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AR星球 08-23
VR大空间在2025年的线下已经杀疯了!但我劝你关注这三点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VR 凉了?"

类似的质疑声从未停歇。不过,当前消费级 VR 设备市场确实遭遇了瓶颈。

根据 CINNO Research 的数据,国内消费级 VR 市场目前处于低谷期,设备销售表现疲软。2025 年上半年,消费级 VR 设备销量仅为 7.5 万台,创下近三年新低。洛图科技(RUNTO)的报告也印证了这一趋势:2025 年上半年,中国 VR/MR 设备全渠道零售量为 11.2 万台,从 2024 年同期的 15.1 万台降至 11.2 万台。

然而,与消费 VR 设备市场冷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VR 大空间线下体验正一路 " 狂飙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该类别的公开招标项目数量较往年成倍增加,其中最高采购项目的预算金额近 900 万元。

VR 并未 " 凉透 ",它只是悄然转换了战场——如今,正在 " 大空间 " 领域中 " 杀 " 得风生水起。

2025 年,VR 大空间继续 " 狂飙 "

自 2023 年《消失的法老》带火市场后,《风起洛阳》《秦朝觉醒》《一梦入大唐》...... 这些 VR 大空间体验项目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在全国各地纷纷冒头。它们不仅给 XR 行业拉来了新投资,也重新点燃了市场的热情。不过随着项目越开越多,大家也开始发现,其内容水准有点高低不一,题材也越来越 " 撞款 " ——同质化的问题慢慢浮出水面。

不过,显然行业已意识到了这些问题。进入 2025 年,不管是内容的丰富程度,还是大众的关注,都在稳步提升,也吸引了更多资本,甚至不少地方政府也主动下场布局。

据悉,当前行业已形成三大主要阵营:

一类是内容创新型,比如风语筑、中国动漫集团等;

一类是硬件驱动型,比如大朋 VR、元象科技等;

还有一类是模式整合型,比如徐州拓普互动、游幕等。

表现方面,风语筑 2025 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 368%,其推出的《梦回圆明园》VR 大空间项目日均客流量突破万人。徐州拓普互动旗下品牌 " 星际空间 " 已发展加盟店 3500 家,设备覆盖 20 多个国家,年产值超过亿元。

扩张速度上,大千迷境和元象科技表现很是亮眼。大千迷境预计年底合作门店将突破 500 家;元象科技目前已突破 150 家,并计划以每月新增数十家的速度持续扩张,下半年有望突破 200 家。仅这两家企业就已占据近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还有一个明显的变化来自政策层面。2025 年 3 月,国家电影局发布《关于促进虚拟现实电影有序发展的通知》,首次将 VR 电影正式纳入电影管理体系。在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首批 " 龙标 "001、002 号颁发给了《唐宫夜宴》和《隐秘的秦陵》两部 VR 大空间作品。

与此同时,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也明确提出,支持在文博场馆、景区、街区等场景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推出一批新产品与新场景。在政策推动下,文旅成为 VR 大空间落地的主要方向。

今年以来的公开招标项目,绝大多数都围绕文旅展开。例如吉木萨尔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发布的北庭故城大空间沉浸式 VR 体验项目(一期),预算超过 800 万元,二期计划投资进一步提高至 1651.9 万元。殷墟博物馆《甲骨文奇遇记》、苏州吴文化博物馆《清明上河 · 珏》、张掖市博物馆《黑水云图》等项目也相继落地。

不光在国内做得风生水起,国内团队也纷纷出海——比如《永远的盛唐》进了法国蓬皮杜中心,《敦煌 · 千色之旅》《熊猫的世界》等作品也亮相日本和卡塔尔。元象科技正计划在法国、芬兰、英国这些地方开线下 VR 影院,宇宙猜想也启动了全球巡映计划……中国 VR 大空间体验,正在大步走向世界。

现场法国游客体验《永远的盛唐》

狂飙之下的隐忧

尽管 VR 大空间体验这几年火速发展,看起来势头挺猛,但其实背后还有不少 " 硬骨头 " 要啃。

内容生态的建设便是其中之一。例如,Sandbox VR 的单项目开发成本超过百万美元,叙事多由好莱坞团队操刀,整体体验完整且沉浸感强。相比之下,国内厂商大多仍以 " 走量 " 为主,内容质量断层明显,导致用户体验不够连贯,甚至出现 " 割裂感 "。

与此同时,内容同质化的现象仍然存在。随着越来越多大空间项目落地,内容质量良莠不齐、题材重复的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持续推出具有创新性和差异化的体验,成为行业必须面对的课题。

再来说说建设和运营的 " 银子 " 问题。VR 大空间可不是搭个帐篷那么简单,它需要较大的场地、高精尖的设备,还有一堆复杂的技术来保驾护航。从包括 VR 头戴设备、交互设备、定位设备、灯光、烟雾、气味等特效设备,以及高性能的计算机和服务器来处理和渲染虚拟环境,这每一项都是真金白银堆出来的。

盈利能力同样是行业关注的焦点。尽管商圈类大空间在快速扩张,但真正实现盈利的项目并不多。从商业逻辑来看,这类项目大多仅能维持在盈亏平衡边缘,部分甚至尚未实现盈利,高投入与回报周期长成为普遍现象。

尽管如此,VR 大空间的未来仍然值得期待。随着硬件设备的迭代,MR 逐渐杀出了一条清晰的道路。未来,随着内容制作成本降低,硬件设备迭代同时成本下探,再叠加技术优化,注重社交与体感的娱乐方式终将会成为年轻人热衷的休闲方式。

文 /Vivi

(文中未标注来源的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扫码加客服微信

商务合作

爆料投稿|

媒体合作|

往期精彩推荐

VR / AR 星球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vr 徐州 北京国际电影节 洛阳 浮出水面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