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08-27
东风柳汽200亿投资背后:华为大疆将落地 柳州系车企集体补短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经济观察报记者 刘晓林 " 未来几年,包括华为、大疆这类企业,都会在柳州建立智能制造基地,来赋能我们当地企业 "。8 月 21 日,东风柳汽总经理林长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根据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等柳州主要车企和两级地方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柳州市)联合制定的战略,华为等智能座舱、智能网联的产业链头部公司将被导入柳州,目的是补上 " 汽车城 " 柳州的智能化短板,加快转型。目前,东风柳汽正在与华为等企业密切接触。

在林长波透露柳州此番规划的前几天,上汽通用五菱与华为合作打造智能化车型的消息已在业界传开,该合作旨在推动五菱品牌快速完成智能化转型。这意味着华为落地柳州一事已提上日程。而柳州的汽车产业集群,或借此获得与华为车 BU 合作的机会。

华为等汽车智能产业链公司入驻柳州,是东风柳汽完成其 " 龙行工程 " 的重要依托,该计划投资 200 亿元,将由东风柳汽两大股东、地方政府以及供应链企业共同投资完成,目标是打造一批核心产品、核心技术、产业链和生态链。而这 200 亿元的战略投资计划,也是柳州加快汽车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

华为进驻柳州

林长波是在 8 月 21 日星海 V9 越享系列上市发布会后透露以上信息的,作为东风风行品牌今年的重要新车,星海 V9 越享系列是市场上唯一一款 20 万元内的中大型插混 MPV。不过,与新车可能带来的市场影响力相比,林长波在发布会后透露的产业合作新动向,以及所传递出的想象空间也颇受关注。

华为在柳州建立基地,很可能会成为柳州汽车产业转型的拐点。柳州是国内著名的汽车城,拥有广西汽车集团、上汽通用五菱、柳汽等汽车企业。但与众多传统车企一样,向新能源转型的迟缓,在智能座舱、智能网联汽车资源上的缺失,让柳州在过去一段时间汽车产业竞争力走弱。因此,组建一条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成为过去两年间柳州市招商引资的重点。

不能忽视的是,作为西南工业重镇,柳州正面临着经济增长乏力、债务危机空前的局面,汽车产业未跟上产业转型升级节奏被认为是原因之一。今年 7 月,广西已经打响以全区之力化解柳州千亿债务的突围战,成立广西国控资本运营集团,为汽车等行业打开更通畅和低成本的融资渠道。

林长波表示,目前在地方政府主导下,正在有计划地推进华为、大疆等智能汽车产业链上的头部企业在柳州的投资落地。根据行业消息,作为柳州销量规模最大的乘用车企业,上汽通用五菱与华为以 "HI(Huawei Inside)" 模式打造的新车将在年底推出。

至于东风柳汽和华为等科技企业的合作,林长波并未直接透露合作进展以及合作方式,但表示当下最重要的是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技术上做大量的储备和突破。其思路是,通过供应链的合作,集成导入相关技术,由东风柳汽做应用开发,以双方 "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的方式推动合作。这一合作模式与华为 HI 模式相仿。

林长波表示,在这一思路下,东风柳汽 " 特别和华为、大疆、腾讯等合作伙伴有密切接触 ",相关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他透露,东风柳汽正通过东风集团和地方政府做项目建设的储备,这些项目推进的具体时间节点目前仍未确定,需要结合产品的上市节奏统一考虑。

东风柳汽是拥有 70 年历史的老牌国有全资控股公司,由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 75%,广西柳州市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持股 25%,是东风公司在南方的商用车生产基地、乘用车生产基地、自主品牌研发基地和东南亚出口基地。公司旗下拥有乘龙、东风风行商乘两大品牌;乘用车涵盖 MPV、SUV、轿车、纯电动 MPV 和纯电动轿车等系列产品。

今年 5 月,华为和东风集团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汽车智能化、企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生态共建等领域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此次合作涵盖东风集团旗下所有品牌和商用车及乘用车领域。两大股东都积极引入华为等智能产业链公司,让东风柳汽有了更多的转型空间和资源支持。

200 亿投资的诉求

作为东风集团在柳州的重要基地,东风柳汽的转型亟需加速。2024 年,东风柳汽联合母公司东风集团,以及柳州市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共同启动了 " 龙行工程 "。该工程计划在未来五年投入超过 200 亿元的研发资源,目标是推动东风柳汽乘用车业务的年销量超过 50 万辆。

林长波介绍说,这个五年规划的总投资在 200 亿— 300 亿元之间,资金构成如下:东风柳汽自身计划投入约 100 亿元;母公司东风集团和两级政府提供约 45 亿元的资本与资源支持;同时,还将带动供应链伙伴进行约 40 亿— 50 亿元的近地化投资。他表示,欢迎投资机构和基金组织加入 " 龙行工程 ",目前已在与相应的合作伙伴接触。

对东风柳汽来说," 乘用车业务年销量超过 50 万辆 " 的目标相当有挑战性,其乘用车品牌东风风行历史上最好的业绩是年销量超过 26 万辆。2024 年,东风风行的销量为 8.3 万辆。对此,东风柳汽的战略是 " 聚焦 MPV",同时打造菱智和风行星海两个系列的 MPV 和 SUV 产品。按计划,乘用车 MPV+SUV 大概将有 15 款左右产品逐步推向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在技术层面," 共享东风集团的核心资源 " 是东风柳汽的重要倚仗,以新上市的星海 V9 越享系列为例,其搭载的马赫双擎混动系统和东风集团旗下新能源高端品牌岚图同款。

面对国内车市不断升级的竞争,性价比是风行最大的杀手锏。刚上市的星海 V9 越享系列官方指导价为 17.99 万元和 19.99 万元,国补后分别低至 14.99 万元和 16.99 万元起,这一价格打破了新能源 MPV 的新底线。东风风行星海 V9 产品总监陈正宇称,预计这款车今年月销量在两三千辆的规模。

林长波坦言,目前东风风行旗下 MPV 产品还是太少。未来在商用 MPV 品牌菱智之下,将布局 " 菱智、大菱智、小菱智 " 三个产品矩阵,支撑每年 10 万至 12 万辆左右的销量规模。家用 MPV 层面,目前只有星海 V9 一款车,明年会推出一款中型 MPV 和小型 MPV。中型 MPV 面向 10 万— 14 万元价位,小型车面向 8 万— 10 万元价位。" 这两款车的未来销量规划会比星海 V9 更大,期望每年能达到 6 万至 7 万辆。" 由此可见,东风风行在可展望的预期内,MPV 年销量将接近 20 万辆。

不过,新能源 MPV 目前也是国内各车企争相布局的细分领域,传统车企与新势力车企都已入局,重点押宝此细分市场,对东风柳汽而言挑战不小。

与国内市场相比,出口是东风柳汽更有把握的赛道。2024 年,东风柳汽出口累计销售汽车 4.29 万辆 , 其中乘用车品牌东风风行累计销售 3.61 万辆 , 同比增长 24.78%; 商用车品牌东风乘龙出口 6836 辆。

目前,东风柳汽已进入 80 个国家,拥有 120 家渠道和 4 家 KD 工厂。其目标是:未来 3 — 5 年,进入 100 多个国家,拥有 200 家渠道和 10 家 KD 工厂;未来 5 — 6 年,出口超过 30 万辆,加大 KD 工厂布局,其中,海外 KD 工厂的销量会占出口总量的 50% — 60%。据悉,整个东风集团的出口目标是:未来五年出口规模超过 100 万辆,其中下发给东风柳汽的任务是承担其中的 20% — 25%,也即 20 万— 25 万辆。

" 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在海外再造一个东风柳汽,实现国内外市场均衡发展。" 林长波指出,目前东风柳汽的海外销量达到国内销量 70% 左右的水平,未来 3 — 5 年,东风柳汽需要把海外销量和国内销量做到大概 1:1 的水平,以此实现 MPV 市场 TOP3 的目标。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柳州 华为 东风柳汽 大疆 产业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