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 8小时前
Github的十字路口:并入微软AI,是开源精神的终结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文 | 硅谷 101

8 月 11 日,Github CEO Thomas Dohmke 宣布卸任,而后微软宣布不会有继任者。随之到来的,是 Github 宣布并入微软的 Core AI 部门。这一举措,在科技界引起轩然大波。

自 2018 年被微软收购以来,Github 一直保持独立运营,并始终坚持自己的开源文化。而如今这一举动不得不让开发者们发出疑问,Github 在未来是否还能继续保持独立?这个开源乌托邦是否终将迎来落幕?

本期文章,我们就来聊聊,这个全球开发者们的理想社区为何行至于此?而微软又为何走出这步?AI 的发展,是否必然意味着开源精神的终结?

01 Github 并入微软:独立性的挑战?

八年前,一个名叫 Thomas Dohmke 的程序员在 Reddit 上发帖:我是 Thomas Dohmke,HockeyApp 的联合创始人。我们的软件旨在方便开发者进行移动 App 的 beta 测试、收集崩溃报告。在这条帖子的评论里,聚集了一大批热情的开发者。

当时,他的公司已经被微软收购,成为微软移动业务中的一环。Thomas 本人也加入了微软,并在 2021 年成为了 Github 的首席产品官。几个月后,CEO Nat Friedman 宣布离职,并在推特上表示要 " 回归自己的创业初心 ",而 Thomas 则代替 Friedman 成为了 Github 的 CEO。

不过,今年 8 月 11 日,Thomas 也突然宣布卸任。在博客上,他用母语德语向 Github 及其背后庞大的开发者社区道别,并说了和当年 Friedman 一样的话:我的创业初心始终牵动着我,所以我决定离开 Github,再次创业。但让所有人措手不及的是,这次 Github 却没有任命新的 CEO。

微软 CoreAI 部门的主管 Jay Parikh 宣布,Github 将不再独立运营,而是完全融入今年一月成立的 CoreAI。这具体体现在两项组织结构变化:第一,微软开发者部门主管 Julia Liuson 将负责监督 GitHub 的营收、工程及支持工作。其次,GitHub 首席产品官 Mario Rodriguez,将向微软 AI 平台副总裁 Asha Sharma 汇报。

很多人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才发现,自 2018 年微软收购 Github 以来,已经过去七年了。说实话,这七年里微软的存在感一直很弱。Github 作为一个子公司,始终是独立运营,并长期坚持自己的企业文化。这种文化,和 " 开源 " 密不可分。

Jasper Zhang

Hyperbolic Labs CEO 和联合创始人:

所以在我看来,Github 不单是一个平台,它其实是一个社区,能够让各种相信开源这个运动的开发者能够一起协作,然后让大家更好的去推进软件的发展。

Jasper Zhang 是 Hyperbolic 的创始人及 CEO,他的产品旨在为新兴的 AI 项目提供灵活和高性价比的算力。他告诉我们,开发者主要担心的是,Github 在未来是否还能继续保持独立?

这样的担心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 Github 的商业决策是否会更加贴近微软的 Azure 和 AI 战略,在基础设施的选择上更加依赖微软,并将原本的免费功能付费化。另一方面,在各大实验室也面临 AGI 竞争的情况下,开发者担心微软是否会使用平台上大家上传的代码去训练自己的 AI。

来源:微软

但与此同时,也有人乐观地认为,这次架构调整会进一步强化 AI 工具的能力,让开发过程更便捷。那么,微软为什么要走这一步棋?Github 及其开发者的未来又将如何?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回顾一下 Github 的历史。

02 Github 的历史:社区属性和开源精神

Github 的故事,要追溯到 1991 年。那年,芬兰裔美国工程师 Linus Torvalds 创建了 Linux 内核,也就是全球无数服务器、安卓手机和超级计算机都在运行的核心系统。2005 年,他写了 Git 这个版本控制系统,作为 Linux 的官方版本控制工具。

所谓版本控制,主要用来追踪和管理代码变更,不仅能让每个开发者的电脑上都保留完整的代码历史,还方便多人协作。但一开始的 Git 几乎全是命令行操作,使用之前要搞懂很多术语,对于初学者和非核心开发者来说门槛很高。于是,Github 诞生了。

2007 年,一名叫做 Chris Wanstrath 的年轻人从大学辍学,搬到了旧金山,在线上网站 CNET 当一名网页工程师,但他同时也在开源社区里十分活跃。在旧金山市中心的一家酒吧里,他遇到了同样熟悉开源和 Ruby 开发语言的 Tom Preston-Werner。两人都看到了 Git 的潜力,于是一拍即合,决定做一个让 Git 更便于使用,且开源友好的工具。这个工具,叫做 Logic Awesome,后来改名为更直观的 Github。

几个月后,Chris 在 CNET 的前同事 PJ Hyett 也加入了这个团队,三人在 2008 年 4 月推出了 Beta 版 Github。Github 并不是第一个 Git 托管方案,但却比之前的任何一个方案都要简单、直观和有趣:它不仅是一个便于使用、界面美观的网页版 Git 仓库,还带有社交功能,比如用户资料、关注、和动态信息流,让每个用户都能看到公共仓库上的编程协作和成果。

一开始,Github 先在 Ruby 开发者中流行了起来,后来扩展到了更广泛的开源社区。刚才我们说到的免费公共仓库吸引了开源项目,而需要付费的私密仓库则开始吸引企业客户。

在 2010 年代,也就是 Marc Andreessen 口中 " 软件正在吃掉世界 " 的那段时间,Github 成了软件公司追捧的工具,Andreessen 的 a16z 也给 Github 投了 1 亿美元,赌的就是 Github 会成为下一个微软或者甲骨文。

后来的故事,我们就都知道了。Github 从一个酒吧里诞生的业余项目变成了全世界最大的源代码托管平台。可以说,几乎所有的现代主流开源项目都在 Github 上发布或托管过。这就包括编程语言 Python 和 Rust、开源深度学习框架 Tensorflow 和 PyTorch,以及支持软件部署的基础设施 Docker 和 Terraform 等等。

2018 年,微软以 75 亿美元收购了 Github。其实当时,很多用户就对 Github 是否还能保持作为第三方平台的中立性提出了质疑。但当时,微软向开发者承诺,Github 将保持独立运营,不干涉其开放性。为此,微软还聘请了在科技界广受尊重的 Nat Friedman,最终 Github 依旧是深深根植于热爱编程的开发者和开源社区当中的平台。

03 Copilot:Github 和微软的赌注

事实证明,微软收购 Github 的几年中,确实做到了当时的承诺。开源生态依旧繁荣,Github 也保持了相对独立,没有出现优先服务微软的 Azure、Visual Studio 等生态的情况,也没有出现激进的收费、广告以及与产品的强绑定。

甚至在 2021 年,在 Thomas 麾下的 Github 还推出了 Copilot 这样的重磅创新,成为了首个被大规模应用的 AI 编程助手。2022 年 6 月,Github 向所有个人用户开放了 Copilot,这甚至比 GPT 3.5 的出现还早几个月。在六月的一次采访中,Thomas 透露,早在 2020 年 GPT-3 发布后,Gitbhub 就通过微软和 OpenAI 的合作获得了早期访问权限,并发现 GPT-3 能用多种编程语言写出不错的代码,随后 OpenAI 针对编程场景微调出 Codex 模型,而 Github 也发布了 Copilot,几个月就突破了 100 万用户。

Thomas Dohmke

Github 前 CEO:

我们和 OpenAI 一起意识到,GPT-3 能够用多种编程语言写出相当不错的代码,而且不会混淆 Python、Ruby 和 JavaScript 的语法。这周有人问我最让我惊讶的是什么,我的回答就是即使没有内建编译器,它也能做到。

这项功能运行得非常好,所以我们很快就看到公司内部的 Hubbers(GitHub 员工)开始使用这个工具,给出了非常高的评价,说 " 这个太棒了,我想一直用下去。" 这并不是那种 " 管理层让你用但你其实并不想用 " 的情况。

虽然一开始 Copilot 让开发者非常惊艳,但是,随着 AI 的发展,编程助手很快成了各家大厂和初创公司的兵家必争之地。尽管使用 Github Copilot 的人数依然很高,达到了 2000 万用户,但市场上也出现了其他更好用的产品。

慢慢的会有一些新的初创公司做类似的功能,因为本质上只要这个模型够好,你就可以通过做一个 coding agent 去解决问题,所以慢慢的像 Cursor、Windsurf 这些软件都发布了,Cursor 就做的非常好,然后就把 market share 给抢过去了。

来源:cursor

不少人猜测,这就是微软要把 Github 和 CoreAI 部门紧密结合的原因:在 AI 时代,Github 最大的价值已经不是作为代码仓库而存在,而是 Copilot 这样的 AI 开发工具。在 Thomas 的告别信中,他数次提到 Copilot,表示 "Github Copilot 是继个人电脑之后,在软件开发领域最伟大的进展。" 而 Satya Nadella 也提到 Copilot 对 AI 的重要性,并在三个月前宣布开源 Copilot,从而抢回市场份额。

Satya Nadella

Microsoft CEO:

开源是 GitHub 的核心。现在我们正迈出下一大步。随着 GitHub Copilot 在 VS Code 中不断演进,AI 已经成为编程过程中的核心部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决定将 Copilot 在 VS Code 中开源。我们对此感到非常兴奋。

所以,微软此举是要让 Github 从 " 代码托管平台 " 彻底转型为 "AI 开发工具核心 ",并把 Copilot 的经验和技术输送到整个微软的 Copilot 生态中。Github Copilot 的技术、用户反馈和生态数据都对整个微软的 AI 布局至关重要。通过最开始我们说的精简 Github 组织架构,直接对接微软的 AI 负责人,让微软能更好的统一资源投入。

04 开发者的质疑和社区的未来

但是,在微软野心勃勃的商业前景里,却并没有提到那些开源开发者们,也就是 Github 作为一个代码分享社区存在的意义。

但我觉得一个更大的担心是,Github 会慢慢的不让其他的用户或开发者通过 API 去 access(访问)这些 public(公开)的数据。举个例子,在 AI 来临之前,reddit 的用户可以直接通过 API 去读取平台上大部分的数据。甚至还有很多第三方的软件会调用这些 API,让你通过第三方软件去聊天。

来源:Reddit

但如果大家看过两年前我们发的关于《从 "loser 文化 " 到 "AI 数据金矿 ":美国贴吧 Reddit 的 19 年爱恨史,及新资本故事》,就会知道:在 AI 时代,Reddit 变成了一座 " 数据金矿 ",官方显然不愿意让第三方软件再免费获取这些数据,于是态度强硬地限制了 API 的使用。现在人们担心,Github 也会面临一样的命运。

一旦你的代码无法提供百分之百的 access(访问),总是会带来一些局限。如果它是一个代码分享平台,但是却需要用户付费才能使用他人代码的话,就会带来不好的用户体验。

CEO 的离开,象征着那个承载着开源与黑客精神的独立 Github 时代的落幕。但话说回来,Github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全球最大的开发者社区,要让用户舍弃现存的机制,搬移到其他开发者社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也知道,对于微软来说,让 Github 成为微软 AI 版图的一部分不失为一个合理的举措。但在这种情况下,微软还能否继续保持对开源精神的尊重和对开发者的开放性?这将是全球数千万开发者最关心的问题。

就像 Satya Nadella 自己说的:我们内部的组织架构,对我们的用户和竞争对手都没有任何意义。或许,正如十七年前那个旧金山酒吧里诞生的想法一样,Github 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它属于谁,而在于它能否继续成为全世界开发者的共同家园。

你如何看 Github 的未来?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们你的想法。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微软 开源 ai 初心 程序员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