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云网 08-04
打造“产业共同体”,小牛拉开高端电自变革新序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来源:猎云精选;文 / 邵延港

新消费时代,高端电动自行车应该是什么样?新一轮的 " 定义权 " 争夺战已经打响。

7 月 17 日,小牛电动推出小牛 FXT Ultra 2025 与小牛 NXT Ultra 2025 双旗舰,这两款新品号称 " 双绝大师 "。上线后," 双绝大师 " 迅速包揽抖音、天猫、京东、快手等平台电动车行业单品交易榜冠亚军,首发 5 小时内,全渠道销售额突破 2.28 亿元,新品销量超 2.06 万台。

值得注意的是,亮眼首秀的背后,除了新产品 " 性能派 " 的硬核参数,小牛电动格外强调了一种新的供应链关系。

此次,小牛电动将新能安与赛福制动从幕后推向台前,其中新能安是汽车动力电池龙头厂商宁德时代的控股公司,其主要专注中型电池领域业务,赛福制动则是国产 ABS 系统龙头厂商。据悉,背后供应链体系中还有数十家隐形冠军企业。

小牛此举不只是将汽车级供应链引入电动自行车行业,更是与供应商之间突破了传统的 " 甲方乙方 ",让技术与市场合作,打破 " 技术单边主义 ",让产品更契合需求。

按双绝大师的销售数据来看,小牛新推出的两款新品的平均售价过万,新的供应链思维贡献了产品价值增量,这也为中国高端电自市场发展方向打开了新的思路。小牛联手战略合作伙伴重新锚定高端电动自行车价值体系,重新定义高端电自市场的游戏规则,打造小牛在新竞争格局中的稳固 " 护城河 "。

联合供应商龙头做研发,打破 " 技术单边主义 "

随着政策、市场和技术的几轮更迭,高端电动自行车市场的竞争已经进入新态势。如今,小牛电动正在开启一场由 " 产业共同体 " 驱动的变革。

在小牛这里,电动自行车厂商与供应链之间,已经不是传统的采购与供应的关系,小牛采取的措施是与供应链深度绑定。

在硬件配置中,小牛电动 " 双绝大师 " 在电机、电池、传感器、材料以及制动系统等方面都堪称怪兽级配置。而其中作为核心构件的电池,却是小牛与供应商合作伙伴新安能合作完成。

在小牛双绝大师发布会上,新能安微型车事业部总裁林晓静称,双方研发团队通过整车系统思维融合锂电技术与骑行场景洞察,直击动力不足、续航焦虑及安全隐忧三大核心痛点。

小牛与新能安共创的这块超增压真续航锂电池,独家首创对电子涡轮增压技术突破性地融合高电流输出、30% 能量密度提升与 -20 ℃极寒放电容量保持率超 95% 的 " 不可能三角 ",让全新 NXT Ultra 大师版实现 105km 真实续航与 1.92 秒的 0-25km/h 狂暴加速。

据了解,当用户拧动电门瞬间,通过独家电子涡轮增压技术,车辆可以释放 1.5 倍峰值放电,瞬时峰值放电电流高达 70A。面对 20 度的陡坡,即使载着重物也能轻松上去,彻底终结城市通勤中的爬坡困境。据新能安微型车事业部产品总监介绍:" 我们雪豹电池通过 200 多项真实场景测试,确保澎湃动力的安全基石。"

澎湃动力之外,这块电池已经达到真百公里续航的标准。通过技术革新,紧凑的电池仓可容纳 48V30Ah 高容量,优化了整车重量,并且可以实现 -15 ℃低温稳定充电及 -20 ℃环境 95% 以上放电保持率,彻底打破冬季续航衰减魔咒。

当然,这场争夺高端电自 " 定义权 " 的战争中,小牛电动的供应链 " 军火库 " 不是只有新能安一家。

供应链强化的意义不只是为了堆砌配置,背后也是小牛电动在高端电自市场的突围路径。当雅迪、九号还在为‘续航虚标’焦头烂额时,小牛电动却能让用户为‘动力过剩’买单,这背后是一场供应链的 " 技术恐怖平衡 "。

" 汽车级 " 供应链下沉,剑指高端电自新赛场

自诞生时起,小牛电动一直以 " 新势力 " 的身份活跃在中国电动自行车市场。过去,小牛电动以 " 智能锂电 " 搅局中国电自市场。如今,性能,是小牛电动稳固高端市场的新标签。

" 性能 ",面对的是高端电自市场 Z 世代对年轻、颠覆、个性化的出行需求。

2024 年,小牛 NXT 大师版以 " 京 A 平替 " 之姿引爆市场,拿下全国高端电自销量第一。今年,全新 NXT Ultra 大师版以 77% 核心零部件重新开发优化,朝着 " 高性能电自真王 " 的进化。全新 FXT Ultra 大师版则是用机甲美学的外观和硬核性能架构,回应 Z 世代的出行渴望。

在回应 " 性能 " 体验的主动安全体系中,小牛电动通过汽车级毫米波雷达与赛福双通道 ABS 协同,可以实现毫秒级柔和稳定的 ABS 制动。

而更重要的是,小牛电动正在用 " 汽车级 " 供应链降维打击电动两轮车市场,这是小牛电动时隔十年,再一次搅局电动两轮车市场。

以两轮车 ABS 为例,2024 年,国际巨头博世在国内两轮电动车 ABS 系统领域的市场份额约为 39%,主要配套高端产品。近年来,国产 ABS 厂商正试图打破巨头们用专利壁垒构建的护城河。

小牛电动与赛福制动联合开发的阀式双通道 ABS 系统,将刹车摆动幅度降低 60%,让 ABS 不再是 " 简单的防抱死 ",而是 " 能根据路况智能调节力度 " 的主动安全系统。

在当前的电动两轮车市场,汽车级的电池和制动系统的配置率都处在极低的水平。从能源系统、制动系统,电池、毫米波雷达、双通道 ABS 等汽车技术下放,小牛电动又一次延续了作为行业新势力的颠覆作用。

用产业共同体,重新定义高端电自

用汽车供应链 " 降维打击 " 两轮车,是行业标准话语权的争夺,也是中国高端电自市场竞争方向的探索。

当新能安的能源科技、赛福制动的安全智慧与小牛电动的创新基因深度融合,一个全新的产业范式已然形成——这不仅打破了传统供应链边界,更构建起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价值生态。

这场变革的深层意义在于:小牛电动通过整合中国顶尖技术力量,向世界展示了从 " 中国制造 " 到 " 中国创造 " 的跃迁路径。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是简单的产品迭代,而是对整个电动出行产业的价值重塑。

区别于传统的供应链关系,小牛的 " 深度绑定 " 战略背后是新能安、赛福,以及数十家隐形冠军,共同构成小牛的 " 非典型 " 供应链联盟。在这种的供应链体系中,每一家供应商都是小牛的生态伙伴,更有利于打破技术单边主义短板。

正如小牛电动与新能安的合作,在提高行业标准的同时,通过 " 车电同寿 " 设计匹配 5 年长效使用周期,也变相锁定用户 5 年换车周期。

十年前,小牛推动了锂电在电动自行车领域的渗透,如今,小牛也将推动汽车级供应链的下放。未来一段时间,小牛供应链模式或许会引发同行 " 技术军备竞赛 "。ABS 系统的应用,同样会推动行业普及,ABS 市场也将不会 " 太平 "。

当供应链技术外溢,行业或将进入新一轮的竞争和 " 价格内卷 ",小牛如何维持壁垒,避免陷入同质化竞争?

性能,是小牛电动在市场竞争中要突出的差异化,通过技术壁垒、品牌溢价和生态协同的三重护城河,小牛电动正在重新定义高端电自市场的游戏规则——不是争夺份额,而是创造属于自己的高端增量市场。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小牛 供应链 电动自行车 小牛电动 供应商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