的变革和趋势」的主题演讲,回溯过去几年互联网健康险发展的历史,并系统性的前瞻这一大市场的未来图景。

以下内容,根据郭超发言材料整理。

1

-Insurance Today-

透过市场扫描:规模增长与结构分化

看互联网健康险的信心,到底在哪儿?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数据显示,健康险保费收入从 2017 年的 4389 亿元增至 2023 年的 9035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 10.9%。

其中,根据五道口金融学院和元保联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健康险白皮书》,从 2017 年至 2023 年,互联网意健险保费规模从 502 亿元增加至 836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 7.6%,暂落后于健康险增速。

2022 年,互联网健康险增速陡然下降,原因在于 2022 年出台互联网新规,要求实行 " 报行合一 "。互联网是落实 " 报行合一 " 最前沿的渠道,随后推广到银保、中介。自 2022 年大幅下滑后,互联网健康险在 2023、2024 年恢复增长。希望大家对互联网健康险市场有信心,政策调整只是短期因素,在度过调整期后,市场依然会迎来增长。互联网销售模式未来潜力巨大,在整体的医疗支付体系下,互联网健康险的占比会越来越高。

另一方面,从 2022 年到 2023 年,互联网医疗险规模达到 569 亿元,增长 50 亿,增速达 10%。互联网疾病险,主要是重疾险,增长了 13%,规模达到 154 亿元,增长了 18 亿。

这些数据和大家对健康险市场结构的认知存在差异:目前整体健康险结构是以重疾险为主,医疗险的增速远高于重疾险,而《白皮书》的数据却显示,在互联网健康险中,医疗险占比虽大,但增速反而是疾病险高于医疗险。

其原因在于,互联网医疗险随互联网保险兴起而发展(如百万医疗险),其基础规模相对更大,不像重疾险的增长更依赖线下模式的累积。在疾病险 13% 的增速中,很大一部分来自财险公司的一年期业务增长。当前,重疾险新单连续下滑,也受到营销员队伍大幅缩减的影响。

数据来源: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融研究中心及元保《2024 年中国互联网保险消费者洞察报告》

相较之下,互联网产品性价比更高,因此在人身险公司互联网业务中,重疾险规模的下降幅度相对线下较缓。如今,网民基数规模已达 11 亿,90 后、00 后数字消费群体不断崛起,网购使用率超 89%;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群对互联网的接受度也在提升,银发族数字消费网购使用率达 70%,互联网医疗健康领域消费突出;互联网医疗用户已超 4 亿,主要聚焦 " 医疗、购药 ",互联网医疗的渗透也将影响保险行业,所以我对互联网健康险的发展充满信心。

2

互联网健康险五大发展趋势壹:

产品卷向普惠与细分

互联网本身竞争激烈,互联网保险产品作为载体,更是 " 卷中之卷 "。目前的互联网健康险主要包括医疗险、疾病险,失能保险和护理保险合计规模占比不足 1%,销售空间有待进一步探索。未来,失能险将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从重疾险来看,以往多为主打保终身的形态,但随着利率连续调整,杠杆效应明显下降,保费倒挂现象加剧。数据显示,互联网重疾险市场仍在增长,主要动力来自短期或定期重疾险的增长,而非终身型重疾险。

而短期或定期重疾险增长的原因在于:

第一,需求依然存在。尽管医疗险能够覆盖费用,人们对重疾保障的需求并未消失,但终身形态的产品难成未来趋势,失能险将作为失能补偿与医疗险协同发展。当下短期 / 定期 / 一年期重疾的增长,也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对失能险的信心。目前失能险市场参与者不多,太平洋健康险等继续看好这一赛道。

第二," 免健告 " 是今年兴起的热点趋势,预计未来热度不减。随着医疗卫生体制发展,解决优质院内医疗资源(即特需医疗)的需求始终存在。因此,失能险和特需医疗的结合可能是互联网健康险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3

互联网健康险五大发展趋势贰:

流量争夺战转向公域平台

互联网渠道的玩家包括保险公司主体和中介机构,但保险公司自营占比不高,主要仍依赖中介渠道。中介又可细分为:本身拥有庞大流量的平台(如腾讯、蚂蚁、京东),以及自主获取流量的平台(如水滴、元保),此外还有公司通过代理人线上展业获得流量。值得注意的是,私域流量近几年已趋于饱和,未来需拓展公域流量。

根据抖音巨量引擎和小红书的搜索数据,2024 年 " 保险 " 相关搜索趋势同比激增 798%,TOP5 搜索热词包括:保险、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金领取条件、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可见,消费者花费更多时间在社交平台上,倾向于在这些媒体上寻找保险信息,关于保险的内容分享、传播和搜索量都在小红书、抖音上大幅增长,众多玩家都在 " 卷 " 公域。

在抖音、快手、腾讯、小红书四大主流媒体上,保险业的广告投放规模持续攀升,过去四年抖音和小红书增长尤为迅猛。从各类产品的广告投入占比看,重疾险投放最多,其次是长期医疗险,门诊险及其他紧随其后。

4

互联网健康险五大发展趋势叁:

内容营销的达人化与 IP 化

互联网前端展示的内容至关重要。几年前,第一代内容形式更多是类似大字报的广告,较为简单粗放;随后出现了达人创作的素材和视频。这些达人通常在垂直领域(如宠物、生活、健康、美食等)拥有一定流量和信任度,通过人设演绎视频内容来介绍保险。随着内容持续升级,又发展出明星素材形式。

同时,线上代理人为了获客,也在不断 " 卷 " 内容。例如,太平洋健康险曾联合代理人开展线上宣传,素材形式包括自拍、访谈、Vlog、创意演绎等,他们善于提炼产品亮点。

获客最终要落地为成交。互联网传统的 ToC 成交链路较为顺畅,抖音支持直接线上成交;小红书或代理人视频号体系则主要通过笔记、短视频、文章、留资等引导用户完成投保。

5

互联网健康险五大发展趋势肆:

链路的智能化与自动化

除了保险业自身发力外,平台也在积极行动,实现 " 双向奔赴 "。去年,字节跳动推出平台提效工具 "UBMax 线索优必投 ",这是一种以商品库为核心的线索自动化投放方案,旨在稳定成本的基础上,更快、更多、更好地获取线索。

以往,保险公司做投放需预先圈定目标客户群体(根据年龄段和属性),再评估效果。现在,平台降低了对保司投放的要求,通过深度合作和基建打通(实现数据归因度量 + 投放增效 + 洞察能力优化),只需将承保后的数据回传,抖音的算法就能分析这类人群的画像,并通过对特定群体进行自动化投放大幅提升效率。小红书则主要通过人群包方式进行投放。

6

互联网健康险五大发展趋势伍:

AI 全流程赋能效率革命

当前,无论是平台提供的 AIGC 能力,还是商家自建能力,许多素材创作已有 AI 助力。太平洋健康险在推荐、核保和理赔环节均运用了 AI 技术。

例如,其 AI 推荐系统利用 "LightGBM" 模型进行优化,重点跟进在 H5 页面、核保链路、支付链路等环节流失的断点用户。传统观点认为客户停留页面越深,成交概率越大。但通过回溯历史数据并结合模型经验,发现应依据综合分值而非用户浏览页面顺序跟进,优化后效率显著提升。

AI 理赔的原理类似。传统理赔主要基于规则,而现阶段的 AI 理赔则是通过训练大模型来提升效率和精准度,不再局限于明细目录规则。该趋势同样非常显著。

根据《中国互联网保险发展报告 ( 2024 ) 》,整体互联网健康险超四分之三的保费来源于中介渠道;人身险公司的互联网保费中介贡献占比稳定在 90% 以上;财产险公司互联网保费的中介渠道贡献占比,则从 2022 年的 57% 大幅提升至 2023 年的 73%。总体而言,中介渠道凭借其在消费者触达与信息获取方面的优势,为用户提供了更便捷的产品对比及投保体验,现已成为互联网保险最主要渠道。

随着顶层设计对健康险的规划清晰落地,健康险会迎来新一轮高速增长。同时,得益于过去几年电商普及率的不断提升,互联网渠道仍有巨大发展空间。

因此,保险行业亟需提升互联网能力。无论是传统中介和线下代理人,还是依托互联网获客的各类生态,都应围绕产品创新、优化销售链路、打磨内容、AI 赋能等方面,将健康险发展为客户经营的有效工具,共同迎接发展机遇。

【今日保】已进驻以下媒体平台

和讯名家 | 金融界 | 东方财富 | 雪球 | 搜狐号

大鱼号 | 野马财经 | 网易号 | 知乎 | 一点资讯

抖音 | 微信视频 | 爱奇艺 | B 站 | 快手 | 西瓜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郭超 互联网 健康险 医疗险 重疾险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