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财经 前天
魔芋“带飞”零食巨头业绩:盐津铺子、卫龙上半年营收双双增近两成,超三十品牌“杀入”推动原料价格翻倍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蓝鲸新闻 8 月 21 日讯(记者 代紫庭)8 月 20 日晚间,盐津铺子(002847.SZ)发布 2025 年半年报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 29.41 亿元,同比增长 19.58%;归母净利润 3.73 亿元,同比增长 16.70%。

对此,盐津铺子表示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魔芋类零食迎来爆发式增长。

无独有偶,日前另一个行业巨头卫龙美味(09985.HK)发布的半年报显示,其总收入 34.83 亿元,同比增长 18.5%,净利润 7.36 亿元,同比增长 18.5%。其中以魔芋爽为主的蔬菜制品营收占比增至 60.5%。

魔芋赛道 " 吃螃蟹 ",盐津、卫龙业绩亮眼

从财报上看,吸水膨胀的魔芋正在成为零食巨头的 " 顶梁柱 "。

2025 年上半年,盐津铺子休闲魔芋制品营收达 7.91 亿元,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 26.90%,同比增速高达 155.10%,成为其增长最快的品类。根据公司此前披露,自 2021 年至 2024 年,魔芋品类销售从 1.17 亿元攀升至 8.38 亿元,三年间复合增长率达到 92.88%。

魔芋带来的市场红利," 辣条一哥 " 卫龙则尝到了更大的甜头。2025 年上半年,卫龙美味(09985.HK)业绩报告显示,其以魔芋爽等产品为核心的蔬菜制品板块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44.3%,达到 21.09 亿元,占总营收比重升至 60.5%。

高增速背后离不开消费者对魔芋品类的接受与喜爱。

2023 年 10 月,盐津铺子推出新中式魔芋零食品牌 " 大魔王 ",并推出魔芋素毛肚产品。据盐津铺子官方公众号介绍,2024 年 " 大魔王 " 年销售额达到 10 亿(含税);2025 年 3 月,大单品 " 麻酱素毛肚 " 实现月销售额破亿,并打破了休闲食品单品破亿最快纪录。

截至 2025 年 7 月底,抖音平台上 # 魔芋爽 # 话题拥有高达 48.1 亿次播放。

" 魔芋零食的爆发并非短期热点,而是健康消费升级下的必然结果。" 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向蓝鲸记者表示,魔芋零食爆火是基于健康理念的长期消费趋势。魔芋富含膳食纤维、低卡路里,契合消费者对 " 轻负担零食 " 的需求,尤其受健身人群和 Z 世代人群青睐。

事实上,盐津铺子和卫龙只是第一批 " 吃螃蟹的人 ",如今的魔芋零食赛道已挤满了参与者。

据蓝鲸新闻记者粗略统计,包括卫龙、盐津铺子、劲仔食品(003000.SZ)、良品铺子(603719.SH)、三只松鼠 ( 300783.SZ ) 、来伊份 ( 603777.SH ) 、百草味、王小卤等至少三十多个品牌已经在持续推出同类产品,积极布局该细分赛道。

一石便激起涟漪。据市场监测机构马上赢的数据显示,从 2023 年 Q1 到 2025 年 Q1 的两年间,魔芋爽类产品在休闲零食市场的份额占比由 0.87% 增至 1.4%,呈现稳步提升态势。

而随着整个魔芋深加工产品的市场逐渐被开发,魔芋行业市场规模也在继续增长。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预计到 2025 年,中国魔芋产业市场规模将突破 300 亿元人民币;未来几年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有望维持在 11.8% 左右,到 2030 年,整体市场规模预计将进一步增长至 450 亿元。

原料吃紧价格翻番,零食巨头寻求降本增效

市场向好,同时受益于整个魔芋赛道增长红利,上游产业也在近年来一路攀升。

从种植端来看,根据农业产业互联网平台一亩田发布的信息显示,2023 年魔芋的平均收购价还在 2 元 / 斤左右。由于魔芋的市场需求大幅上涨、云南等主产区冻害减产以及出口量激增等影响,仅在一年后平均收购价翻了一番,达到 4 元 / 斤。

魔芋的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等地区。据景谷政务公众号,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益智乡 2024 年共种植魔芋 3354.2 亩,按不低于 4 元 / 斤计算,示范基地亩均增收在 8000 元左右,产值 610 万元。

而在深加工一端,作为魔芋产业链上的重要参与者,一致魔芋(839273.BJ)2024 年年度报告显示,全年营收收入 6.17 亿元,同比增长 28.76%,归母净利润 0.87 亿元,同比增长 64.41%。其中魔芋粉作为魔芋食品的加工基础原料,也是公司的第一主营业务,全年贡献收入 4.45 亿元,毛利率达 25.15%。

相关信息显示,一致魔芋全称为湖北一致魔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魔芋精深加工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为农产品生产加工、魔芋提取物研发及薯类食品制造。对于 2024 年全年业绩表现,公司指出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实现高增长,主要得益于魔芋粉量价齐升、魔芋食品销量增长以及存货减值转回等因素。

随着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张,魔芋产业的供需关系也在发生变化。体现在下游需求的爆发性增长,带给上游原料供应端不少压力。

华源证券援引魔芋圆大数据平台数据显示,全国魔芋消耗量从 2011 年的 14.8 千吨稳步增长至 2024 年的 54.84 千吨,期间复合增速为 10.6%。但魔芋的种植面积却在下降,从 2020 年的 287 万亩,降至 2024 年 242 万亩。

显然,魔芋消耗的增长速率已然超过了魔芋的种植增长速度。一位休闲零食领域的业内人士向蓝鲸记者透露,当前魔芋原料的供应仍存在波动," 行业最大的挑战还是在原料端。" 他表示,要想跟上魔芋品类的高速增长,不能只靠下游销售,更需要大企业从产业链上游切入,带动整体规范化发展。" 光靠品牌卖力推,地里的收成跟不上就会事倍功半。"

当魔芋供不应求时,其收购价格就会不断上涨,反映到企业身上体现为营收增加而毛利率却在下降。

财报显示,盐津铺子 2025 年上半年毛利率为 29.66%,同比下降 2.87%。其中辣卤零食毛利率为 30.32%,同比下降 1.4%。卫龙的毛利率同样由上年度同期的 49.8% 下降了 2.6% 至 47.2%。

对于零食巨头们而言,当务之急是如何稳定供应,降低成本。

盐津铺子选择出海,向外探寻新的增长。通过推进国际化战略,打造的自有品牌 "Mowon",已成功进入东南亚和美国市场。同时为进一步满足发展需要,公司拟投资 2.2 亿元,在泰国设立全资子公司并建设泰国生产基地。

卫龙则更加注重生产效率和渠道拓展,向内纵深。公司自研第七代魔芋生产线效率 80%,通过入驻山姆会员店,联名肯德基等品牌扩大影响力。

其余不同企业,也都设法在魔芋风味、食材、形态上进行改良创新,以期最大程度上在生产端和消费端降本增效。

中城院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向蓝鲸新闻记者表示,这些行为本质上是企业从 " 被动成本承受 " 转向 " 主动产业链控制 " 的体现,反映了行业从粗放式增长向精细化运营的转型。

" 随着头部企业加速整合上游资源,魔芋种植端的集中度和产业化程度将逐步提升,成本波动对利润的影响有望减弱,而具备全产业链布局的企业将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袁帅表示。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盐津铺子 卫龙 抖音 三只松鼠 良品铺子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