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笃悠悠
新华不是最大的保险公司,但从股价来看,无疑是最火的保险公司。
去年这个时候,新华 A 股股价,还在 30 元附近挣扎,如今,已到 60 元之上,翻倍的涨幅,冠绝五大上市险企。
上涨,还在继续。
昨晚,新华发布了 2025 年中报,今天早盘,股价一度触及涨停,达 71.16 元。显然,资本市场对新华的这份半年业绩,是认可的。
中报数据显示,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33.5%,达 147.99 亿元;原保险保费收入 1212.62 亿元,同比增长 22.7%;新业务价值达 61.82 亿元,同比增长 58.4%;25 个月继续率达 92.5% ,同比提升 6.9pct。
当然了,有人会说,新华作为最 " 纯正 " 的寿险公司,在股市走牛的当下,打出 " 戴维斯双击 ",没啥好奇怪的。
诚然,拉长 K 线,可以看到,自 2014 年,也就是 5178 点那波牛市以来,新华的股价在 20 块至 60 块这个区间,横盘了近 10 年。而那震荡的 10 年,也正是新华战略摇摆不定的 10 年,失去的 10 年。
正是在去年九月的大阳线之后,经两个季度的高位平台整理,叠加大盘的向好,新华股价才在 7 月终于突破 10 年箱体上沿。
" 不能说公司股价高歌猛进,其实是公司投资价值的显现 ",董事长杨玉成如此说道。
联想到自 2023 年 8 月后新华的一系列战略动作,和去年祭出的渠道端、服务端的整体再造,这可能也表明,近两年新华大刀阔斧的改革,有点效果了?
1
-Insurance Today-
又比去年多赚了 37 亿
半年加仓 200 亿,投资功不可没
2000 亿的股票,占比冠绝五大险企
新华利润的增长,主要是投资。
这是写在中报里面的。
在 " 合并财务报表中变动幅度超过 30% 的主要项目及原因 " 中,关于 " 利润总额大涨超 30%" 的解释,写的是 " 投资业绩同比增长 "。
中报显示:
公司今年上半年年化总投资收益率达 5.9%,和去年同期相比,提升了 1.1pct;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为 6.3%,较去年微降 0.2pct。
公司近 3 年平均年化总投资收益率达 4.8%,平均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 5.8%,分别较 2024 年年报中的数据,高出 0.8pct 和 1.5pct。
这还是建立在去年上半年的高基数之上。
在 2024 年半年业绩发布会上,新华就表示,2024 年上半年公司把握权益市场阶段性机会,加大权益资产投资,聚焦价值投资、长期投资,实现较好投资收益。
至于今年投资好上加好的原因,公司说,是受资本市场回暖及利率下行影响。
其中,利率下行的影响,单从市场层面看,可能涉及两面。
一方面会降低净投资收益率,比如今年上半年,公司年化净投资收益率下降了 0.2pct,为 3.0%;半年报中的近三年平均年化净投资收益率比 2024 年同期,下降了 0.5pct,为 3.2%。另一方面,利率的下行意味着债市的走牛,从而拉高综合投资收益率。
但结合去年新华的表述,权益市场的边际因素或许更大一点。
还是去年中报发布会,说,"2024 下半年,公司将努力把握权益方面可能的反弹行情 "。
而且,今年上半年,新华在权益市场上的筹码,又增加了近 200 亿。
中报里说,金融投资中,股票资产金额达 1992.48 亿元,较年初的 1807.95 亿元增长 10.2%,在整个投资资产中的占比达 11.6%。
对比来看,人保这一占比是 5.4%,国寿这一占比是 8.7%,太保这一占比是 9.7%,半年加仓 2000 亿的平安,这一占比是 10.5%。
2
个险新单为五大险企唯一正增长
万 C 目标已至关键节点
银保接力,新单暴增 150.3%
从去年 "7.8" 保险宣传日前夕发布的 "XIN 一代 " 等 WLP 和万 C 人力企划算起,新华负债端的结构化转型,正好一年了。
个险转型所需的时间,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可能比保险公司投资端的久期,还要长一些。比如友邦,从 2010 年的 Agency 1.0 一直到 2019 年的 3.0,几乎花了 10 年时间。
所以,在一年这么短的时间里,要说个险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大现实。但多少还是能看到一些改善。
比如,月均绩优人力 1.79 万人,比去年多了 2400 人;月均绩优率 13.3%,比去年提升 2.4pct。月人均综合产能达 1.67 万元,2024 年报中这一数字是 0.81 万,翻倍。
至于月均万 C 人力,现有约 4300 人,比 2024 年月均万 C 人力多了 800 号。
龚兴峰在会上还表示,队伍人均收入保持双位数增长。
改善,同样体现在保费和价值上。
中报显示,上半年公司个险渠道实现新业务价值 31.05 亿元,比如增长 11.69%。保费收入合计 725.26 亿元,同比增长 5.5%;实现新单期交保费收入 142.48 亿元,同比增长 72.5%。
但个险续期保费,依旧是负增长:-3.6%。
事实上,从五大险企的中报看,个险,说实话,压力极大,新单这一指标,仅新华一家为正增长。
当然,其他四家险企个险新单负增长的一个可能原因,就是渠道大力推动分红型产品销售。
比如,国寿在其中报里,写着 " 个险渠道大力推动浮动收益型产品发展…分红险占个险渠道新单期交比重超 50%"。
个险撞墙,自然得另寻他路,银保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头部公司的共同选择,国寿、平安这种个险大户,也加入了银保阵营,甚至成为大户。
新华的银保,一向力度不小。
中报数据显示,银保渠道保费收入合计 461.92 亿元,同比增长 65.1%。新业务价值约 32.67 亿元,同比增长 137.08%。
其中,新单暴增 150.3%,从去年上半年的 99.64 亿元跳至 249.39 亿元,比个险新单多了约 100 亿。但增长主要来自趸交。
近 250 亿的新单增量中,有 138.35 亿是趸交,趸交同比增长达 390.6%。
3
" 好产品在新华 " 一提再提
董事长说 " 产品 100% 要有吸引力 "
产品精算师要说 " 这款我肯定买 "
" 好产品在新华 ",几乎是杨玉成在业绩发布会上 " 逢人必讲 " 的,还有句 " 逢人必讲 " 的,就是 " 让销售更容易 "。
这回当然也不例外。
之所以一提再提,就是因为产品之于公司、之于销售,实在是太重要了。
不谈大道理,光是好产品不愁卖这一点,就能极大地缓解代理人队伍的销售压力,让队伍有更高的收入,才能稳住队伍,才能让增员走上良性循环,也才能让代理人渠道的各项改革举措,能推下去,能执行下去。
毕竟,饥饿使人理智,饿着肚子谈爱与责任,只能事与愿违。
是故,过去一两年间,新华频推 " 性价比 " 产品,甚至开发布会的产品精算师,都要给下面的队伍说," 这款我肯定买 "。而且,2025 年开门红期间,新华主打的一款固收类产品,还在行业中掀起了不少的讨论。
发布会上,杨玉成也说," 产品 100% 要有吸引力 "。
不过,"831" 近在眼前,固收类产品的吸引力,无疑又要下一台阶了,向分红险转型,也自然成了新华下一阶段产品方面的重点工作。
年报中,新华表示,将重点推动分红险转型,尤其是推动十年期分红险销售。总裁龚兴峰在发布会上表示,4 至 7 月个险新单期交中 70% 是分红型产品,银保期交中也有 30% 为分红险。
而这些年新华的另一项重任,就是服务体系的建设,尤其是康养这类长期服务。
这至关重要。
除了直接给到客户服务,服务还能促进公司产品创新,而好的产品又会降低前端销售难度,让销售更容易,从而走上 " 生态 - 产品 - 渠道 - 产品 - 生态 " 的良性循环。
这就是新华这波改革,一来就先在服务上动刀子的原因。
近两年来," 新华尊 "" 新华安 "" 新华瑞 "" 新华悦 " 等服务品牌悉数到位," 医康养财商税法教乐文 " 十大领域服务生态基本建立。
尽管新华在康养上 " 赶了晚集 ",但在饱和式的战略推进下,目前已在全国 28 个城市布局了 40 个优质康养社区," 东西南北中 " 全国化战略已经成型。且,发布会上说,还要进一步深化居家养老方面的服务,同时将把康养版图向海外进行拓展。
事实上,人们对财富管理的刚性需求,主要指的是 5 年期以下产品;期限再长的,或许就算不上了,毕竟过于遥远。
但对健康养老的风险感受,会更切肤一点,这是服务属性愈发重要的一个原因。
后记
新华今年最大的挑战
" 大概七八年没做分红险了 "
新华的这份成绩,固然是不错的。
不过,行业中也有不少声音,对 " 炒股 " 的可持续性表示怀疑。
这其实也能理解,毕竟寿险靠的是长期经营。但是,无论是对于新华也好,还是当前的人身险行业也好,抓住市场机会,贴一波秋膘,可能在这个寒冬中的生存率,更高点。
不过,投资固然给转型的推进争取了时间,但新华的长远发展,不能只是投资,更多的还是要依靠负债端的经营和服务体系的打造。
更不要说,A 股 35 年来,鲜有常胜将军。
诚然,无论是个险的起步,还是银保的增长,比起前些年,今天的新华无疑有了新的面貌。
但就像前文中说的那样,渠道的建设,强如友邦,也无法速成。
尽管和 2024 年全年的月均万 C 人数 3500 人相比,今年有所提升,但和 2024 年上半年的月均万 C 人数 4700 人比起来,还少了 400 人。而且,个险的触底远未结束。
一年时间,对个险专业铁军的建设而言,太短了。但市场不等人,个险的差距将会成为浮动收益型产品转型的一大挑战。
毕竟保险产品,终究得靠人来推。而且,杨玉成在发布会上也说," 新华大概七八年没做分红险了 "。
从中报的十年期及以上期交保费来看,同比大跌 39.8% …公司分红险新单保费虽大幅提升,但目前仅 46.27 亿元。占总保费 15% 比重的分红险,绝大部分来自之前的续期业务。
再加上前面提到的,同业公司分红转型带来的新单压力,显然,长期分红型产品的销售,比想象中更难一点。
这应该会是新华今年的一大挑战。相比投资,负债端队伍的建设,要慢很多。
当然了,会上杨玉成说," 新华就是要做难而正确的事 "。
【今日保】已进驻以下媒体平台
和讯名家 | 金融界 | 东方财富 | 雪球 | 搜狐号
大鱼号 | 野马财经 | 网易号 | 知乎 | 一点资讯
抖音 | 微信视频 | 爱奇艺 | B 站 | 快手 | 西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