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 08-01
当阿里巴巴“戴上眼镜”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文 | 趣解商业,作者 | 张语格,编辑 | 趣解商业 TMT 组

要说今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人气最高的展台类型,AI 眼镜绝对排在前列。

" 趣解商业 " 了解到,今年 WAIC 大会中智能眼镜的展台数量也创下新高,共有 Rokid、Xreal、Halliday、李未可、阿里的夸克 AI 眼镜以及中国电信的天翼 AI 眼镜 6 家企业参展。

图源:微博

今年 6 月,小米发布 AI 眼镜给行业添了一把火;进入 7 月份,阿里也在 WAIC 大会首次推出了首款自研 AI 眼镜;与此同时,有业内人士透露,苹果的 AI 眼镜也已经处于研发阶段,很可能会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出。

随着百度、小米、阿里等互联网科技大厂入局," 百镜大战 " 的号角彻底吹响;与此同时,国内 AR 厂商也明显加快了 AI 眼镜的推新进度。

阿里下场," 百镜大战 " 再升级

在 WAIC 的阿里巴巴展台,夸克 AI 眼镜首次亮相便吸引了大批观众。夸克 AI 眼镜同时发布了带显示和不带显示的两个版本,据阿里透露,这款产品已完成研发,计划于年内发布。

夸克 AI 眼镜不仅是阿里整合 AI To C 业务以来的首个硬件终端,也意味着其 AI 战略首次以硬件形态正式落地。

夸克 AI 眼镜采用高通 ar1 旗舰设计芯片加低功耗的协处理器双芯设计,搭配安卓加 RTOS 双系统实现动态资源调度。

在产品形态上,夸克 AI 眼镜做了不少创新。

首先吸引眼球的是格外 " 粗壮 " 的眼镜腿。AI 眼镜的组件通常放置在镜框附近,佩戴感比较明显;阿里此次将部分组件放到了镜腿末端,两个版本整机重量都控制在 50g 以内,设备重心控制在眼镜几何中心的位置,镜腿、镜框配重比 1 : 1,实现了佩戴平衡。

图源:阿里巴巴

此外,这款眼镜的充电设计,也让人眼前一亮。

AI 眼镜主流的充电方式是在镜腿安置 USB 接口,或是将眼镜放入眼镜盒内充电。阿里的这款眼镜,两条镜腿都有电池,同时可以电池热插拔,放进换电仓充电;这也一定程度上能缓解用户的续航焦虑。

从发布会强调的功能来看,阿里在摄像上引入暗光增强模式,在暗处的拍摄能力很可能比行业平均水准有不小提升;此外,眼镜接入通义千问,AI 助手的多轮对话能力和音色也值得期待。

图源:夸克公众号

不过整个产品最受关注的,还是对阿里全生态的调用,这款 AI 眼镜高度融合了阿里巴巴生态系统

AI 眼镜之所以备受瞩目,是因为它语音、视觉交互的便携性被视作下一代交互场景的入口,然而如今很多智能眼镜还无法做到与手机应用互联互通。而夸克 AI 眼镜接入了阿里的全家桶,支持眼镜扫码支付、淘宝购物、飞猪行程提醒,以及高德导航等功能。

除了生态构建,据阿里巴巴智能信息事业群终端业务负责人宋刚介绍,夸克 AI 眼镜还实现了传统眼镜行业的技术、渠道、服务以及 C2M 定制能力的整合," 未来我们还将持续探索 AI 眼镜在教育、健康、办公等更多场景的深度应用。"

此前,小米、华为、百度发布的 AI 眼镜都以音频、拍照和实时翻译功能为卖点,价格也相对亲民。小米的 AI 眼镜发布后,Rokid 创始人祝铭明曾公开表示,彼此并未在同一个赛道," 产品不大一样,其实没太大竞争,要和小米学习。"

而此次夸克 AI 眼镜的发布,意味着互联网科技大厂正式开始和 AR 眼镜厂商们抢夺市场。

AR 眼镜厂商们在此次 WAIC 也纷纷拿出了重磅新品。Rokid 带着最新的 Rokid Glasses 亮相,全程丝滑下单咖啡的操作让很多人印象深刻;据悉,下半年,Rokid Glasses 也将和高德地图、支付宝合作。

最早将 AR 眼镜接入 AI 助理的李未可,一直坚持 " 不做 40 克以上 AI 眼镜 ",此次在 WAIC 上展出了 3 款新品,其中 City Air 无框版仅重 23 克,续航 14 小时,单价 999 元起。

图源:小红书截图

另外,最近在海外备受瞩目的新品牌 Halliday 也在 WAIC 亮相。Halliday 的眼镜不仅机身极轻(28.5 克),续航和显示能力也十分出色。据介绍,Halliday 眼镜的光线直接投射到视网膜角落,外观几乎做到与普通眼镜无异,即使用户在使用显示功能时外部也没有任何痕迹,真正实现了 " 隐形显示 "。

AI vs AR,智能眼镜仍未走入 " 下半场 "?

根据 IDC 数据显示,预计到 2025 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将达到 1205 万台,同比增长 18.3%。这一数字虽然不及手机、耳机、手表等传统终端,但在可穿戴设备整体趋于饱和的背景下,已经显现出 " 边缘品类向主流靠拢 " 的势头。

尤其是上半年小米的 AI 眼镜发售后,一度大幅抬高了行业出货量。然而," 趣解商业 " 注意到,即使爆卖如小米,也有不少用户购买后表示 " 眼镜并不如预期中好用 "。

有网友直言,小米 AI 眼镜日常办公听歌的时候也不影响和同事交流,拍照也比较及时,但是佩戴感比较差," 夹头的感觉非常明显,戴了一段时间仍然无法适应。"" 打电话也不支持语音拨号,最后还是当个蓝牙耳机用。"

英诺天使基金创始人王晟曾提到,AR 眼镜是智能眼镜的最终生态。"AR 眼镜和 AI 眼镜会共同存在一段时间,但布局 AI 眼镜的厂商未来也肯定会在视觉上做加法,增加显示功能,这一点在去年下半年就已经成为行业共识。"

然而,受限于产品的外观、体验以及不太亲民的价格,AR 眼镜的市场认知仍有待提升。有科技博主认为,智能眼镜仍然未从 " 极客玩具 " 走向大众消费品。

智能眼镜市场的火被 Meta 与 Ray-Ban 合作的眼镜产品点燃,然而能在销量上真正比肩的却很少。据 Wellsenn XR 统计,2025 年第一季度,全球 AI 智能眼镜销量达 60 万台,同比增长 216%;其中,Ray-Ban Meta 智能眼镜实现销量 52.5 万台,占据将近 90% 的份额。

由于暂时没有出现使用体验明显领先的产品,有投资者认为,大厂下场后行业会进入洗牌期,淘汰掉一些资金和技术都不具优势的创业公司;同时也有从业者提到,智能眼镜的产品周期长,供应链也相对不成熟,互联网公司没有硬件基因,下场不一定能迅速垄断市场。

XREAL 创始人徐驰最近表达了类似的观点:AR 这个新兴行业,供应链远未成熟,不存在一个‘万能货架’,所谓的百镜大战,下半场远未到来。徐驰认为,什么时候雷军亲自下场说把 70%、80% 的时间投入到眼镜上的时候,才是行业真正百镜大战的时候," 我们也希望现在大家先一起把 iPhone 时刻——上半场标志性的时刻做出来。"

尽管不少 AR 眼镜厂商纷纷拥抱 AI,但 XREAL 目前仍专注在 AR 领域,打磨光学组件和方案。" 不够智能 " 是 XREAL 暂时不碰 AI 的主要原因,与其迅速接入大模型,徐驰认为应该更加关注芯片、光学、算法等核心技术,推动行业的技术变革。

不够智能好用的确是 AI 眼镜尚未打开更大市场的原因。无论是大厂还是创业公司,突破技术和体验的瓶颈,例如一直困扰行业的不可能三角、自然交互的精准度不足等,才是接下来智能眼镜的关键课题。

" 趣解商业 " 注意到,很多公司都在通过研发和功能调整,保证续航、性能和重量的综合提升。例如," 亮亮视野 " 的 "Leion Hey2" 款 AR 眼镜,通过砍掉非翻译功能、自研低功耗操作系统等,整机续航达到了 96 小时;小米和阿里正在通过 " 双芯片 " 方案,将处理器分为两个,尽可能平衡性能与功耗。

" 百镜大战 " 虽已打响,但智能眼镜的 " 混战 " 仍未排出座次。或许就像徐驰所言,智能眼镜的创新、渗透还远不到下半场的水平;但随着各家产品在今年将迎来集中爆发,AI 眼镜的 "iPhone 时刻 ",或许也已经不远了。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阿里 阿里巴巴 智能眼镜 小米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