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一纸《进一步丰富电视大屏内容促进广电视听内容供给的若干举措》(简称 " 广电 21 条 ")在影视行业激起千层浪。取消 40 集硬性上限、试点 " 边审边播 "、放宽古装剧调控、开放微短剧登大屏、取消境外剧配额限制……新规落地,影视行业迎来了复苏曙光。
信心比黄金重要。目前,新规已大大激活行业热情,业内认为电视行业将进入新的发展周期。8 月 20 日,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在 Q2 财报电话会上称:" 新政策的出台对整体的影视行业来说确实是一个重大利好,全行业包括我们对此喜闻乐见,并全力支持。"
其认为,新规不仅能有效缩短内容从制作、审核到播出的周期,还能增加内容创作的灵活度。同时提升作品的吸引力和促进题材多样化,加强互联网视频平台和电视台的协同效应,吸引更多人才和资金进入内容制作,推动行业的健康蓬勃发展。
电话会后,中金公司、交银国际证券、东方证券、中信证券等发布研报,也认为新规有望提振行业表现,释放长期想象空间。爱奇艺在此次政策助力下,一定程度上可能减少对创新风险的顾虑,更精准发力头部内容投入,提升中长期优质内容持续生产能力及商业化潜力。
作为主流长视频平台之一,爱奇艺近年来保持稳健发展,得益于其内容基本面稳固。新规的颁布普遍被视为将为爱奇艺后续发展提供重要助推力。
从公司近期公布的 2025 年 Q2 财报可以看出,优质内容体系的建设不仅筑牢了压舱石,更为其打开了多元生态竞争的通道。接下来在政策的助力下,爱奇艺在内容创作上的经验和积累,包括其在打造 " 爆款 " 和经典的能力、在核心内容赛道持之以恒的投入和创新优势都将进一步放大。
王晓晖表示:" 借着广电总局新政策的出台,未来我们将会依托强有力的积极的政策基础,来强化我们各内容品类的内容策略。"
爱奇艺创始人、CEO 龚宇亦表态:" 爱奇艺会加大创新,比如季播剧、比如长短结合,突破现有规格的内容等,增加创新的投入。"
" 内容方法论 " 成功复用全领域
在行业低潮时期,爱奇艺通过长剧系列化、短剧精品化、微剧工业化三个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内容开发,实现内容规格的革新。
爱奇艺 Q2 财报显示:当季总收入 66.3 亿元人民币,实现 Non-GAAP(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运营利润 5870 万元,连续 14 个季度保持 Non-GAAP 运营盈利。
Q2,爱奇艺会员服务收入 40.9 亿元,在线广告服务收入 12.7 亿元,内容发行收入 4.4 亿元,其他收入 8.3 亿元。爱奇艺国际版会员收入和会员规模连续 8 个季度实现环比增长。
具体来看,深耕 " 长剧 " 多年,爱奇艺在这一核心赛道持续领先。Q2 至暑期档,爱奇艺剧集总市占率连续四个季度领跑行业。《临江仙》《朝雪录》《无忧渡》《书卷一梦》等多部剧集口碑热度双收。
同时," 恋恋剧场 "" 迷雾剧场 "" 大家剧场 " 等矩阵形成 " 情绪捕捉器 ",佳作频现。其中《生万物》成全民爆款,开播仅四天内容热度值破万,同时霸榜云合数据和电视台收视率双榜单。
精品长剧固然是护城河,但市场风向骤变时,便立刻把长、短两种形态拧成一股绳。影视市场风云变幻,但 " 爆款 " 的内核大都殊途同归,关键的问题是要 " 把故事讲好 "。
在当下最火热的微短剧赛道,爱奇艺也给出了新答案。自去年爱奇艺提出进入微剧业务后,今年已经快速打造出 " 长 + 短 " 的内容新生态的模式。" 长 + 短 " 并不是在业务上简单地 " 做加法 ",也不是随波逐流陷入同质化怪圈,而是利用自身长板开拓出新门道,即 " 用长剧的爆款方法论 " 指导微短剧创作,推动长短融合。
爱奇艺 Q2 短剧业务的表现验证了上述内容方法论的成功复用。财报数据显示,Q2 爱奇艺微剧日均播放时长、UV 双位数增长。首部自制微剧《成何体统》大获成功,带动同名动漫复看量提升 3 倍,长剧、动漫第二季预约同步激增。
目前,爱奇艺 1.5 万部竖屏储备 +" 自制 + 采购 " 双轮驱动,构建了规模化的内容库,形成稳定的头部内容供给。王晓晖表示,未来将扩大与头部创作者的合作,打造更多头部微剧并尝试系列化开发。
观众对 " 优质内容 " 的需求一直都在,但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所以,能够看到爱奇艺对 " 好内容 " 的追求并不局限于剧集,成熟的、系统性的内容生态建设使其在综艺、电影、动漫等垂直领域也不遑多让。
以电影为例,云合数据显示,爱奇艺电影市占率已连续 14 个季度行业第一,其投资的院线电影《捕风追影》市场预测总票房有望超过 10 亿。综艺方面,《喜剧之王单口季》第二季和《新说唱 2025》等头部 " 综 N 代 "IP 持续领跑市场。2025 年上半年,爱奇艺头部综艺品牌广告总招商客户数和平均招商客户数达行业领先。
加注 IP 多元化,向海外挖掘新增量
一直以来,爱奇艺把 IP 视作核心资产,但行业里常见的 " 影视化改编 " 仅是单点爆破,而爱奇艺正试图把 IP 的变现路径再往前趟一步,走出一条自己的复利通道。
这一思路恰好符合政策呼应。今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实施 " 微短剧 +" 行动计划,希望通过微短剧与其他领域结合,实现新的应用场景、商业模式、经济业态的创新,赋能千行百业。
爱奇艺目前也在往这一方向发力。爱奇艺管理层透露,除现有会员模式 + 免费模式外,爱奇艺还将积极探索站外发行、商业化植入和 IP 衍生等机会。
对爱奇艺而言,成熟的内容生态不仅喂养用户,也在反哺平台自身:IP 衍生、多元业务被一并装进同一个飞轮里。
目前爱奇艺 IP 消费品矩阵和线下体验已经落地。前者,爱奇艺目前已尝试了卡牌,实现了策划、设计、生产制作、销售的全自营。财报数据显示,上半年爱奇艺自营卡牌 GMV 半年破亿元,《临江仙》《淮水竹亭》卡牌创销售新高。
对于市场关注的线下体验业务,财报电话会上龚宇表示,爱奇艺乐园与全感剧场都采用轻资产方式运营,即重资产由当地企业来投资建设,爱奇艺来提供内容管理和技术。通过爱奇艺乐园和全感剧场,爱奇艺将 IP 拓展至线下场景。全感剧场目前已有 50 多家运营门店,覆盖全国约 30 个城市,选址扬州和开封的两个爱奇艺乐园正在筹备中。
微剧《成何体统》的成功则验证了优质 IP 长线运营价值,接下来爱奇艺会继续尝试头部微剧的系列开发,以及 IP 的多元、纵深开发,放大 " 一鱼多吃 " 效应,进一步落实爱奇艺 " 优质内容与 IP 生态 " 双轮驱动的战略演进。
值得注意的是,内容和 IP 的优势为爱奇艺拓展海外市场奠定了基础。截至第二季度,爱奇艺国际版会员收入和会员规模连续 8 个季度实现环比增长。当季,爱奇艺国际版日均会员数创历史新高,会员收入同比增长约 35%,其中巴西、墨西哥、印度尼西亚以及五个西语区会员收入同比增长超 80%。
微剧对其海外增收助力颇大。Q2 爱奇艺会员时长收入逐月大幅上涨。截至六月底,微剧已成为爱奇艺印度尼西亚、韩国和巴西市场的第二大会员拉新品类。下半年爱奇艺将启动海外原创微剧布局。
除了有内容托底,爱奇艺创作过程中能够提质增效,离不开前沿技术的加持。爱奇艺管理层表示,未来会加大 AI 技术的投入,赋能内容生产到消费全链路,持续提升用户体验。
影视行业每一次政策松绑,都会带来一次座次重排。爱奇艺不断地自我造血,不断地创新求变,在行业复苏之际,这份坚持会是爱奇艺的破局密码。
(本文首发钛媒体 APP)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