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中国仿佛成了 NBA 的 " 休赛期主场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不到两个月时间里,包括莫兰特、库里、爱德华兹在内的 8 位 NBA 球星先后到访中国,其频率与规模远超往年。
每经记者据公开信息整理
NBA 球星中国行不再只是简单的 " 粉丝见面会 " 或 " 品牌卖货场 "。从安德玛(NYSE:UAA)联手重庆当地政府围绕 " 库里中国行 " 打造无人机秀 + 城市涂装,到滔搏(06110.HK)作为经销商深度参与策划执行,NBA 球星中国行正演变为融合品牌营销、城市推广与经销商战略的多方共赢体系。
NBA 球星密集开启中国行背后,也是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面对安踏、李宁崛起时的又一次集体反击。
" 巨星 + 新星 " 双线布局
来了都要见姚明
深耕中国市场四十余年,"NBA 球星中国行 " 逐渐建立起完整的商业生态。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 年 NBA 全球及中国市场分析》报告,中国作为 NBA 最大的海外市场,球迷规模甚至已超越美国,相关业务估值高达 50 亿美元,涵盖版权、赛事、赞助与特许经营等多重收入来源。
以往,NBA 球星中国行多局限于品牌专卖店亮相、球迷见面或训练营等单一形式。如今,球星中国行已经形成了四大成熟模式:品牌代言推广、商业机构合作、城市文旅绑定以及公益项目参与(如 " 姚基金 " 等)。
近年来,NBA 球星中国行不断突破传统营销框架,展现出显著的商业化升级趋势。2023 年 8 月,NBA 球星詹姆斯•哈登在抖音平台直播带货,五秒内售出 1 万瓶葡萄酒,微博直播观看量高达 2.7 亿次,凸显 " 球星 + 短视频 " 融合带来的爆发式变现能力。
记者注意到,在今年 NBA 球星中国行活动中,品牌方采取 " 巨星 + 新星 " 双线布局策略,在延续邀请詹姆斯、库里等顶级球星的同时,增加了如莫兰特、爱德华兹等新生代球员的比重。这一新老双轨策略,不仅折射出国际品牌应对中国市场激烈竞争的新思路,也显示其本土化营销已进入精细分层、跨代触达的新阶段。
" 流水的 NBA 球星,铁打的姚明。" 今年,包括库里、戈登、爱德华兹等多位球星抵华后,都与姚明进行了公开或私下会面。
这并非偶然。
从昔日的中国篮协主席到如今的姚基金理事长,姚明始终深度参与中国篮球的赛事组织与公益事业。多数 NBA 球星中国行涉及的青少年训练、慈善赛等环节,仍需篮协支持或由其协调,而姚明也凭借其独特的身份与影响力,成为连接 NBA 与中国篮球不可或缺的桥梁。
库里三天带货千万元
国际品牌借球星 IP 对抗安踏、李宁
从今年的情况来看,8 月库里的重庆行,算是其中阵仗最大的一场。
品牌方安德玛打破了传统 NBA 球星中国行的模式,采用训练营 + 潮流展的新形式,也不再像以往球星多个城市打卡式巡演,而是深度聚焦一地,开展了为期三天的活动。
根据安德玛官方消息,这次库里中国行门票分为早鸟票和常规活动票。其中,早鸟票需购买品牌指定产品满 999 元,方可获得其中一日门票;常规票则需购买指定产品满 1299 元或 1699 元。
连续三天,库里训练营活动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官方公布,常规活动期上线的活动门票共 7500 张,以 1299 元的最低门槛计算,三天下来,品牌销售额近 1000 万元。
重庆市政府及文旅部门的深度参与,成为此次库里中国行的一大亮点。活动期间,当地精心策划了 5000 架无人机空中表演、两江游轮夜游以及单轨列车主题涂装等一系列创意内容,使本次库里中国行超越了一般商业活动的范畴,升级为一场高度整合的城市品牌营销事件。活动不仅为重庆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有效拉动当地旅游、餐饮、住宿等消费增长,更借助体育巨星的影响力,显著提升城市国际曝光度。
此次库里重庆行可谓创造了球星、品牌和城市三赢的局面。
与超级巨星相比,新生代球星的中国行往往采用多城市巡回模式,规模相对精简,更侧重与球迷的深度互动,如训练营、小规模见面会以及通过社交媒体制造话题等。
比如,此次阿迪达斯组织的爱德华兹中国见面会就采用了这一模式,入场门票同样采取 " 购满赠 " 的方式,消费满 888 元的任意一件爱德华兹指定商品就能获赠门票。
在体育行业观察人士看来,面对安踏、李宁等国产运动品牌的强势崛起,以耐克、安德玛为代表的外资巨头正依托其在 NBA 领域的长期资源积累,通过球星中国行展开一场精准的 " 高端反击战 "。
财报数据显示,国际品牌当前正面临增长压力。2025 财年,耐克全年营收同比下降约 10% 至 463 亿美元,为近年来首次年度下滑,其中大中华区营收下跌 13%,鞋类和服饰产品均出现双位数下跌。安德玛在 2026 财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减少 4% 至 11 亿美元,尽管净亏损由上一年的 3.05 亿美元大幅收窄至 300 万美元,但仍未扭转销售疲软态势。
面对挑战,国际品牌正在调整战略方向。耐克推出 "Win Now" 计划和 "Sport Offense" 战略,强调强化核心运动领域的品牌差异化;安德玛则致力于通过高端产品与创新提升品牌溢价。二者不约而同地将打造市场热门单品视为拉动增长的关键突破口。
在此背景下,NBA 球星中国行已超越传统 " 卖货巡演 " 的范畴,升级为融合品牌力、产品力与体验感的立体化营销战役。凭借詹姆斯、库里等顶级球星 IP(具有巨大商业价值的品牌符号),国际品牌通过限时消费赠票等模式直接拉动销量,更借助巨星影响力向消费者传递专业、高端的品牌形象,重塑市场话语权,从 " 品牌高度 " 上建立与国产对手的差异化壁垒。
这场以 NBA 球星中国行为焦点的品牌营销,已成为国际品牌维持其市场统治力的关键战略之一。
经销商角色生变:
从渠道方到球星中国行 " 深度操盘手 "
" 相比以往‘仅提供场地’,今年与品牌的合作更加深入,我们参与到 NBA 球星中国行门店站的策划执行全流程。" 滔搏方面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
作为耐克、阿迪达斯在中国市场最重要的零售伙伴,滔搏今年深度参与了 5 场 NBA 球星中国行,除了此前的莫兰特和哈登中国行,接下来也将参与 9 月开启的詹姆斯中国行。
滔搏方面向记者表示,其角色已从以往被动提供场地转变为全面主导店内环节设计、活动策划与落地执行,例如粉丝见面会、签名场次以及本土文化元素的融入等。
2020 年,多纳霍成为耐克公司 CEO 后,加速推进直销渠道优先战略,耐克的竞争对手迅速占据了被空置的经销商货架空间:阿迪达斯、彪马……一大批跑鞋品牌突然发现自己获得了更多曝光率,其中不少是运动新贵,如 HOKA、On 昂跑等,它们一度蚕食了耐克在其最重要类别上的市场份额。
去年 10 月,耐克新 CEO 艾略特•希尔(Elliott Hill)上任后,明确表态要修复与经销商关系。去年底,希尔到访中国,其中一站就选择与耐克在中国的核心经销商滔搏见面。
在中国市场,耐克主要通过滔搏等经销商开设品牌门店。自 1999 年滔搏和耐克建立合作以来,滔搏一直是耐克在中国最大的零售运营合作伙伴及客户(按进货金额计)。根据滔搏财报,耐克和阿迪达斯作为其主力品牌,贡献的营收在总营收中占比连续多年超过 85%。
" 品牌好,销售自然好 ",在滔搏看来,参与 NBA 球星中国行活动不仅直接拉动门票与限定商品销售,提升门店客流,更能持续强化滔搏作为耐克、阿迪核心经销商的战略地位。而从耐克的视角看,修复和深化与经销商的关系,正是其全球战略的关键一步。
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这一商业模式已实现稳定盈利。从品牌方、运营方到经销商,每个环节都经过了精确的收益测算。" 没人做亏本生意,如今的中国行,是一场算得过来的共赢局。"
(声明:文章内容和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记者| 孙宇婷
编辑|段炼 董兴生 杜波
校对 |赵庆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