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刘银平
编辑 | 付影
来源 | 独角金融
3 年前西部证券(002673.SZ)因 " 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 " 对北京华业资本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华业资本 ")提起诉讼,索赔债券投资本息共 4018.2 万元,后被北京金融法院驳回。华业资本 " 庞氏骗局 " 相关人员已被判刑,近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撤销了此前的民事判决,案件发回北京金融法院重审。
当债券违约、被告华业资本已破产清算、高管获刑、实控人卷款跑路等一系列戏码接连上演,西部证券胜诉的概率有多高,又能够追回多少资金?
1
3000 万元债券投资的来龙去脉
华业资本是一家从事房地产开发和医疗投资的公司,在北京核心地段持有优质商业物业,2000 年 6 月于上交所上市,市值曾一度突破 300 亿元。
西部证券与华业资本的纠纷还要追溯到 8 年前。
根据裁判文书网披露的案件信息,2017 年 10 月,华业资本发布了 2017 年第一期短期融资债券 "17 华业资本 CP001"(以下简称 "17 华业债 "),发行总额 5 亿元,起息日为 2017 年 10 月 13 日,本金兑付日为 2018 年 10 月 13 日,债券期限 1 年,到期收益率 7.2%。
2017 年 10 月 16 日,西部证券购买了 3000 万元上述债券,一年后债券到期,华业资本未按照约定兑付资金,发生实质违约。
华业资本之所以不能兑付债券,根本原因是其高达 101.89 亿元资金被股东以购买虚假的三甲医院应收账款的名义套取,导致实际为负资产状态。
这里面就要牵扯到华业资本股东及高层布下的百亿庞氏骗局。2014 年,不满于房地产业务现状的华业资本试图寻求业务转型,搭上了重庆恒韵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恒韵医药 "),开启了资本运作之路。
恒韵医药的实际控制人李仕林提出,将其与三家部队医院的债权,或从医院小供应商处购买的债权,折扣转让给华业资本,华业资本与恒韵医药开展了大量债权投资业务,累计投资规模高达 165.96 亿元,实际上这些三甲医院应收账款均为虚构的债权。
2014-2018 年间,三甲医院应收账款债权项下收回的资金全部由恒韵药支付,实质是华业资本不断向恒韵医药提供融资、恒韵医药以其从华业资本获取的后续融资偿还存续融资的庞氏骗局。
2018 年 7 月,恒韵医药已开始无力偿还融资,且当事医院否认了应收账款债权的真实性。同年 9 月,华业资本公告,高达 101.89 亿元规模的应收账款可能无法收回,背后交易对手方涉嫌伪造印章,虚构交易。
图源:罐头图库
东窗事发之后,华业资本股价暴跌,2019 年 11 月因连续 20 个交易日股价低于 1 元触发退市,2020 年 2 月 5 日被上交所终止上市。
2022 年 7 月,西部证券针对债券违约事件向法院提起诉讼,认为 17 华业债发行时华业资本已深陷虚假应收账款投资的庞氏骗局,不具备发债融资的条件,案涉债券的发行是通过虚假包装财务报表进行的欺诈发行。17 华业债的募集说明书、评级报告、华业资本定期报告及其他信息披露文件,掩盖了华业资本资产负债表上因所谓三甲医院应收账款投资而产生的巨大风险和巨额亏空,严重误导投资者,是造成原告投资损失的根本原因。
西部证券的诉求是,华业资本作为 17 华业债的发行人应对原告损失承担赔偿责任,赔偿西部证券投资 "17 华业债 " 的损失本金 3000 万元,及按照 7.2% 年利率计算的利息(暂计至 2022 年 6 月 30 日为 1018.2 万元),本金及利息损失合计 4018.2 万元,民生银行作为主承销商、大华作为审计机构、东方金诚作为评级机构,三家中介机构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同时由被告承担律师费、诉讼费。
然而,一审以西部证券 " 败诉 " 告终。北京金融法院认为,华业资本的公司高管涉嫌收受巨额贿赂,并隐瞒恒韵医药应收账款造假,西部证券主张的华业资本 " 虚假陈述 " 行为涉嫌刑事犯罪,刑事案件尚在审理过程中,本案不宜直接作出处理,故对西部证券的起诉予以驳回。
也就是说,并非真正意义上的 " 败诉 ",而是案件太复杂,已经涉及刑事案件了,不能单纯作为民事诉讼案件来判罚。
2
超四千万本息损失能挽回多少?
8 月 4 日,华业资本发布公告,收到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的《民事裁定书》,因原审法院对相关事实未予查明,撤销此前的民事判决,将案件发回北京金融法院重审,西部证券预交的二审案件受理费 24.37 万元予以退回。
而在此之前,华业资本相关人员的刑事案件已于 2023 年判决。2025 年 6 月 9 日,最高法披露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典型刑事案例,第一个就是华业资本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
华业资本总经理、董事燕飞,董事孙涛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二人共同收取 " 业务提成 " 共计 5.6 亿余元。最终燕飞被判有期徒刑 14 年 10 个月,没收财产 1 亿元,孙涛被判有期徒刑 15 年,没收财产 1 亿元,二人犯罪所得 5.6 亿余元及孳息予以追缴。
恒韵医药的实际控制人李仕林,涉合同诈骗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单位行贿罪、挪用资金罪等,合并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2024 年元旦前,重庆司法拍卖了李仕林名下的 12 辆豪车,总成交价 854 万元。
但案件中还有一个重要人物——华业资本实控人周文焕逍遥法外,在华业资本踩雷之前就已逃往海外,被有关部门要求回来配合调查,得到的回复是:周文焕先生病情不稳定,故无法亲自回国。虽然周文焕名下房产被拍卖 1.08 亿元,但早已套现数十亿。
民营企业内外勾结的贪腐大案基本画上句号,但华业资本还剩下一堆烂摊子尚未解决。自 2019 年向法院申请与债权人破产和解以来,大量债权人的资金仍未讨回。向华业资本起诉讨债的不止西部证券一家,此前长安信托也因为购买的华业资本 6737 万元债券发生违约,而对华业资本及中介机构提起诉讼。
在债券违约之后,西部证券于 2018 年对该笔 3000 万元债券投资计提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为 92.47%,2019 年计提比例提升到 100%,直到 2024 年该笔坏账准备仍然躺在西部证券的报表之中。
来源:西部证券 2018 年年报
北京周泰律师事务所王通律师认为,西部证券是否能获得赔偿仍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其在投资行为发生时,是否明知华业资本相关虚假陈述事项,其投资损失是否与华业资本的虚假陈述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以及其向法院主张的损失赔偿金额是否属于法律规定的范围。从华业资本的公告来看,其目前存在许多诉讼案件,部分案件已经进入执行阶段,西部证券是否最终能获得赔偿,需要看华业资本的具体资产情况,目前似乎不太乐观。
如华业资本发生资不抵债的情况,民生银行、大华作为、东方金诚这三家中介机构是否会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王通表示,证券服务机构是否需要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需要判断其是否尽到了勤勉尽责的义务,比如在其负责的服务范围内是否进行了审慎核查。其应当承担的连带责任比例也必须根据其实际过错情况来认定。
例如在投资者起诉请求判令中安科公司、中安消公司、招商证券、瑞华事务所、华商律师事务所连带赔偿投资差额等经济损失的案件中,上海金融法院认为中安科的财务顾问招商证券、审计单位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在具体负责的项目中未充分尽到勤勉尽责义务,结合其各自的过错情况,酌定招商证券在 25% 的范围内对中安科公司的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酌定瑞华事务所在 15% 的范围内对中安科公司的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而针对法律顾问单位华商律师事务所,法院结合事实情况认为其已经勤勉尽责,无需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3
投资收益挑起大梁
3000 万元的本金损失,占到西部证券 2018 年净利润的 15% 左右。当年净利润大幅下跌 73.25%,主要因为营业收入的下降及计提金融资产减值准备较多所致。
2015-2018 年期间,西部证券债券投资持续增长,应收债券利息分别为 1.92 亿元、2.87 亿元、3.95 亿元、5.65 亿元。2019 年之后财务报表部分项目采用新金融工具准则,不再单独披露该项数据。
西部证券在债券投资方面踩的雷也并非华业资本一个。
图源:罐头图库
2018 年以来,西部证券债券投资违约现象增多,涉及公司包括印纪娱乐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郴州市金贵银业股份有限公司、三胞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昆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华信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单家公司债券投资金额均在 2000 万元以上,其中上海华信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为 1 亿元,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多为 100%,累计计提坏账超 2.5 亿元。
除此之外,西部证券投资的资管计划及其他项目投资,也存在因信用风险或现金流量不足而全额计提坏账的情况。
近两年,投资收益成为西部证券的重要收入来源,并且超过了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023 年、2024 年投资收益分别为 20.24 亿元、22.02 亿元,而同期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不足 18 亿元。2025 年一季度,西部证券投资收益 7.4 亿元,较去年同期翻了一倍,占营业收入的 60.83%。
对于投资业务而言,风险控制是核心能力,尤其是在当前市场波动加剧、信用风险频发的环境下,这也是西部证券接下来需要重点提升的关键领域。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