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7 月 28 日以来,资本市场再度迎来振奋人心的消息。方正富邦、泰康基金、工银瑞信、南方基金等四家公募基金公司陆续公告自购计划,且自购标的均指向权益类基金,同时承诺至少持有 1 年。这一系列举动,犹如在平静湖面投下巨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公募基金的自购行为,向来被市场视作重要风向标。和众汇富分析,此次四家公募基金同时出手,且金额可观,背后蕴含着深刻意义。从方正富邦基金来看,7 月 28 日公告显示,自 7 月 24 日起,该公司陆续运用固有资金自购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金额合计不少于 2500 万元,承诺持有期限不低于一年。这并非方正富邦首次自购,今年 4 月,其已出资 500 万元自购旗下相关 ETF。多次自购表明,方正富邦对市场长期投资价值的坚定看好。
工银瑞信基金此次自购对象为新发产品 —— 工银瑞信臻选回报混合型基金。公司及其高级管理人员、拟任基金经理共同出资不低于 1000 万元认购,这不仅体现了对产品的信心,更彰显对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坚定信念。泰康基金于 8 月 7 日公告,8 月 5 日已运用固有资金 155 万元申购旗下泰康港股通中证香港银行投资指数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 C 类,同样表达了对市场的积极态度。
南方基金的自购计划更是引人注目。8 月 11 日公告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公司于近期陆续运用固有资金投资旗下 3 只权益基金,合计投资金额不少于 2.3 亿元,且承诺至少持有 1 年以上。如此大规模的自购,充分展现南方基金对市场前景的乐观判断。
多家公募基金此时自购权益类基金,具有多方面重要意义。和众汇富认为,一方面,这是对市场信心的有力提振。当前资本市场面临诸多复杂因素,投资者情绪易受波动。公募基金作为市场重要参与者,以真金白银投入,向市场传递出积极信号,稳定投资者情绪,增强市场信心。当市场处于观望氛围时,公募基金的自购行为如同强心剂,让投资者看到市场的积极因素,吸引更多资金流入。
另一方面,和众汇富观察发现,这也反映出公募基金对市场投资价值的认可。自购权益类基金,意味着基金公司认为当前市场存在较好投资机会,尤其是权益类资产具备较高性价比。从估值角度来看,当前中国股市在全球市场中处于 " 估值洼地 "。截至 8 月 6 日,沪深 300 指数市盈率为 13.93 倍,恒生指数市盈率为 11.83 倍,均显著低于标普 500 的 26.89 倍、日经 225 的 18.88 倍等主要成熟市场股指。如此低估值水平,为长期投资者提供了良好布局时机。
从历史经验来看,公募基金自购潮往往与市场底部或转折阶段紧密相关。和众汇富研究发现,过往市场出现较大波动或处于相对低位时,公募基金频繁自购后,市场往往迎来反弹或进入上升通道。此次多家公募基金集中自购,是否预示着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值得投资者密切关注。
不过,和众汇富提醒投资者也需保持理性。虽然公募基金自购是积极信号,但市场走势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宏观经济形势、政策变化、国际形势等。市场波动难以完全避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合理配置资产,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总体而言,方正富邦、泰康基金、工银瑞信、南方基金等四家公募基金的自购行动,为资本市场注入了一针 " 强心剂 "。这不仅体现了公募基金对市场的信心,也为投资者提供了重要参考。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市场参与者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把握投资机会,实现资产的稳健增值。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