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中国 16小时前
泰州父子卖电池,IPO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来自泰州。

江苏泰州又迎来一家近百亿市值企业。

8 月 26 日,来自泰州的双登股份(06960.HK,下称 " 双登集团 ")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公司上市首日较发售价 14.51 港元涨 55.07% 报 22.5 港元 / 股,总市值约 100 亿港元。

作为 "AIDC 智算中心储能第一股 " 的双登集团,不缺资本拥趸,从打新阶段就被资金 " 围猎 ",0.02% 的中签率更是创下港股史上最低纪录,且公开发售超 3000 倍超额认购。

双登集团在市场中备受青睐,这源于其雄厚的资本与独特的竞争优势。

作为一家大数据及通信领域能源存储业务的领先公司,双登集团专注于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储能电池及系统。根据招股书引述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双登集团在 2024 年全球通信及数据中心储能电池供应商中出货量排名第一,市占率达 11%,是名副其实的 " 出货冠军 "。

目前,双登集团客户有五家全球十大通信运营商及设备商,近 30% 全球百大通信运营商及设备商,以及中国五大通信运营商及设备商。公司服务中国十大自有数据中心企业的 80%,以及中国十大第三方数据中心企业的 90%。公司客户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铁塔、爱立信、沃达丰、挪威电信、阿里巴巴、京东、百度、秦淮数据、万国数据等。

值得一提的是,双登集团此次 IPO 还获泰州地方国资战略加持,最终由泰州市国资委控制的三水创投以基石投资者的身份入局,按发行价认购了 2.2 亿元人民币的等值股份。地方国资的站台,自然是泰州当地政府对双登在行业地位的认可。

无独有偶,同在今年 8 月,港交所也有一个泰州 IPO 备受瞩目。8 月 11 日,来自泰州的疫苗公司中慧生物成功上市,在招股期间,中慧生物公开发售获得超 4000 倍超额认购,认购金额超 2000 亿港元,是今年港股 18A 生物科技板块的 " 超购王 "。

一个月时间内接连跑出两个 " 超购王 ",资本市场 " 泰州板块 " 的光芒藏不住了。

泰州父子,收获一个 IPO

双登集团 IPO 的背后,一对 " 父子兵 " 的身影格外瞩目。

招股书显示,杨锐为双登集团的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而其父亲杨善基透过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以及双登投资、泰州合赢、泰州合鑫控制公司的表决权股份,合计控制公司 78.29% 的表决权股份。与此同时,杨善基及配偶钱五珍分别拥有双登投资 80% 及 20% 的股份,因此,根据上市规则,杨善基、钱五珍、双登投资、泰州涵富、泰州合创、泰州合赢及泰州合鑫将于上市后被视为一组控股股东。

而对于归属权问题,招股书中清晰记载," 贵集团由杨善基先生最终控制。"

双登集团的故事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初,而故事的开头并不光鲜。彼时,双登集团的前身是一家乡镇企业,这家名为 " 泰县密封蓄电池厂 " 的乡镇企业正处在经营不善濒临倒闭困境中。为了挽回颓势,电池厂上级部门一连派出三任厂长,却都未果。

最后几经辗转,这个资不抵债的 " 烂摊子 " 落到了杨善基手中。

临危受命的杨善基在走马上任后便展现了非凡的胆识和魄力。为打开销路,杨善基带着营销团队跑遍全国 10 多个省市,与 20 多家用户签订了销售合同。创业初期,杨善基更是 " 八下深圳 ",以诚意打动一位行业专家加盟双登,成功破解技术难关。在杨善基的带领下,这家昔日濒临破产的乡镇小作坊逐步发展成为全球通信及数据中心储能电池的重要供应商。

2011 年,58 岁的杨善基等人正式创立双登集团,实现了从代工厂到自主品牌的 " 升级 "。但在商界摸爬滚打多年的杨善基并未满足于此,一直紧跟行业潮流。在双登股份早期发展时期,杨善基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锚定通信储能赛道。20 世纪 90 年代抓住中国通信基建浪潮,以铅酸电池切入基站备电市场,奠定行业地位。2018 年,锂电池浪潮席卷储能行业,他推动企业投入磷酸铁锂技术研发,并在青藏高原 5G 基站、阿里云数据中心等场景取得突破。

2021 年,是父子之间的公司权杖交接时刻。

这一年,68 岁的杨善基将公司管理权移交给 42 岁的儿子杨锐,完成家族企业传承。作为双登集团新一代掌门人杨锐,是加拿大籍博士,在加入公司前,杨锐曾于 2007 年至 2016 年担任南京林业大学的讲师,负责讲授。

在成为双登集团的董事长前,杨锐还分别在 2012 年 7 月至 2014 年 3 月和 2014 年 9 月至 2019 年 9 月期间,担任双登富朗特的董事会主席和商业设计公司 Open-ended Strategies International Design Inc. 的董事。如招股书中所言," 杨博士拥有逾 12 年管理经验。"

可以肯定的是,在杨锐的带领下,双登集团走上了资本市场的快车道。

回顾双登集团二级市场冲刺之旅,不难发现双登集团曾在 2023 年 6 月向深交所创业板发起过冲击,但在经历两轮问询后,于 2024 年 4 月主动撤回申请,同年 8 月,双登集团转战港股 IPO。

如今,这对泰州父子终得偿所愿,收获一个 IPO。

年入 45 亿元的隐形冠军

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 " 隐形冠军 "。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以新增装机容量计算,双登集团于 2024 年在全球储能电池供应商中排名第十二,市场份额只有 2.5%。但在储能电池领域,双登集团则具有领先市场地位。数据显示,2024 年,双登股份在全球通信及数据中心储能电池供货商中出货量排名第一,市占率 11.1%。具体来看,通信基站储能市场出货量全球第一,市场份额 9.2%。数据中心储能市场中国企业排名第一,全球市场份额 16.1%。

招股书显示,2022 年— 2024 年,公司的收入分别为 40.73 亿元、42.6 亿元、44.99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81 亿元、3.85 亿元、3.53 亿元。

收入结构清晰地刻画了双登的边界——通信基站贡献 51.1%,数据中心贡献 31%,电力储能占 10%,其余来自其他场景。三年间,通信基站收入从 26.4 亿元略降至 24.64 亿元再降至 22.99 亿元,看似停滞,却在中国新建 5G 基站速度放缓、集采价格下探的背景下守住了绝对规模。收入增长主要来源于数据中心和电力储能场景的带动,公司数据储存及处理能力的需求不断增长。

图 / 双登集团按应用场景划分收入,来源 / 招股书

从产品划分来看,产品技术路线呈现铅酸与锂电并行的 " 双轮 " 格局。2024 年公司锂离子和铅酸电池的收入占比分别为 33.3% 和 64.6%,锂离子收入占比有所下降,主要是因为数据中心需求增加带动铅酸电池销量强劲增长。近三年毛利率分别为 16.9%、20.3%、16.7%,2024 年毛利率下降主要原因是毛利率较高的产品类别锂离子电池的收入贡献减少以及原材料价格波动。

客户壁垒是双登集团最稳固的护城河。一条从泰州姜堰出发的供应链把能量送进中国移动、沃达丰、阿里巴巴、万国数据等全球各行业龙头的心脏。

数据显示,公司客户有五家全球十大通信运营商及设备商,近 30% 全球百大通信运营商及设备商,以及中国五大通信运营商及设备商。公司服务中国十大自有数据中心企业的 80%,以及中国十大第三方数据中心企业的 90%。公司客户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铁塔、爱立信、沃达丰、挪威电信、阿里巴巴、京东、百度、秦淮数据、万国数据等。

行业前景决定了估值弹性。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全球通信基站数量将从 2024 年的 2100 万个增至 2030 年的 4390 万个,对应全球通信储能新增装机容量预计从 43.9 吉瓦时跃升至 100.2 吉瓦时;全球数据中心用电量占比预计由 4% 升至 10.1%,全球数据中心储能新增装机容量预计将从 16.5 吉瓦时暴涨至 209.4 吉瓦时。而双登作为细分领域的出货冠军,只要保持现有 11% 的市占率,将能再造一个 " 双登 "。

但风险同样存在——储能行业供需动态的潜在不利影响会大幅影响产品的价格及市场需求;可能无法从研发工作中获得预期的收益;经营所在行业竞争激烈;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由于原材料价格下降及电池市场价格下降趋势,产品的平均售价可能面临下行压力。

显而易见,成功上市只是第一步。对于双登集团而言,真正的考验在于如何在全球储能市场的激烈角逐中站稳脚跟,这将是其下一步发展的关键。市场同样期待它用未来的业绩给出答案。

" 泰州板块 ",不断壮大

成功上市的双登集团,为滚烫的 " 泰州板块 " 又添一把干柴。

6 月 12 日,泰州本土企业海阳科技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8 月 11 日,同样来自泰州的中慧生物正式登陆港交所 …… 而在 6 月 27 日,同样来自泰州的亚电科技科创板 IPO 获受理。如我们所见,短短几个月时间," 泰州企业 " 高频闪现于交易大屏。

若把时钟拨回 1994 年 4 月,春兰股份登陆 A 股的那一刻,泰州与资本市场结缘的齿轮便已悄然转动。31 年后,当初的 " 单点 " 已扩展为拥有近 30 家上市公司的 " 泰州板块 "。

数字背后,是一场厚积薄发的城市长跑。

海阳科技的上市过程,可视作泰州制造业 " 隐形冠军 " 的缩影。这家深耕尼龙新材料的企业,2024 年营收 55 亿元,全球市占率名列前茅,却因远离终端消费而鲜为人知。但从传统化学纤维到现代尼龙材料,从中间体到终端应用,海阳科技历经半个世纪打造出完整的 " 尼龙 6" 系列产品体系,拥有 35 项发明专利,被评为 " 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产品销往全球 36 个国家和地区,成功进入巴斯夫、玲珑轮胎等全球知名企业供应链体系,并积极拓展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等新兴应用场景。

同月赴港 IPO 的中慧生物和双登集团,则无疑把泰州推向国际资本舞台的聚光灯下。前者产品研发管线覆盖四价流感疫苗、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重组带状疱疹疫苗、重组 RSV 疫苗等十多种疫苗;后者则是全球通信及数据中心储能电池出货量冠军。

两家企业赛道不同、阶段各异,却在同一个月齐齐登陆港交所,这不仅是泰州的首次案例,在全省乃至全国设区市中也属少见。而在这背后,除了是泰州在强化目标导向、企业梯队培育、服务激励、营商环境等方面的高效配合,更离不开政府与企业的携手共进、多部门之间的协同联动。

时间最早可追溯至 2016 年 11 月,彼时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等 14 个部委联合下发《江苏省泰州市建设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泰州成为全国首个以支持产业转型升级为主题的国家级金融改革试验区。泰州市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启动企业上市五年行动计划(2018 — 2022 年),明确奋斗目标、重点任务和工作举措,配套出台促进企业上市的若干政策措施,扎实推动了一批企业上市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为抢抓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契机,进一步优化企业上市服务,助力企业加速登陆资本市场,2021 年,泰州市在全省率先于江苏省政务服务网 " 泰州旗舰店 " 开设 " 凤城上市通 " 服务专栏,为企业提供 " 一站式 " 高效快捷政务服务,助力企业上市 " 加速跑 "。

不仅如此,为了更大力度支持优质企业上市,加快打造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具有资本市场影响力的 " 泰州板块 ",2023 年,市政府又专门出台支持企业上市新政 " 上市 10 条 ",围绕加大企业上市奖励、解决企业上市诉求、提供专业人才支持等方面共制定 10 条具体政策措施,覆盖企业从准备股改上市到上市成功后再融资的全过程、全时段。

进入到 2025 年,在推进企业高质量上市工作计划中泰州明确提出,将充分发挥 " 泰州市投资机构池 " 平台作用,立足泰州现有产业体系,依托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鼓励各级产业子基金对不同类型、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增加中长期资本供给,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从春兰股份的一声锣响,到如今的 " 泰州板块 " 群星闪耀,31 年间,资本与产业、政府与企业、城市与人才在泰州这片土地上完成了无数次精准对接、同频共振。

随着更多后备企业跨入辅导期、更多投资机构把目光投向长江北岸,一个更具韧性、更加开放、更富活力的 " 泰州板块 " 正在黄海之滨加速崛起,势必将有更多 IPO 从泰州跑出。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数据中心 泰州 ipo 招股书 港股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