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2025 年 8 月 29 日阿拉丁(688179)发布公告称公司于 2025 年 8 月 27 日接受机构调研,德邦证券、西部证券、信达证券、兴业证券、银河证券、长江证券、招商基金、浙商医药、中欧基金、中信期货、中信证券、东吴证券、方正医药、富达基金、光大证券、国联基金、国盛证券、华创证券、上海勤远私募基金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海外市场最新拓展情况,海外市场的费用有哪些?
答:公司向海外仓库持续备货,公司在海外的费用相对较少,主要是仓储的租赁费用、人员的薪酬费用以及运费,研发、生产等费用主要在国内体现。
问:收并购整合的各公司进展情况如何,后续还有整合计划吗?
答:最近几年,随着上市节奏的放缓,一级市场估值降低,企业融资困难,为公司对外投资并购提供了良好的时机。自 2023 年以来,公司共完成 6 单投资项目,扩大了重组蛋白、生化试剂、分子酶、蛋白印迹等领域的产品覆盖;为拓展欧洲市场,参股了德国 neoLabMiggeGmbH;为了跟采购平台深度绑定,收购了中科院控股所持喀斯玛控股有限公司。具体项目如下 2023 年 11 月投资武汉瑾萱,持股 35%,扩大了重组蛋白产品线;2024 年 3 月斥资 1.81 亿元收购 " 上海源叶 "51% 股权,扩大了生化试剂产品线;2024 年 10 月斥资 682.31 万入股 neoLabMiggeGmbH,持股 10%,布局海外市场;2025 年 4 月斥资 4117 万入股雅酶生物,持股 25%,扩大了蛋白印迹产品线;2025 年 7 月与菲鹏生物合资设立东莞阿拉丁注册完成,持股 51%,布局分子酶、免疫类产品系列;2025 年 8 月斥资 2.6 亿元收购了中科院控股所持喀斯玛控股 81.96% 的股份,增加电商、信息化竞争力。后续,公司根据市场情况,将继续加大市场调研,寻找新的合作项目。目前行业需求处于低谷,公司通过外延式投资,快速扩大产品线,并布局新的销售渠道,以对冲行业需求不振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
问:今年国内科研试剂市场竞争、国产替代态势是怎样的?
答:国产品牌通过自主研发和创新,已有多款产品实现了国产替代,具备较强的竞争力。据知了窝大数据平台统计,目前,阿拉丁产品的 SCI 论文引用总数已超 23 万篇,阿拉丁的文献增长数量每年均呈现出惊人的增长势头,说明客户对阿拉丁品牌的认可度在提升。国产替代一直在进行中。
问:上半年财务费用增加较多的原因?
答:财务费用增加较多主要系公司发行的可转债募投项目在建工程转固,按实际利率计提的利息费用不再资本化以及并购业务的银行贷款利息支出所致。上述费用属于短期费用,不影响公司长期稳定发展的趋势。
问:未来销售研发和管理费用率的趋势是怎样?
答:随着公司销售收入规模的扩大,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都会逐渐下降。公司的销售采用电商模式,现金流量好,负债率低,公司财务费用较少,整体来说,费用率可控。
阿拉丁(688179)主营业务:科研试剂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 同时配套少量实验耗材。
阿拉丁 2025 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 2.75 亿元,同比上升 15.45%;归母净利润 2846.35 万元,同比下降 39.79%;扣非净利润 2780.35 万元,同比下降 39.87%;其中 2025 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 1.45 亿元,同比上升 3.67%;单季度归母净利润 428.1 万元,同比下降 85.81%;单季度扣非净利润 398.84 万元,同比下降 86.46%;负债率 37.77%,投资收益 110.75 万元,财务费用 1414.92 万元,毛利率 61.03%。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 3 个月融资净流入 1.27 亿,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 4993.0,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 AI 算法生成(网信算备 310104345710301240019 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