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黔东南 08-08
“上天入地”玩出新花样!《新华每日电讯》关注贵州避暑旅游释放暑期消费新活力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8 月 8 日,《新华每日电讯》刊发文章《" 上天入地 " 玩出新花样,贵州避暑旅游释放暑期消费新活力》,聚焦今年夏季贵州正以 " 水陆空 " 立体式玩法重新定义避暑体验。具体报道如下:

今年夏季,素有 " 山地公园省 " 之称的贵州避暑旅游正以 " 年轻逆袭者 " 的姿态破圈。

在漂流的湍急浪花中尖叫冲刺,让清凉水汽浸透每一寸皮肤;在猴耳天坑体验 " 超级大秋千 ",任失重的刺激穿透每一根神经;在牂牁江的滑翔伞基地,驭风翱翔俯瞰峰林画卷,让自由心境拥抱每一片云端 …… 贵州正以 " 水陆空 " 立体式玩法重新定义避暑体验。

纵身一跃,秋千秒变 " 天坑弹射器 "

" 来了就能出人生大片,包火!" 这是短视频平台上,旅游博主对贵州一个 " 网红 " 景区的评价。

贵阳市开阳县的 " 猴耳天坑 " 是一处典型的喀斯特塌陷型天坑,因其形状酷似猴耳而得名。坑口直径约 300 米,垂直深度达 280 米。如今这里已成为一处极限酷玩公园,其最著名的项目 " 超级大秋千 " 是全球首个架设在天坑内部的极限秋千项目,垂直落差达 92 米,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 " 打卡 "。

" 我们凌晨放票,有人说,抢票抢得都失眠了!" 贵阳猴耳极限酷玩公园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灿华说,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景区每日承载量有限,从去年开始一直实行预约制。

跟随工作人员沿山路行走,记者看到,天坑峭壁上藤蔓垂落,流水蜿蜒,中间空余的部分被一根根绳索分割,就像架在天坑中的一张蜘蛛网。

而在一侧的跳台区,被两根缆绳牵引着的游客,依次纵身一跃,坠入天坑底部。身旁的穿越机如影随形,再加上手机以及 Insta360 相机,从正面、背面等多角度记录下这惊心动魄的瞬间。

刺激的失重感,强烈的视觉冲击,当游客获取视频素材,剪辑发布在新媒体平台后,特别 " 吸睛 "。在抖音上,猴耳天坑的相关话题播放量超 20 亿,有些视频的点赞量超 300 万。

" 好久不见,那个勇敢又热烈的自己!"" 青春没有售价,天坑一跃而下 "…… 这是游客突破自我、挑战自我后的感慨,一些网友留言:" 想去的心达到了顶峰。"

" 真的太刺激了,感觉自己像飞起来一样!" 来自成都的游客周沐宁感慨," 这次专门来‘打卡’,这种体验太难忘了。"

" 游客中‘ 00 后’占比最高。我们迎合了现在的拍摄、审美,满足了他们展现自我的需求。" 吴灿华说,以前是为一间房、为一个景,现在是为一种体验去一个地方。

以游客体验为中心,猴耳天坑景区也在不断丰富完善业态。除了 " 超级大秋千 ",还有飞拉达攀岩、洞穴探险等项目供选择。

从观光到体验已是旅游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开阳县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尚法均介绍:"2018 年‘超级大秋千’爆火后,丰富了游客山地户外运动体验,促进了旅游产业化高质量发展。" 尚法均说,统计显示,今年 1 至 6 月,猴耳天坑景区接待人次达 10.7 万人次,累计销售额近 6800 万元。

△ 8 月 7 日,游客在黔南州贵定县洛北河漂流景区体验漂流乐趣。石银超 摄

踏浪而行,皮筏艇化身 " 水上过山车 "

想体验 " 人在前面飞,魂在后面追 "?来贵州漂流就对了!

时隔 20 多年再次开放,素有 " 黔中第一漂 " 之称的洛北河漂流又火了!

来到贵州省贵定县洛北河体育公园,蓝天白云下,游客穿上救生衣,戴上安全帽,拿上船桨登船,便可在绿水青山间开启一场夏日冒险。

贵州地处中国西南腹地,以其壮丽的喀斯特地貌、密集的水系网络和险峻的峡谷成为中国顶级漂流目的地之一。

贵州贵定县的洛北河,被网友誉为贵州版 " 通天河 ",体现了喀斯特峡谷与动态水文的完美结合。十余公里的漂流之旅,让游客在 " 地球裂缝 " 里尽享山水之乐。

负责漂流运营的贵州山水清晖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润铖介绍,洛北河河道较宽,漂流起点到终点落差约 88 米,全程有 7 处大的险滩,最高落差达 8 米,适合开展漂流。

随着船行至险滩,湍急的河水裹挟着船身俯冲而下,雪白的浪花瞬间溅满船舱。尖叫声、水浪声交织在一起,山谷间别提多热闹了。

为保障游客安全,公司在河道两岸布置有 66 名安全员,还配备有 4 艘充气式救援艇,遇到突发状况时快速响应。相关安全员均已接受急流、洪水救援相关培训,并分布在 7 处大的险滩沿线。

时值酷暑,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停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汽车。黄润铖说,今年洛北河 6 月 20 日开漂以来,共接待游客约 3.5 万人次,同比增长近 10 倍。

记者在现场看到,下午 4 点,游客仍络绎不绝,网友热议:"《西游记》里的画面照进了现实。"

" 玩法越多,体验感越好。" 黄润铖说,自 2023 年以来,景区以漂流为支点,拓展多元户外玩法与体验,开发了水上秋千、深水跳台、电动桨板、水上大闯关等新项目。

六盘水市的 "90 后 " 小伙熊鹏和妻子从 6 月下旬开始在漂流起漂点摆摊,卖当地特色小吃和防水袋、防晒帽等用具。他说,暑期只要天气晴好,游客络绎不绝,周末一天的销售额达三四千元。

贵定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马云说,从单一漂流项目到 " 漂流 + 民俗 "" 漂流 + 研学 " 的复合体验,当地通过不断提升旅游品质,让游客每一次 " 逐浪之旅 " 都成为难忘的旅行记忆。

△牂牁江风景区。图源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官方网站

御风盘旋,坐袋成为 " 空中观景台 "

已过正午,在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牂牁镇的牂牁江景区内,一夜大雨过后碧空如洗,老王山云雾缭绕。向下俯瞰,牂牁江上数艘游艇不时驶过江面。

" 很好,现在我们再做一次刹车,非常好。" 工作人员孙韬握着对讲机,仰头目不转睛地观察空中学员的状况。片刻,学员在空中颠簸后副伞打开,随后飘落在江面,救援船迅速前往。

在外人看来惊险的一幕正是这里飞行训练的日常——滑翔伞 SIV 训练。通过对意外状况的模拟能够帮助学员应对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意外,是滑翔伞课程体系中的进阶内容。

" 牂牁江在国内的伞友圈里是有名的 SIV 训练场地。我想学习 SIV 科目,伞友第一个推荐的都是牂牁江。" 来自山东东营的马永亮是一名高中老师,刚刚带完高三毕业班,趁着假期实现了他已筹划两年的滑翔伞学习计划。

" 这里飞行场地落差大,有 700 米左右,一年的可飞天数能达到 300 天左右,风景优美,江水清澈,对高阶滑翔伞学员很有吸引力,也有很多伞友来这里旅飞。" 孙韬说。

" 来这里体验双人飞行的游客中,年轻人占了一半以上,尤其是近两年 25 岁以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大都是朋友相约或者以家庭为单位亲子出游。" 孙韬说,"2024 年,老王山旅游爆火之后,更多来爬山的游客知道了牂牁江的滑翔伞项目并前来体验。"

" 我对这里的第一印象是美丽,风景令人惊叹。其次,这里安全保障措施很好,教练也很棒。" 来自巴西的滑翔伞学员西尔维奥接触这项低空运动已超 10 年,目前定居广东东莞,他这次来到牂牁江进行为期一周的 SIV 科目训练。

△牂牁江畔风光旖旎。

近年来,六枝特区大力推动文体旅深度融合,滑翔伞、皮划艇、攀岩以及山地越野等多种山地户外运动在牂牁镇蓬勃发展。自 2013 年起,牂牁镇举办了多届 " 翱翔贵州 " 牂牁江国际滑翔伞邀请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以及土耳其、英国、瑞士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来此角逐。

" 滑翔伞在旺季时尤为火爆,需提前一周预约,过夜游客也逐年增多。近些年来,体育赛事让牂牁江景区拥有更多知名度,旅游业态欣欣向荣。" 牂牁江风景名胜区运营负责人尚超说。

" 上天入地 " 玩出新花样,贵州暑期消费新场景活力四射。2025 年 1 至 6 月,贵州旅游接待总人次同比增长 8.2%,旅游总花费同比增长 10.6%。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编辑 段筠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贵州 酷玩 抖音 好久不见 成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