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法工场 08-27
金风科技出海,从卖产品走向“卖信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中国新能源出海,正在发生一场悄然转向。

8 月 18 日,金风科技 ( 02208.HK,002202.SZ ) 公告称,旗下子公司金风巴西与当地三家业主签署风机供货及安装协议,同时母公司金风国际(香港)提供连带责任担保,担保金额合计约为 4 850 万美元与 1.91 亿巴西雷亚尔,折合人民币约 6 亿元。

旗下子公司金风巴西与三家当地业主签订风机供货与安装合同,母公司金风国际(香港)将为其提供 4850 万美元与 1.91 亿巴西雷亚尔的连带担保,合计折合约 6 亿元人民币。

表面看,这是常见的项目履约安排;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它的意义远超合同本身:中国风电整机商正在从 " 卖产品 " 走向 " 卖信用 ",信用承诺成为开拓新兴市场的关键门槛。

过去十余年,中国风电企业的海外之路多靠 " 单机出口 " 打开局面:低成本、交付快,但风险和融资压力交给当地合作方。

随着项目体量扩大,这一模式逐渐失效。拉美、南亚、非洲的业主更在意长期运维、融资支持以及风险共担,整机商不再只是设备供应商,而是被要求成为责任共同体。

金风在巴西的操作,正是这种逻辑的体现。2024 年,公司在巴伊亚州收购并改造组装厂,实现机舱、叶片本地化生产,接入了巴西国家开发银行(BNDES)的融资体系,为项目降低融资成本、规避进口税和汇率风险。本次母公司担保,则进一步把 " 属地化 " 从制造延伸到信用,让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直接参与交易结构。

这种 " 信用本地化 ",能降低开发商的融资成本,也有助于缩短授信周期,提高项目落地的确定性。对金风而言,这是用财务承诺换市场准入,用信用杠杆来获取订单确定性。

在此背景下,能否提供有力的信用承诺,已从提升竞争力的 " 加分项 ",转变为进入市场的 " 必备条件 "。

与央企的天然优势相比,这一举措更显现实。三峡、华能、国电投等央企依托国家信用与资金实力,往往无需显性担保就能赢得信任。金风这样的民营上市公司,则只能依靠履约保函、质量保证金,甚至母公司担保来补齐 " 信用缺口 "。

问题在于,信用背书并非无成本。2024 年,金风营收 567 亿元,净利润 18.6 亿元,资产负债率约 74%,有息负债近 400 亿元,经营性现金流净额 23.2 亿元。2025 年一季度,公司在手订单 51.1GW,其中海外 6.9GW,大型机组占比超过八成。

这显示出其业务规模与市场地位,但也揭示了风险:此次担保金额接近半年利润,一旦项目延误或汇率波动导致现金流受阻,连带责任可能反噬母公司财务。

类似风险并非假设。今年 6 月,曾位列美国前三的储能集成企业 Powin 因供应链与关税压力破产,债务达数亿美元,最终被竞争对手收购。

对金风而言,这一教训尤为直观。信用担保虽能获取订单但必须建立在稳健的现金流和可控的外部环境上。一旦项目因审批延迟、补贴退坡或货币贬值出现现金流问题,提供担保的一方将不得不承担连带责任。

金风的选择也是行业趋势的缩影。2024 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 88GW,2025 年有望突破 100GW。国内市场激烈竞争和价格压力,使得整机商开始从 " 低价竞标 " 转向 " 全生命周期价值竞争 "。 国家电投、华润电力等央企开发商已提出 " 非最低价中标 " 的评标规则,强调设备可靠性与运维能力。

在国际市场,中国风机出口 2024 年同比增长 72%,2025 年一季度继续增长 43%。但要从 " 设备供应商 " 升级为 " 长期合作方 ",单靠低价远远不够。新兴市场需要的不只是机器,而是融资能力、长期服务和可追责的风险共担。

金风尝试的 " 信用 + 本地化 + 长期运维 " 组合,正是回应这一趋势。

如果顺利执行,它可能成为民营新能源企业出海的样本;若履约不畅,则信用成本会迅速反噬。这也是对整个行业的考验:在全球新能源竞争进入深水区时,中国企业如何在扩张与风控之间找到平衡。

金风的巴西担保,或许只是一个合同节点,但它所折射的趋势却值得关注。中国风电出海,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设备、产能之后,企业的信用也被纳入竞争版图。这既是机遇,也是约束。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巴西 融资 金风科技 香港 汇率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