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者留学 07-30
排名大起大落、4年扩招6倍、被嘲不如内地985,26fall的南洋理工会逆风翻盘还是继续被压制?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作为新加坡最强公立强校之一,南洋理工(NTU)似乎总被新国立(NUS)" 压一头 ":

四大排行榜上,新国立名次常年领先;录取难度上,新国立 " 捡漏 " 机会少得可怜,南洋理工却在 EE 等热门学院搞起了 " 跨越式扩招 "。口碑上,新国立成为 " 亚洲第一 " 的标杆,南洋理工却被调侃成了 " 水硕天花板 "。

随着 25fall 申请落幕,南洋理工的连年扩招已然坐实。好在 2026QS 排名很给力,一路攀升到第 12 位。但光鲜排名背后,有人不禁发问:南洋理工难道只能靠排名吸引人了吗?26fall 南洋理工能逆风翻盘吗,还是继续被压制?

不止是 30%!

EE 学院 4 年扩招了 6 倍

说到扩招传言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确实这几年 NTU 的研究生规模一直在稳步扩大。2024/25 学年,NTU 研究生总人数达 12,658 人,较上年增长 19.3%,其中授课型研究生扩招幅度高达 26.9%。

这其中,最受关注的变化肯定是 EE 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的 " 扩招大戏 " 啦!

从 23fall 到 24fall,EE 学院的扩招力度堪称 " 肉眼可见 ",学院整体招生人数从 1093 人跃升至 2355 人,一年间增幅就达到 115%。

几个主流专业几乎都实现了 " 翻倍增长 ":

信号处理与机器学习从 117 人增至 411 人;

电力工程从 153 人扩到 345 人;

通信工程从 237 人涨到 492 人;

电子学从 280 人增至 531 人;

计算机控制与自动化则从 306 人扩至 576 人。

如果把时间线拉长到 4 年前的 20fall,增长速度会更叫人惊讶,当时这五个项目加起来才 327 人,如今规模已是当年的 6 倍。

这波操作属实六,可谓是 " 艺高人胆大了 "。毕竟从核心实力来看,ee 学院是南洋理工的看家王牌,QS 学科排名常年稳居全球前四,只比麻省理工、斯坦福和加州伯克利稍逊一筹;通信工程、信号处理与机器学习这些细分领域,更是连续多年排在全球前十。

更关键的是,扩招并没有拉低师资水准。EE 学院所有带课老师至少是副教授及以上级别,带论文的导师更是清一色教授。而且不少授课老师都是行业大牛,比如通信方向新开的 5G 相关课程,就是由 IEEE Fellow(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亲自授课。

论文导师里的 IEEE Fellow 和 Senior Member 数量,比很多同层次学校多出不少(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查具体数据)。最难得的是,这些大佬不是 " 挂名指导 ",而是真的会亲自带学生做项目,不像有些国家的硕士项目,把学生交给外包导师带。

如此一来,谁还分得清还是 " 扩招 " 还是 " 发福利 " 呀!

毕竟对比内地 985,申研 NTU 的性价比显而易见,国内C9 的 EE 硕士录取率不足 5%,而 NTU EE 录取率高达 38.3%,完美为 985 中上游学生提供了 " 曲线超车 " 机会。

另一方面,这波扩招也不是单纯为了 " 凑人数 ",而是新加坡人才战略的需要。EE 专业在新加坡属于 " 短缺职业清单 " 上的成员,预计未来 3 年半导体行业要新增 1.2 万名工程师,扩招是 " 教育-产业 " 联动的结果。

就像招生官在宣讲里说的:" 扩招不是降低标准,而是让更多元的人才有机会进入顶尖工科体系。"

瑜亮之争中

NTU 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路

上面说到南洋理工 26QS 排名很给力,但其实 QS 综排也算 NTU 的一个槽点,前面几年被吐槽像坐 " 过山车 "。

22 年还在全球 12 位,23 年跌倒 19 位,24 年又跌到了 26 位,不禁为他捏了一把汗。好在 25 年回升到 15 位,今年再次前进到达了 12 位。

相较于综排的一波三折,NTU 的工科就稳太多了,材料科学、电气电子工程连续多年排在 QS 世界前四,和麻省理工、斯坦福这些顶尖院校能掰掰手腕。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化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系统等 10 个细分学科,也都进了全球前十。

所幸这种" 综合排名波动但学科顶尖 "的特点,与新国立的 " 六边形战士 " 定位形成差异化竞争。对于理工科学生而言,NTU 的专业资源和实验设备甚至更具吸引力。

NUS 强过 NTU

还真不一定

关于 NUS 和 NTU 的争论,可以说从来没停止过。 这两所常年稳居 QS 世界排名前 20 的亚洲双子星,同处新加坡,具备全英文授课的国际化特质,可谓是 " 瑜亮之争 "" 不分伯仲 "。

很多同学非常关心:NTU 会比 NUS 容易录吗?是也不是,我们可以从 25fall 的申录数据里找一找答案。

NTU 整体成功率高于 NUS

从 25fall 指南者平台的申录数据看," 新二所 " 整体申请成功率为 34.0%,和去年基本持平。细分来看,NUS 的申请成功率比 NTU 低约 10%,这和它的 " 冲刺属性 " 有关。

作为 QS 排名常年稳居全球前十的高校,很多学生把它当作 " 冲一冲 " 的目标,自然拉低了整体成功率。而 NTU 因扩招更明显,加上部分项目录取门槛相对宽松,成功率稍高。

对比近两个申请季 NTU 理工、商科、文社科的申请成功率。理工科虽然申请量大,但 2025 年成功率下降明显,24fall 理工科申请成功率为 40.3%,25fall 成功率仅为 32%,下降了 8 个百分点,主要与申请增幅超过招生增幅有直接关系。

另一方面,南洋理工商科专业申请成功率明显偏低,25fall 成功率仅为 24.8%,部分项目成功率不足 20%,能拿到录取的学生,大多集中在金工金数、科技创业与创新、供应链工程等商科交叉专业项目。

从 25fall 的数据上来看,经历了扩招和降 bar,因此整体申请难度相较于往年会降低不少,但大部分录取者还是聚集在 985/211 上,双非院校的录取机会较少,相对来说双非上岸 NTU 的概率会更高一些。

细化分析,NTU 发放的 offer 中本科背景位 985 的学生占比遥遥领先,超过了 50%。NTU 一直都是对于本科院校比较好的同学有格外的偏爱,可以择情放宽均分要求。卷翻天的商科项目中,名校偏好表现得十分明显,985 录取多,且以中上游为主;而211 院校则更明显集中于两财一贸。

而 NTU 的双非录取案例中,理工科录取的双非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科研实力较强的院校,如南方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另一类则为特定专业领域很有竞争力的院校,如上海海事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等。而文社科录取的双非同学,以其教育学院开设的项目居多,相对申请难度较低。

除此以外,NTU 还比较偏爱来自 " 国防七子 " 院校的学生,25fall 指南者学员中共计 68 枚 offer 来自 " 国防七子 ",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占比最高,共 32 枚。

GPA 方面,二者均呈现出以 80-90 分段为主要生源区间的特征,超九成的录取学生处于该分段,申请这两所院校,80-90 分段是竞争核心区间。

低分段上,NTU 低分段(含 75-、75-80)占比 8.9%,高于 NUS 的 6.6%,进一步验证了南洋理工对于低分段的包容性要高于新国立。

强势专业要求不低

但是,如果把目光回到大幅扩招的强势院校—— EE 学院,录取数据则明显呈现出 " 总量提升但质量分层 " 的特点。25fall 录取中,985/211 学生是绝对主流,占比 90.6%,相较于 NTU 和 NUS 的 985/211 本科整体占比 85%,高出 5 个百分点都不止。

且双非录取集中于高均分 + 强背景,双非学生需均分 88,且匹配科研 / 实习,我们看到这位来自哈尔滨理工大学的申请者,均分高达 92.2,录取 NTU 电力工程理学硕士,依赖了 1 段大厂相关实习 +4 段竞赛,实力和努力纷纷拉满。

不过呢,电力工程专业也出现过211 均分 79、985 均分 77 的 " 超低分案例 "。来自 211 院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 K 同学均分 79,在 25fall 成功录取计算机控制与自动化,这类低绩上岸案例在扩招前几乎是不可能的。

那些 " 超低分案例 " 更像是扩招带来的 " 彩蛋 ",给了部分院校背景突出但均分稍逊的学生机会,却绝非 " 水录 " 的证明。毕竟能在竞争激烈的申请中抓住这类机会,背后往往藏着对专业方向的精准匹配,或是某方面能力的特别突出。

EE 学院扩招带来了机遇,但我们也得认清强势专业的真实门槛,便于大家结合自身情况精准发力。

性价比高才是真的香

选择港新留学的群体,一方面关注的是离家近就业好,另一方面就是看重港新硕士的一年制和花费低。

虽然这几年香港和新加坡地区的学费一直有上涨趋势,一些商科项目学费涨到了四五十万的离谱程度,甚至个别工科项目的学费也要 30w+,让许多准留学生们直呼 " 学不起 "。

但相较于英澳动辄三四十万的学费,港新地区的低学费项目还是不少的。特别是新加坡地区,性价比还是有目共睹的,高学费主要是被商科或一些热门项目拉高的,而大部分项目的学费,会集中在 4w-6w 新币之间,换算成人民币也就 25-40 万的样子。

早些年南洋理工其实有一些学费 10 万的专业,现在涨价了一些但也没有非常贵。新加坡一年制生活费也不算特别高,花销三四十万很多家庭都能接受。

像 NTU 的通信工程一年学费在 31w 左右,应用经济学学费甚至更低,大概在 24w 左右。如果说想读商科低学费的项目,首选南洋理工的 MME,相比其他港三新二的商科项目,价格真的要友好许多,只要 23w 左右。

以当下的形势看,未来的肯定是性价比高、成本比较低的项目越来越抢手。目前市场经济下行,大家对于教育上的支出预算相对来说更要低一些,学历贬值的速度加快,如果在更快的时间里用更高的学历进入就业市场就成了要格外考虑的点。

在有限的预算里读到性价比最高的项目,只能说 NTU 这样的低学费项目含金量越来越高,肯定会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优选。

说完学费,再说大家最关心的就业!之前,新加坡发布了 2024 年毕业生就业调查。新国立的月薪中位数是 4600 新币,计算机科学专业毕业生的全职就业率为 87.8%,在各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南洋理工的月薪中位数是 4500 新元,但生物医学科学、艺术教育学和科学教育学的毕业生实现了 100% 的就业率。

虽说新国立商科校友网络广,排名高就业也更有底气,但南洋理工的工科毕业生可是横扫就业市场,在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起薪更有优势。

显然,两校已经不是 " 非此即彼 " 的关系了:想追求综合声誉选新国立,想在工科深耕选南洋理工,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

END

重点来了!26fall 南洋理工有两个大动作:首次推出提前批,7 月就开放了 8 月底会收官,而且是 " 受邀制 ",大概率瞄准合作院校学生或学术大牛。另外,上周刚官宣新增 7 大硕士项目后,立马开放了商学院正常批申请通道,抢人大战也算是正式打响了。

想冲 26fall 的同学,一定要重点关注 NTU 的申请动态了!当然,27fall 的同学们是该未雨绸缪了。保研、考研可以和留学申请准备同时进行,作为学业 " 双保险 "。26fall 就在眼前了战役即将打响,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嘛!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南洋理工 研究生 导师 机器学习 录取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