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
我认识了 56 岁的唐妈妈
她告诉我
经常有人问她
" 你为什么还笑得出来?"
大家有这样的疑惑
缘于唐妈妈有一个
患唐氏综合征的女儿娜娜
每次被人这样问
唐妈妈都笑着说
" 你们的要求太高了
娜娜虽然患唐氏综合征
但她过得很快乐
我为什么笑不出来?"
唐妈妈和女儿娜娜。
从 24 年前
娜娜被确诊唐氏综合征的震惊
到从悲伤和迷茫中走出来
唐妈妈和家人无条件地
接纳娜娜的独特性
并拥抱这个 " 不一样 " 却珍贵的生命
这个唐氏综合征家庭的故事
让我被一种超越言语的坚韧触动
" 娜娜出生 42 天去医院做体检的时候
医生说她是先天愚型 "
医生的话预判了娜娜的未来
她将面对发育迟缓、健康问题
学习困难、社会融入障碍等挑战
唐妈妈陪娜娜参加活动。
7 月的一个傍晚
在柳州的一间舞蹈工作室
我看到娜娜热情地和学员打招呼、拥抱
看到舞蹈旋律响起时
娜娜的双眸瞬间被点亮
她的身体随之摇摆
这个孩子的舞蹈天赋照亮了舞台
艺术的力量是无穷的
" 唐宝宝 " 娜娜一听到音乐就变得灿烂
她笑得好美
看着这个舞蹈动作一招一式
既准确又极富感染力的女孩
我频频竖起大拇指
忍不住拿出手机记录这份美好
娜娜在快乐地舞蹈。
休息间,娜娜向我们奔来
给了我们暖暖的拥抱
这个唐氏女孩的乐观、单纯
和对爱的直接表达
给了我们巨大的力量
我动情地对她说
" 娜娜跳得好漂亮的
我看到了你的美
灿烂得像一朵花一样
就这样绽放 "
在舞台的角落处
我看到了唐妈妈
她正看着沉浸在舞蹈世界里的娜娜
她用默默的陪伴与付出
小心翼翼地守护着女儿的 " 舞台 "
唐妈妈教妈妈炒菜。
舞台上的娜娜天赋异禀
但在生活中
24 岁的娜娜就像几岁大的孩子
唐妈妈经常要哄着她
唐氏综合征家庭家长的不容易
不言而喻
母女俩在包饺子。
一个夏日午后
我们走进柳石路的一个
保障性租赁房小区
唐妈妈和娜娜的家就在这里
我看到一间面积不大
却布置温馨的一居室
看到客厅摆放的八音盒略显 " 简陋 "
看到母女俩 " 破费 " 拍摄的亲子照
唐妈妈退休前曾做过仓管,还做过保姆
工作的忙碌与生活的艰辛
没有把她压垮
娜娜的笑容和进步
是她坚持的力量来源
五年前丈夫病逝后
这对母女
靠着唐妈妈每个月两千多元的退休金
和娜娜的残疾人补助相依为命
她们是彼此的阳光
娜娜在直播跳舞。
在娜娜的直播间
我看到很多鼓励她的人
但也看到不少人口出恶语
面对恶语
唐妈妈总是乐观地
用 " 比心 " 表情来回复
我还看到网友称赞
唐妈妈把娜娜养育得这么好
说她好伟大
唐妈妈却说
" 我哪里伟大
我只是做了一个妈妈该尽的责任
不过是多陪伴孩子而已。"
多年来
唐妈妈一直和其他唐氏家庭抱团取暖
只要有适合娜娜参加的活动
唐妈妈总是带娜娜去长见识
她还风雨无阻送娜娜去学舞蹈
唐妈妈却轻描淡写自己的付出
但在娜娜的身上
我看到了母爱创造的奇迹
看到了唐妈妈内在的信念
支撑这个家渡过了一个个难关
只要有音乐,哪里都是娜娜的舞台。
有人曾半开玩笑半认真地
" 指责 " 唐妈妈没心没肺
说唐妈妈没有规划娜娜的未来
我心疼唐妈妈
唐妈妈却反过来开解我
她说娜娜的未来上天自有安排
娜娜正做着自己喜欢的事
娜娜快乐她就欣慰
所以她要开怀大笑
不跳舞时娜娜最爱练书法
虽然娜娜不太懂 " 福 " 字的意思
但她把 " 福 " 字练了一遍又一遍
娜娜在写 " 福 " 字。
看着安静陪在娜娜身旁的唐妈妈
我意识到
一句温暖的问候
一个善意的微笑
一次平等的对待
对于唐氏综合征家庭的意义有多大
唐妈妈的坚强是带着泪光的微笑
是在疲惫中依然前行的脚步
是为孩子撑起一片晴空的决心
唐妈妈对娜娜说
" 爸爸在天上看到娜娜这样进步
爸爸也很开心 "
" 娜娜要加油,爸爸在天上看着你。"
我想对唐妈妈说
真正的坚韧不是对抗风暴的强硬
而是在风雨中依然记得如何温柔
唐妈妈,我们陪你一起加油!
来源 | 南国今报记者韦黎
值班编辑丨苏志翔
值班主任丨陈 枫
总值班丨李旭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