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价值重构、产业格局重构、用户关系重构、企业软件厂商能力重构。
文|牛透社
编辑|燕子
AI 对中国企业软件行业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此前,有很多人零零散散地提到过这一话题,上周末,用友网络董事长兼 CEO 王文京在 2025 全球商业创新大会中,从六个方面对 AI 对未来中国软件产业的影响进行了详细阐述。
我们围绕这六点做一个解读,并将它们划分为四个方面的重构:软件价值重构、产业格局重构、用户关系重构、企业软件厂商能力重构。
具体为:
软件价值重构
第一,价值层级的跃升:从记录计算到自主决策。
过去,企业软件通常被看作是 " 电子表格 + 数据库 " 的结合体,无论是 SaaS 还是传统的 OP 软件,都是前端加数据库,旨在解决当前的业务需求。传统企业软件的核心价值在于降低人工操作和使用成本。
然而,随着 AI 技术的引入,软件的功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AI 不再仅仅是一个工具,而是能够代替人类做出决策和执行任务,成为企业的半个管理层,或是一个超级助理。这一变化不仅是技术的迭代,更是软件厂商在产品定价权和价值感知方面的提升。客户会更加感知到软件所带来的价值变化。
产业格局重构
第二,模型层(MaaS):企业软件的第二操作系统。
模型层将成为企业软件的 " 第二操作系统 "。在 AI 发展过程中,MaaS(模型即服务)将成为企业软件的重要战略组成部分。这一转变意味着,AI 模型不再是外部插件,而将与数据库一样,成为企业应用软件的底层构成,并成为软件的新引擎。这不仅意味着 ERP 或 CRM 这类传统软件的功能将发生变化,更重要的是,未来的软件将通过模型层的智能化推动整个企业业务的优化和发展。
第三,智能体(Agent):应用形态的裂变。
智能体的出现,是近年来讨论最为频繁的技术革新。智能体本质上是企业软件的 " 微应用 " 和 " 流程机器人 " 的结合。它能够将传统的大型软件系统转变为小而灵活的任务执行体。这一变革类似于 SaaS 初期阶段的变化:最初是单一的小应用逐渐分化,未来则会融合成整体解决方案。
这意味着,企业软件的交付模式将从 " 传统的大项目交付 " 转向 " 灵活的敏捷交付 "。
用户关系重构
第四,交互方式的革命:从菜单到对话。
企业软件的交互方式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传统的菜单式操作需要用户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而如今,借助 AI 技术,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或自然语言与软件进行交互。
这样的转变不仅降低了使用门槛,还扩展了软件的适用场景。用户的操作不再局限于专业人员,普通员工也能够通过简单的对话完成复杂的任务。
第五,商业模式的转型:从订阅到结果付费。
AI 技术的应用将推动企业软件的商业模式从传统的订阅制转变为基于结果的付费模式。
过去,SaaS 产品主要依靠订阅收费,而随着 AI 技术的成熟,企业软件将根据业务结果进行收费,例如按照节省的人力成本或提升的销售预测准确率来收费。虽然这一趋势已经开始显现,但是否能够迅速普及并成为主流模式,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和讨论。
企业软件厂商能力重构
第六,研发、交付与服务的智能化。
AI 不仅影响企业软件的使用方式,也在重塑软件厂商自身的研发、交付和服务模式。通过智能化的技术手段,软件厂商的研发周期将显著缩短,交付过程也将更加高效。AI 技术的引入能够有效降低软件厂商的成本,提高研发效率和服务质量。
未来,厂商之间的竞争不仅仅体现在产品的功能上,更重要的是厂商是否能够实现组织的 AI 化,即是否能够将 AI 深入到企业内部的各项运营和研发活动中。
王文京演讲原文节选(关于 "AI 对企业软件的改变 "):
AI 对企业软件行业本身也带来巨大的改变,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企业软件突破了原有的能力边界、价值层级,从通过记录、运算实现执行、协同,到通过感知、推理、调度实现自主决策、规划、行动,给企业带来全新价值;
二、模型层(MaaS)成为企业软件的战略构成,而且是模型矩阵;
三、智能体 ( Agent ) 成为企业软件新的形态,可以实现更加灵动的应用与服务;
四、用户交互方式从 " 菜单式操作 " 到 " 自然化协作 ",范式从 " 被动工具 " 到 " 主动伙伴 ";
五、付费 / 商业模式可能发生改变,走向按照业务结果付费;
六、为企业软件的研发、交付、服务带来全新的高生产力工具,实现智能研发、交付、服务。
星标 牛透社 ,get ToB AI 洞察
点赞
分享
喜欢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