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企老板内参 08-26
海底捞,副业捞了6个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总第   4319   期

作者 |   餐饮老板内参   内参君

营收利润 " 双降 "

海底捞业绩承压

8 月 25 日,海底捞交出了一份不甚如意的年中成绩单:2025 年上半年,海底捞营业收入 207.03 亿元,同比下降 3.7%;净利润 17.55 亿元,同比下降 13.7%。 

火锅 " 老大哥 " 业绩稍显疲软,关键原因有二:

一是,门店规模 " 触顶 ",难以通过规模拉动业绩大幅增长。

从门店布局来看,海底捞当前已面临规模 " 天花板 " 压力。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海底捞品牌共经营 1363 家餐厅,其中自营餐厅中国大陆地区 1299 家,港澳台地区 23 家,另有加盟餐厅共 41 家。

回顾近十年门店发展轨迹,2021 年是海底捞的 " 规模巅峰 ",此后品牌战略重心从 " 扩张 " 转向 " 打磨升级 "。在 2021 年底,海底捞开始启动了 " 啄木鸟计划 ",主动关闭低效门店,开始专注单店经营效率。2024 年,海底捞通过开放加盟的模式,重新探索门店规模增长的新路径。

当前整体门店总量,较此前峰值已呈现平稳态势。2025 年上半年海底捞新开的门店数量并不多,有自营餐厅 25 家,加盟餐厅 3 家。同时,海底捞继续落实 " 啄木鸟计划 ",主动关停了一些经营表现不达预期、增长潜力不足的餐厅。一增一减之下,门店规模对业绩并无拉动作用。

二是,翻台率下滑了,单店的增长艰难。

比起规模增长的难题,海底捞单店的数据下滑似乎更为严峻。

今年上半年海底捞自营餐厅整体翻台率为 3.8 次╱天,同店翻台率 3.8 次╱天,上半年海底捞接待顾客总数近 1.9 亿人次,对比去年有所下滑。

对于客流及翻台率下降的原因,财报中明确提及,主要受餐饮市场竞争加剧与消费者需求变化双重影响。

一方面,餐饮市场竞争 " 内卷 ",差异化竞争玩法层出不穷,分流了部分客源;另一方面,消费者餐饮选择更趋多元,对性价比、场景体验的需求升级,也使得海底捞单店获客与留客难度有所增加,最终导致单店增长陷入瓶颈。

火锅赛道 " 见顶 "

探索 " 不一样的海底捞 "

火锅门店的 " 触顶 ",并不只发生在海底捞。而是整个火锅赛道的共同处境。 近一两年,不少头部火锅连锁品牌都开始收缩规模,又或是撤出区域市场。

欧睿国际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全国火锅门店 49.1 万家,门店数同比下跌了将近 2%,淘汰量大于新增量。这意味着,火锅行业从 " 增量扩张 " 转向 " 存量优化 " 的趋势愈发明显。市场竞争已经从 " 拼规模 " 转向 " 拼质量 "" 拼特色 "。

面对火锅市场的天花板,海底捞从去年就强调打造 " 不一样的海底捞 ",试图通过差异化的创新突破增长困境。

在上半年的财报中," 不一样的海底捞 " 亦是亮眼的一笔。

在产品创新上,聚焦 " 区域个性化 "。今年上半年,多地海底捞以主题菜单形式推出区域化新品组合,给消费者提供 " 吃新鲜 "" 吃时令 "" 吃本土 " 的体验感。

比如今年 2 月,山东超 70 家海底捞火锅店推出春季区域限定新菜单,主打 " 鲈鱼汤三鲜火锅 " 及多款时令食材;湖北区域海底捞则在春季推出 " 樱花季菜单 ",以樱花粉面、桃桃樱花冰酿等创意新品。

在场景端,海底捞通过   " 夜店模式 "" 亲子互动 "" 宠物友好 " 等多元场景创新,精准触达不同人群需求,成功将年轻消费者重新拉回门店。

上半年,海底捞的宵夜门店受到了不少关注。随着各地夜经济的持续繁荣,海底捞加快布局夜间生态,推出特色产品和服务,丰富夜宵时段用餐体验。截至 6 月底,夜宵场景主题店已改造近 30 家。

" 鲜切工坊 " 系列门店,也切中了当下消费者对 " 鲜 " 的追求。财报显示,海底捞主打鲜切鲜活产品的标准版主题店,已营业超过 50 家。其中,就包括了 " 鲜切牛肉工坊 "" 海鲜工坊 "" 鲜切鸡肉工坊 " 等主题店。

在原有门店业务之上,海底捞一直在积极探索外卖的增长点。上半年,海底捞外卖业务收入猛涨了近 60%。除了传统火锅外卖,主打 " 一人食 " 场景的海底捞 " 下饭火锅菜 " 外卖增长迅速,上半年贡献超过 55% 的外卖收入。

虽然面临了多方考验,海底捞仍通过产品、场景、模式等创新提升用户粘性。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6 月底,海底捞会员人数已突破 2 亿。

" 红石榴计划 " 稳步推进

" 第二品牌 " 门店数量达 126 家

海底捞正通过积极探索副牌,来 " 反击 " 火锅品类的触顶。

2024 年,海底捞开始密集布局副牌,多次向不同品类伸出触手,加速多品牌孵化,最 " 疯狂 " 时几乎月月都有新副牌登场。

一年多里,海底捞接连推出了包括小嗨爱炸、喵塘主麻辣烤鱼、火焰宫 BarBecue、从前印巷砂锅菜等在内的数十个副牌,覆盖正餐、快餐、简餐、小吃、烘焙等不同品类。

◎海底捞旗下部分副牌

2024 年 8 月,海底捞正式对外宣布实施 " 红石榴计划 ",意图通过多品牌独立矩阵形成与火锅品类的 " 对抗 " 曲线,加速 " 解绑 " 火锅,布局更多元的餐饮形态,增加收入来源。

" 红石榴计划 " 实际是海底捞构建了一套以 " 员工创业 " 为核心的新型孵化机制,不同于传统的品牌扩张路径,而是鼓励员工内部创业,甚至允许店长 " 管理多店 ",在主品牌之外管理孵化品牌,实现人才共享。

该计划实施不到一年时,海底捞在财报中披露出第一份成绩单:截至 2024 年底,海底捞其他餐厅的收入达到 4.83 亿元,同步增长 39.6%。

而昨日(8 月 25 日)发布的海底捞 2025 年上半年业绩报告中," 红石榴计划 " 再次交出一份非常亮眼的答卷:

2025 年 6 月 30 日,除海底捞火锅之外,海底捞运营 " 焰请烤肉铺子 "" 从前印巷 "" 小嗨爱炸 " 等 14 个餐饮品牌共计 126 家餐厅,其中 " 焰请烤肉铺子 " 在期间内新开 46 家,门店数量达到 70 家。财报数据显示,包括 " 焰请烤肉铺子 " 在内的 " 其他餐厅收入 " 达 5.97 亿元,同比增长 227.0%。

从财报来看," 焰请烤肉铺子已是海底捞所有副牌中最亮眼的一个,门店数量占海底捞 " 其他餐厅 " 总数的 56%。自 2024 年 1 月第一家焰请烤肉铺子开业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焰请就在全国各地开出了 40 多家门店,成为海底捞体系内门店数量最多的品牌。

海底捞在财报中也进一步阐述了 " 红石榴计划 " 的发展近况及未来预期:

2025 年上半年,海底捞通过放宽创业门槛、修订完善创业制度、制定引入外部优秀品牌的激励机制,加速创业品牌的布局。同时,海底捞整合供应链和物业资源、共享人才体系、打通会员系统、强化中台建设,做到资源高效协同,最终实现多品牌发展的战略目标;2025 年下半年,海底捞在现有品牌上将聚焦单店模型优化,重点孵化品牌将完成原型店打造。

海底捞表示," 我们会定期对创业品牌进行评估与筛选,集中资源扶持潜力项目,强化多品牌协同效应。 "

可以看到,目前多品牌发展已经成为了海底捞的长期发展战略之一。

" 通过智能中台,将过往优秀的管理经验沉淀,形成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从顾客服务、员工管理、产品研发、品牌营销、拓店选址等方面,结合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与流程,实现为现有品牌和品类赋能的效果。除此之外,通过智能中台,有效为门店员工减负,降低管理门店的难度,提升门店管理决策效率和质量。中长期将为‘红石榴计划’中多品牌赋能,最终打造一个餐饮生态智能中台体系。" 海底捞在财报中表示。

小结

目前看来,海底捞主品牌正通过供应链优化和数字化运营抵御下行压力,而外卖与多品牌战略则持续开辟新增长来源。

在财报最后,海底捞也对自己的未来发展做出了非常乐观的预测:对未来发展前景有足够信心,会以实际行动突破困境,创造长期价值。

" 我们将持续提升海底捞的用餐体验,包括不断精进服务能力,为顾客提供更多增值服务,并通过数字化运营为管理赋能;继续多元化的经营策略,动态采纳 " 啄木鸟计划 " 及继续实施 " 红石榴计划 ",结合新技术的运用合理调整组织结构,不断探索特许经营模式;策略性寻求收购优质资产,进一步丰富我们的餐饮业务形态和顾客基础。"

当火锅行业进入 " 分毫竞争 " 时代,海底捞不断在规模扩张与品质控制、传统业务优化与新赛道探索之间找到动态平衡。

未来,海底捞能否将 " 红石榴计划 " 的数十个子品牌矩阵转化为可持续的现金流,以及如何通过 " 不一样的海底捞 " 和文化 IP 赋能重塑品牌溢价,或许将成为餐饮新十年中决定品牌长期竞争力的关键。

轮值主编|王盼

视觉、插图|张劲影

运营|雪糕

翁瑞雪   13811864253(同微信)

内参小秘书  neicanmishu(微信号)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海底捞 火锅 成绩单 品牌战略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