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丰子恺
中国现代书画家、文学家、翻译家,在音乐、装帧设计、书法艺术亦成就卓然,堪称一代艺术大师,被誉为 " 现代中国最艺术的艺术家 "" 中国现代漫画的鼻祖 "。浙江桐乡石门镇人,早年就读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师从弘一法师(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从夏丏尊学习国文。1921 年赴日本留学,回国后先后在上海、浙江、重庆等地从事美术和音乐教学。他是中国现代漫画的开创者,其漫画以简笔水墨的形式表现日常琐事,并形成诗意、谐趣、哲理俱足的平实隽永的个人画风,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独具一格,自成一派。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首任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等。
8 月 12 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 山河万里——丰子恺抗战漫画作品展 " 在贵州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贵州画院(贵州美术馆)与丰子恺研究会联合主办,50 幅丰子恺抗战题材原件画作汇聚一堂,生动再现烽火岁月中不屈的民族精神。贵州众多艺术家、高校师生和艺术爱好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场兼具历史厚重感与艺术感染力的视觉盛宴。
丰子恺与贵州渊源颇深
展览特别聚焦丰子恺与贵州的深厚渊源。1937 年冬,面对日寇铁蹄践踏家园,丰子恺立下 " 宁做流浪汉,不做亡国奴 " 的铮铮誓言,毅然携亲族十余人告别故乡 " 缘缘堂 ",踏上漫漫六千里流亡之路。颠沛流离的逃难途中,他从未放下画笔,以 " 五寸不烂之笔 " 为枪投身抗战洪流,在烽火连天的艰难岁月里,将满腔家国情怀熔铸于方寸画纸。1939 年 12 月至 1942 年 11 月,丰子恺在贵州度过三年,由此留下了一代艺术大师与贵州山城的一段珍贵奇缘。
在贵州期间丰子恺继续以笔为枪,他的《急转直下》《黔道》《贵州的黄包车》《遵义的负重》《警报作媒人》等画作和文章为抗战呐喊,这些作品也展现了抗战期间的贵州山城社会景象。在遵义,他甚至亲自走上街头,指导青年在闹市区绘制巨幅抗战宣传画。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贵州护佑了丰子恺及家人,他也以充满激情的创作回报这片热土。
丰子恺研究会首席顾问胡政表示:" 这次在贵州举办以抗战为主题的画展,对于深入了解丰子恺大师独特的人生经历、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历史紧要关头表现出的强烈家国情怀、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气概,以及弘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英勇斗争的伟大精神等方面具有特殊意义。"
三篇章尽展民族精神
展览分为三部分," 宁当流浪汉 不做亡国奴 " 部分,以沉重的笔触勾勒流亡路上的艰辛图景。《黔道》定格了车辆抛锚于崎岖山路上的窘迫,《仓皇》描绘了携家带口、背负行囊狼狈奔逃的平民家庭,《恩哥》则记录了抬棺上山的人群——战火中寻常百姓的生离死别,被浓缩于尺幅之间。这些画作不仅是丰子恺个人颠沛流离的见证,更是千万中国家庭在战火中挣扎求生的缩影。透过这些画面,观众能触摸到那个时代脉搏的沉重跳动,理解 " 不做亡国奴 " 这一誓言背后血与泪的分量。
" 以笔当刀 " 篇章则如一把锋利的匕首,直刺侵略者的暴行核心。《轰炸——嘉兴所见》《轰炸——广州所见》等作品以触目惊心的画面,赤裸裸地展示战争机器对无辜平民的残酷碾压:破损的身体残肢、家园瞬间化为炼狱的惨烈。丰子恺摒弃了温和的笔调,用简洁有力的线条构成控诉的檄文,将日寇的暴行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这些画作在当时犹如投枪匕首,刺向侵略者的心脏,唤醒民众同仇敌忾之心。
展览的升华与希望凝聚在 " 中国就像棵大树 " 篇章。此篇章灵感源于 1938 年丰子恺在武昌乡间目睹的景象:一棵惨遭砍伐的大树,仅余一干,却在春风中勃发出昂扬向上的新枝。他深情撰文《中国就像棵大树》:" 中国就好比这一棵树,虽被斩伐了许多枝条,但是新生出来的比原有的更多,将来成为比原来更大的大树。中国将来也能成为比原来更强的强国。" 这一信念在画作中具象化:《战场之春》中废墟上倔强挺立的一株野草,《生机》中从冰冷墙面裂缝中顽强钻出的嫩芽,《劫后重生》中虽遭重创却侧枝怒放、绿意盎然的大树。这些作品超越了苦难的描绘,传递出丰子恺根植于民族血脉深处的乐观主义与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如黑暗中的火炬,照亮人心。
展览的重磅核心无疑是《大树画册》原件的呈现。这部汇集了丰子恺抗战时期心血的作品集,以 " 大树被砍伐,生机并不绝。春来怒抽条,气象何蓬勃!" 的意象,将民族不屈的生命力与复兴的信念升华至艺术巅峰。画册中每一幅作品都是信念的宣言,象征着中国虽遭风雨摧残,然根脉深植大地,终将浴火重生。这不仅是一位艺术家的个人预言,更成为战时鼓舞千万军民的磅礴力量。这部曾于 2018 年在中国美术馆首展的珍贵册页,时隔 7 年再度公开展出,其承载的历史重量与艺术价值不言而喻。
" 三个第一 " 展览意义非凡
丰子恺研究会理事、中国美术馆研究部主任、本次展览策展人裔萼女士阐释了此次展览的 " 三个第一 ":" 这是丰子恺先生作品首个抗战主题展览,也是丰子恺先生作品展首次走进贵阳,更是《大树画册》第一次亮相贵阳。" 她强调这次策展的主旨:" 我们想展现一个中国文人的爱国情怀和他的文人风骨。丰子恺先生温文尔雅、与世无争,但国难当头,他毅然以笔当枪,在文艺阵线上冲锋杀敌。他的画作控诉罪恶,呼吁和平,更抱着必胜的信念鼓舞军民士气。举办此展,正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贵州画院(贵州美术馆)党总支书记陈顺祥在致辞中表示:" 这场展览不仅是对一代艺术巨匠丰子恺先生的深情缅怀,更是对那段烽火岁月中,中华民族所展现出的百折不挠、宁死不屈的伟大精神的庄严致敬。80 年后,在贵州这片曾庇护过先生的山河举办此展,既是对其足迹的深情回望,更是民族精神薪火相传的生动实践。"
值此抗战胜利 80 周年之际,全球范围内掀起纪念热潮。据了解,自今年 8 月开始至 10 月,包括北京、上海、浙江嘉兴、广东珠海、安徽合肥、福建厦门及日本东京在内的多个城市,已规划或正在举办共计 10 场丰子恺艺术展。贵阳作为丰子恺战时流亡生涯的重要节点,此次 " 山河万里 " 特展以其独特的历史维度和情感深度,为这场跨越时空的艺术纪念增添了不可替代的一笔。
本次 " 山河万里——丰子恺抗战漫画作品展 " 将持续至 9 月 7 日,全程免费向公众开放,欢迎广大市民、艺术爱好者、青少年学子走进展厅,透过丰子恺先生饱含深情的笔触,重温那段血与火的历史,感受植根于民族心灵深处的坚韧与希望,共同守护历史记忆,汲取前行力量。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舒锐
编辑 周欢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