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知识局
文字 | 那日苏
校对 | 朝乾 编辑 | 澄澈
2025 年 6 月,台风 " 蝴蝶 " 登陆广东。风雨过后,沿海居民惊奇地发现,海滩上出现了大量的生蚝、毛蚶等海鲜,大家纷纷扶老携幼,拎着小桶前去赶海。
来势汹汹的台风 " 蝴蝶 " ▼
这么多的海鲜,自然不是海滩上长出来的,而是台风肆虐时,近海养殖设施遭到侵袭,大量养殖的海产品被狂风巨浪卷上了岸。
中国人爱吃海鲜,而且吃得越来越多了。
根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发布的信息,2022 年我国居民动物性水产品人均消费量为 34.27kg(鲜重),比 2013 年 23.92kg 提高了 43%。这里面,海鲜占了过半的比例。
数亿食客的口腹之欲,催生了一个超级庞大的市场。每天都有无数海鲜,跨越几百上千公里,从海洋来到餐桌。
海鲜,炫起来!
(图:图虫)▼
庞大的消费端,需要稳定的供给。于是,生产端就演变成了稳定产出的 " 种田流 "。
从种苗培育、海水养殖、捕捞运输,到加工销售,每一个环节都形成了规模化、专业化的运作体系。
这背后所依赖的,正是一个稳定而强大的海鲜养殖生产体系。
华南沿海,藏着众多大宝贝
在中国漫长的海岸线上,华南的三个临海省份——广东、广西和海南,构成了我国重要的海产养殖产业带。
华南的近海,水深多在 10-30 米之间,既保证了充足的光照和溶氧量,又避免了深海养殖的高成本风险。
这里孕育了众多优质海产品,是肉质紧实的金鲳鱼、清甜嫩滑的海鲈鱼等海鲜的核心产区,更形成了从育种、养殖到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这一产业集聚现象的背后,是自然禀赋与市场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
清蒸还是红烧?
( 金鲳鱼 图:壹图网)▼
以珠海的白蕉海鲈为例,相对于其他海鲈鱼,白蕉海鲈口感更细嫩,土腥味很少。其原因就在于白蕉海鲈的养殖区斗门海域。
" 珠江八大门,五道过斗门 ",这里是珠江众多出海口中主要的一个,水量充沛、水源优质,有着得天独厚的水产养殖环境,水温、水深、盐度,都与鲈鱼的生长需求完美契合。
一共五门之水穿斗门而过▼
在珠江、南流江等河流的入海口,形成了咸淡水交汇区,盐度稳定在 5 ‰ -15 ‰之间,使得这里的海产品兼具海水鱼的鲜美与淡水鱼的细嫩,风味十分独特。
而持续的湍急水流,又能有效防止养殖区域的水质恶化,还会促进鱼类肌肉组织发育,让鱼肉更加紧致鲜美,保障了海鲜品质的稳定性。
这种独特的水文环境,让这里成为了全国最大的海鲈鱼产区。
蔚为壮观的海上养殖渔村
(广东阳江海陵岛 图:图虫)▼
另外,从粤西到海南岛北部一带的北部湾区域,具有显著的抗台风优势。经过这里的台风,大多先从海南岛登陆,在横穿全岛后,其风力已明显减弱。特殊的气象条件,让北部湾海域相对风平浪静,把养殖基地放在这里,能有效降低遭受台风破坏的损失。
温暖的气候更为养殖业提供了持续动力。北纬 20 ° 左右的亚热带海域,年均水温维持在 22-28 ℃之间,这种水温条件能加速鱼类的代谢和生长。
北部湾沿海,分布着很多养殖网箱
在这里,金鲳鱼等品种的养殖周期可缩短至 10-12 个月,生产效率较水温偏低的海域有着明显优势。
地理位置带来的优势,不止是水温,两广及海南的海鲜养殖基地,依靠大湾区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能 6 小时内将鲜活的水产品送达核心消费市场。
海南还能依托自贸港政策优势,通过空运专线,能在48 小时内将高端海产品配送至全国主要城市。
空运时效优势极大
是高端鲜活海产品的首选
湛江、防城港等重要港口,也为海产品运到中国东部及海外市场提供了便捷通道。
两广和海南之所以能成为海鲜养殖的 " 黄金地带 ",不只是因为个别优势,而是凑齐了天时地利人和——气候合适、运输方便,最终催生了一个完整而成熟的产业链。
工业化养鱼,有多硬核?
养殖的门道很深,不是单纯的靠天吃饭。包括网箱、饲料、仓储、加工、运输等诸多环节。
比如网箱,在陆地或者海滩上,传统养鱼的方式就是挖鱼塘。但南海是一片广阔的海域,台风、暴雨、巨浪都能把鱼塘冲垮。所以就需要能直接沉在海里的网箱,不受海面风暴的影响。
海上网箱养殖
南海养殖发展几十年来,网箱也在迭代。以前的竹竿扎网,台风一来就全散架;现在用 HDPE 塑料管 + 钢架,相当于在海上开辟出一片片田地,近海远海都能养,台风来了也不怕。
没有这玩意,在南海养鱼就等于跟老天爷赌博。
养鱼能不能回本,饲料是关键。要是不洁净或者营养不均衡,鱼就容易生病,影响产量。所以,现代养鱼饲料是需要精准配方的,能让鱼少生病、肉质好、生长快,才能最大程度实现高产出率。
鱼好不好吃,饲料很关键
(鱼饲料 图:图虫)▼
还有仓储和运输,对于热带和亚热带的海鱼来说至关重要。常温下,海鱼出水后几个小时就开始腐败,很可能没出码头就已经不能吃了。
而现在的很多冷库都配备有极速冷冻结的装置,能在几分钟之内冻结到适合的温度。比如短期贮藏的鱼类需要 -3 ℃ ~-5 ℃的温度,长期贮存的,则需要 -15 ℃以下的低温。
刚上岸的也要冰鲜起来
总之,过去养鱼成败取决于天气、水文等自然因素,而现在则取决于设备参数、饲料配比、物流时效等等可以精确调控的工业指标。
那些曾经的技术难关,在南海养殖几十年发展中都被一一攻克。这本质是用技术对抗自然不确定性,将 " 掠夺式捕捞 " 变为 " 可持续牧养 "。
保护海洋资源,用养殖替代捕捞
南海养殖业虽然已经解决了生产端的技术难题,有了非常好的海鲜产品,却存在着 " 好产品难卖 " 的问题。这个问题既来自于传统销售方式销路的狭窄,也和海鲜养殖没有打造出强有力品牌有很大的关系。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直播电商的力量。
南海海鲜,从屏幕游向餐桌
广东食品工程龙头企业之一的御鲜锋,目前在抖音已有了 4.6 万粉丝。
御鲜锋的电商部总监谭文杰表示,传统销售渠道很难传递真实养殖场景,而抖音直播给了他们一个直接对话消费者的机会。通过直播和短视频,把海鲜水产的养殖场景鲜活地呈现在镜头前,用户能直观看到养殖环境。这种信任感,是传统方式难以建立的。
在海南省的澄迈县,有一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覆盖种苗、养殖、加工、销售全链条,也是南海金鲳鱼的重要生产厂家——海南翔泰渔业。翔泰渔业,也成功在抖音实现了触网。
翔泰渔业的电商部负责人刘子丹认为,相比线下市场难以辨别来源的海鲜产品,线上销售可以通过展示从养殖捕捞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让消费者清楚了解产品的来龙去脉。
全程可追溯的特性,不仅解决了传统海鲜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建立起了消费者的信任感——当人们能够亲眼看到海鲜从源头到餐桌的全过程,自然会买得更放心、更安心。
这种溯源优势,正是海鲜品类在线上市场区别于其他赛道的独特竞争力,也是线下渠道难以复制的价值所在。让养殖生产的场景,实现了从 " 看不见 " 到 " 看得见 " 的转变。
在这个过程中,抖音电商为南海鱼儿走向千家万户提供了巨大的助力。根据御鲜锋透露,抖音电商平台曾在 618 大促期间,面向消费者发放了大量的现金补贴。活动期间,御鲜锋的销售额呈现爆发式增长。
这种补贴模式创造了多方共赢的局面。消费者获得真金白银的实惠,商家无需牺牲利润就能获取流量和销量,平台则通过优质内容与补贴政策的结合,既保障了商家的利润空间,又增强了消费信心,打造了农产品上行的示范案例。
" 真补贴、好内容、强运营 " 的组合拳,帮助更多优质农产品品牌实现线上突破,让消费者享受到更新鲜、更实惠的海鲜产品,推动海鲜电商行业的健康发展。
翔泰渔业表示,抖音电商积极地给商家与优质创作者 " 牵线搭桥 ",从而建立商业合作关系,通过他们的影响力推广商品。平台还为新触网的企业进行电商运营的培训,从生产线直接到手机屏幕,让海鲜有了 " 讲故事 " 的能力。
对于商家来说,抖音电商不止是一个销售渠道,更像是一个既能打响品牌、又能直接带货的工具。比如 8 月上旬,翔泰携手 @东方甄选 等生鲜赛道优质创作者展开金鲳鱼溯源专场直播,单场卖出 400 余万元。
活动后,很多消费者都记住了相对应的品牌,这种品牌认知度的提升是实实在在的。
当消费者养成了线上海鲜消费的习惯时,所有的品类都会受益,带动了其他产品的线上线下销售。从 " 知道 " 到 " 下单 " 再到 " 复购 " 的完整闭环,既扩大了品牌影响力,又实实在在地增加了销量。
中国海鲜产业正借力抖音电商实现华丽转身。从海水养殖到直播带货,从冷链运输到品牌打造,这条产业链正通过数字化焕发新生。
在平台的带动下,不仅让优质南海海鲜 " 游 " 上国人餐桌,更掀起了一场海鲜产业的变革。在这场变革当中,消费者、商家和平台,都是受益者。
*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shutterstock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