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资本局 8 月 27 日消息,近日,有网友发帖称,航旅纵横推出了一款 9.9 元 " 惊喜数字 " 精准延误险。该产品规定,若消费者的行程延误时长精准对应一个随机数字,就可以获得 300 元的津贴。有消费者认为,该规定要求 " 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过于严苛;也有消费者认为,自己在购买的时候没有完全理解其含义,该规则存在误导消费者的嫌疑。目前,该产品已下架。
8 月 26 日,消费者朱女士(化名)告诉红星资本局,此前,她在航旅纵横上购买了 8 月 12 日从长春飞往上海的机票,在看行程信息的时候,她购买了这款延误险。" 用航旅纵横看行程信息的时候这个活动就显示在主页上,很醒目。" 朱女士称。
受访者供图
朱女士提供的截图信息显示,8 月 12 日的惊喜数字为 20。" 我以为只要大于 20 分钟这个数字就可以,没想到必须等于 20。一分不差还是有难度的。" 朱女士表示,最后她并没有获得津贴。
" 这比刮刮乐中奖还难吧?" 另一位消费者吴先生(化名)发帖表示。此前,他在航旅纵横购买了 8 月 22 日从上海飞往青岛的机票,在值机的时候,他被主页 " 起飞延误 =16 分钟,可得 300 元 " 的标题吸引,点进《活动规则》后发现,延误时间必须正好等于 16 分钟才可以获得理赔。吴先生告诉红星资本局,他认为获得这个津贴的概率过低,便没有购买这款延误险产品。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活动规则》中的 " 活动案例 " 显示,可获津贴的唯一情形为:" 起飞延误时长 = 惊喜数字 ";不可获津贴案例包括 " 起飞延误时长>惊喜数字 " 和 " 起飞延误时长<惊喜数字 "。据界面新闻报道,目前,9.9 元 " 惊喜数字 " 活动仅向部分旅客、部分航线、部分机场开放。
8 月 27 日,航旅纵横客服回应红星资本局," 惊喜数字 " 产品是保险公司今年 3 月新推出的一款航班延误险产品。在航班延误 30 分钟以内的情况下,旅客有机会获得保险赔偿。平台上线该产品的初衷是为旅客提供更灵活的延误保障,尽可能抵消旅客因延误产生的负面情绪,但近期部分用户反馈产品影响了自身的出行体验。对于用户的相关反馈与建议,航旅纵横高度重视,已及时联系保险公司下架该产品。客服人员还表示,后续将不断优化产品,持续为旅客提供更便捷的产品和服务。
一位消费者王女士也证实,目前 9.9 元 " 惊喜数字 " 活动已经停止。王女士表示,她曾经参与过 " 惊喜数字 " 活动,并且延误时长刚好符合,顺利得到了 300 元津贴。近日王女士在航旅纵横上有新的待出发行程,前几天行程页面上还可以看到 9.9 元 " 惊喜数字 " 活动页面,今天看行程信息时发现已经没有该活动了。
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知名公益律师赵良善告诉红星资本局,从法律与消费者权益保护视角来看," 精确到分钟 " 的延误险存在诸多难以站稳脚跟之处:
首先,航旅纵横这款延误险中,应当明确告知消费者,支付 9.9 元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获得理赔,如果宣传侧重 9.9 元以及 300 元,没有明确标注理赔规则,导致消费者对产品产生错误认知,将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
其次,此延误险理赔条件 " 精确到分钟 ", 这种极低概率的理赔条件,使消费者难以获得公平的交易条件,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最后,该延误险的理赔规则属于格式条款,提供方没有采取合理方式突出关键限制条件,未充分履行提示义务,消费者可能在未理解关键条款下购买,该条款的有效性存疑。
四川致高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杰、陈世洪则表示,9.9 元 " 惊喜数字 " 活动带有积极的情绪和不确定性,容易令消费者产生易中奖的误解,淡化了活动条件苛刻的本质,没有尽到完全保护消费者知情权的义务。
记者 俞瑶 周怡
编辑 侯春萍 陶玥阳
红星资本局原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