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瑞财经 孙肃博
在港交所 IPO 市场持续活跃的背景下,深圳市创想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 " 创想三维 ")近日突然终止了 A 股上市辅导,改道港交所,于港交所主板递交了上市申请。
成立于 2014 年的创想三维,是国内率先进入 3D 打印行业的研发制造商,属于国家级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仅用了 10 年的时间,公司已从一家新兴硬件创业公司成长为了全球消费级 3D 打印的龙头。
2025 年 7 月,创想三维被认定为新晋独角兽企业,估值达 10 亿美元。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按 2020 年至 2024 年消费级 3D 打印机累计出货量计,创想三维以 27.9% 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一。
优秀的数据背后,创想三维也获得了腾讯创投、深创投、前海母基金、中航南山股权投资等一众明星投资方的支持。
瑞财经《预审 IPO》注意到,此次递表前,创想三维通过资本公积金结付的方式,按比例向各投资者以面值发行了 29,546,551 股股份。
也就是说,在公司还没上市的情况下,没支出任何现金,创想三维就率先给了各投资者来了一针强心剂。
2024 年,创想三维虽然营收同比增长了 21.53%,但期内净利却同比下滑了 31.23% 至 8875.7 万元。
面对市场竞争加剧、研发与营销投入增加以及原材料成本上升等挑战,在保持营收增长和追求利润之间,创想三维尚需找到新的平衡点。
01
四名创始人平均年龄不足 36 岁
2013 年前后,我国的 3D 打印技术大步走向公众视野和更广泛的商业化应用,中国 3D 打印技术产业联盟正式成立,创想三维就是诞生于这个背景下。
那是 2014 年 4 月,两个 20 岁出头的年轻人敖丹军、刘辉林,共同创办了创想三维的前身 " 深圳市博领达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称 " 博领达科技 "),二人各持股 50%。
据了解,敖丹军、刘辉林分别毕业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及湖北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
不过,敖丹军获得的是 " 副学士学位 "。据瑞财经《预审 IPO》查阅,该学位并未纳入中国法律认可的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体系,通常由社区学院或初级学院提供,学制多为两年,课程侧重学科基础理论,并与本科课程衔接,区别于以技能培训为主的高级专科文凭。
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毕业后,敖丹军在深圳一家软件研发公司工作了一年,便与刘辉林共同开启了创业之路。
创想三维被成立的次年 1 月,敖丹军、刘辉林各自向陈春及唐京科转让了公司 25% 股权。自此,创想三维分别由陈春、敖丹军、刘辉林、唐京科各持股 25%。
瑞财经《预审 IPO》注意到,虽然陈春和唐京科是公司成立快一年后才加入的,但创想三维的招股书中,他们二位与敖丹军、刘辉林均被称为公司的联合创始人。
据了解,陈春、唐京科与敖丹军、刘辉林是同龄人,陈、刘二人今年 36 岁,唐、敖二人今年 35 岁。有传言称,这四位联合创始人是因一场 3D 打印展会而结缘。在加入创想三维前,陈春曾在一家港资软件代理商任销售工程师,唐京科则是富士康的设计工程师。
持股比例方面,陈春、敖丹军、刘辉林、唐京科的直接持股比例均为 13.12%。同时,四人与各自配偶成立的持股平台创想创为、龙格尔投资、创想实业、创想创投均持有创想三维 6.56% 的股份。
另外,陈春、敖丹军、刘辉林、唐京科还各自在公司的四个员工持股平台中持有股份,四个员工持股平台均于递表前持有公司 1.64% 的股份。
其中,陈春持有持股平台创想辉达 5.77% 的份额,敖丹军持有持股平台创想三维(有限合伙)7% 的份额,刘辉林持有持股平台创新云顶 7.27% 的份额,唐京科持有持股平台创想长盛 9.78% 的份额。
截至此次递表前,陈春、敖丹军、刘辉林、唐京科连同他们各自控制的实体(创想创为、创想辉达、龙格尔投资、创想实业、创想创投及创想长盛)已达成了一致行动协议,共同持股数量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及投票权约 81.98%。
瑞财经《预审 IPO》注意到,尽管敖丹军、刘辉林是创想三维的初始股东,但两人均不是各自持股的员工持股平台的普通合伙人,所以两人对公司的控股比例,较陈春、唐京科少了 1.64%。
此外,截至此次递表前,敖丹军和刘辉林这两位公司的初始股东均为公司副董事长,后来者陈春才是董事长兼总经理,另一位后来者唐京科是副董事长兼任副总经理一职。
四位联合创始人的薪酬十分接近,2022 年 -2024 年及 2025 年一季度,陈春的薪酬(包括工资、退休金成本及其他社会福利)分别为 77.8 万元、105.6 万元、118.3 万元及 26.7 万元;唐京科的薪酬分别为 77.9 万元、105.6 万元、118.2 万元及 26.5 万元;敖丹军的薪酬分别为 78.3 万元、105.9 万元、118.3 万元及 26.7 万元;刘辉林的薪酬分别为 78.6 万元、105.6 万元、118.1 万元及 26.5 万元。
02
递表前向 9 位投资方送红股
2021 年 6 月,创想三维完成股份制改革后,获得了 9 位投资方合计约 5.08 亿元的融资。此轮融资完成后,创想三维的估值达到 40 亿元。
根据招股书,此次向创想三维投资的包括前海股权、中原前海、智慧互联电信方舟、深创投、南山红土、腾讯创投、中航坪山、仁者不忧、国新南方四号。
瑞财经《预审 IPO》穿透股权后发现,在腾讯创投的背后,可以发现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马化腾的身影。
具体来看,腾讯创投是深圳市腾讯睿投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称 " 腾讯睿投 ")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而腾讯睿投由深圳市藤绿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称 " 深圳藤绿 ")及深圳市藤远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称 " 深圳藤远 ")各持有 50% 权益。
深圳藤绿及深圳藤远各自由其普通合伙人深圳市藤青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称 " 深圳藤青 ")、许晨晔及卢山分别持有 75%、20% 及 5% 权益,深圳藤青由马化腾及许晨晔分别拥有 80% 及 20% 权益。
在创想三维其他投资方的背后,还可以发现前海方舟董事长靳海涛、深圳国资委、中航国际投资、不惑私募基金、国新南方投资的身影。
值得注意的是,2025 年 5 月,创想三维按比例向各投资方发行了 29,546,551 股股份,约占公司经扩大后总股本的 7.51%,以资本公积金结付。
也就是说,在公司即将递交招股书前,创想三维在未产生任何现金支出的情况下,送给了投资方一份 " 大礼包 "。
截至递表前,9 位投资方合计持有创想三维 14.75% 的股份。
03
未来三年拟招 350 位研发人才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按 2024 年的出货量计,创想三维的消费级 3D 扫描仪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一,消费级 3D 打印机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二,消费级激光雕刻机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三。
按 2020 年至 2024 年消费级 3D 打印机的累计出货量计,创想三维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级 3D 打印产品及服务提供商,市场占有率为 27.9%。
不过,尽管市场份额占据行业龙头地位,但创想三维的财务业绩仍凸显出诸多隐忧。
2022 年 -2024 年,创想三维分别实现营收 13.46 亿元、18.83 亿元、22.88 亿元;年度利润分别为 1.04 亿元、1.29 亿元、8866 万元。
2024 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率从 39.84% 降至 21.53%,净利润更是直接同比下降 31.23%。瑞财经《预审 IPO》注意到,其背后原因包括市场竞争加剧、研发与营销投入增加,以及原材料成本上升。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消费级 3D 打印行业仍在技术变革阶段,但消费级 3D 打印机市场参与者众多、竞争激烈且高度集中。
当前,以拓竹科技、闪铸科技、智能派为代表的竞争者,纷纷通过价格战的形式 " 以利润换市场 "。其中,拓竹科技凭借 FDM 3D 打印机已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消费级产品销售额位居全球第一;安克创新也推出了 eufyMake E1,作为全球首款可在多种材质上实现全彩 3D 纹理的消费级 UV 打印机,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
虽然创想三维目前仍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但若公司无法持续投资研发以满足客户需求,或未能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则可能失去竞争优势。
2022 年 -2024 年及 2025 年一季度(以下称 " 报告期 "),创想三维的研发开支分别为 8750 万元、9630 万元、1.49 亿元及 4650 万元,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 6.5%、5.1%、6.5%、6.6%。
可以看到,报告期内,创想三维在研发方面不断增加投入。瑞财经《预审 IPO》了解到,这种增长主要源于业务扩张带来的研发人员数量增加及其薪资和奖金的上涨。
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创想三维的研发团队由 565 名研发人员为组成,占员工总数的 18.9%。根据创想三维的预计,其将于 2026 年、2027 年及 2028 年分别再招募约 105 名、175 名、70 名研发人才。
同时,瑞财经《预审 IPO》也注意到,报告期各期,创想三维的销售及营销开支分别为 1.09 亿元、3.02 亿元、3.83 亿元及 1.04 亿元,合计 8.98 亿元,是同期研发总开支的 2 倍多。
此外,创想三维于各期分别支出了 230.6 万元、3931.7 万元、5328.2 万元及 1635 万元的电商平台佣金。该方面的开支,也使创想三维的总销售开支明显增加。
瑞财经《预审 IPO》穿透招股书发现,线上销售是创想三维重要的销售渠道之一,其收入占比在近年来持续增长,各期分别为 1.82 亿元、6.72 亿元、9.37 亿元及 3.39 亿元。
2023 年,创想三维线上销售占比从上年的 13.5% 激增至 35.7%,2024 年继续升至 40.9%。
据了解,创想三维在线销售的绝大部分收入是通过自营网店对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的直接销售,余下收入则是通过在阿里巴巴上经营的网店对企业客户的销售。
截至报告期各期末,创想三维的网店数量分别为 19 家、50 家、73 家及 74 家。其中,其国内网店是在天猫、京东及淘宝等电商平台上运营,海外网店是在不同国家直接对顾客销售的网店,或在亚马逊及 eBay 等电商平台上运营的网店。
过度依赖在线平台也给创想三维带来了一定风险,一旦任一关键平台大幅削减对其产品的需求或彻底终止与其业务关系,其可能无法通过新在线销售平台弥补销售需求下降或业务损失,公司的业务可能受到冲击。与此同时,创想三维自建的 "Nexbie" 尚处早期,生态闭环的商业化效应仍待检验。
此次 IPO,创想三维拟将募集资金分别用于研发投资、搭建和运营创想云及 Nexbie、平台营销和推广活动、海外用户营运、全球品牌推广及销售渠道开发以及营运资金等方面。
附:创想三维上市发行中介机构清单
独家保荐人: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证券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Paul Hastings ( Hong Kong ) LLP、金杜律师事务所
核数师及申报会计师: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
行业顾问:灼识行业咨询有限公司
相关公司:创想三维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